|
|
第五届法国电影展开幕 华美展示电影的玫瑰人生(2)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14日12:27 华夏时报
关键词2? 中国电影 流风遍及第五代第四代 新浪潮作为电影史上最伟大的运动,它的影响就决不会仅局限于法国一隅,流风所及,绵延世界,必然是璀璨的电影星空,而身处电影星空的中国电影又从中取到了哪些真经呢? 新浪潮的探索是多方面的,而美国人把新浪潮的传统很好地继承了下来,最突出的就是马丁-西科塞斯和迈克-尼科尔斯,他们的作品《愤怒的公牛()》和《毕业生》,完全受到新浪潮的影响,并且成功地把新浪潮的手法运用到商业片上。马丁-西科塞斯的一系列作品,都深深地刻着新浪潮的烙印,包括他最商业的《纽约黑帮()》,他把新浪潮琢磨透了,把纯艺术电影转化成了新的商业价值。 刘誉对新浪潮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新浪潮是电影史上规模最广、影响最深的运动,它从各个方面影响了全世界的电影文化,改变了法国和全世界的电影面貌,推进了世界电影的发展。“因为新浪潮几乎波及了全世界所有的电影制作群体,所有的电影人不分国家民族,都受到了新浪潮的影响。”而从电影文化推广的意义上说,新浪潮也产生了电影文化上的巨大能量。因为新浪潮运动,才有了上世纪60年代的德国新电影运动和美国的新学院派电影,而像马丁-西科塞斯、斯皮尔伯格、乔治-卢卡斯的好莱坞大导演都几乎无一例外地打上了新浪潮的深刻烙印,而从巴西电影到中国的第五代、第四代也深受新浪潮的影响。 但饶晖也认为,法国电影现在的生产制作环境与意识形态环境,包括传播情况、观影传统,跟中国的现状出入较大,单从制作与传播方面,中国电影很难再从现在的法国电影中找到什么实际可行的借鉴。最多,也就是创作者的角度,中国导演或许能从法国导演的情感表达与电影形态中汲取一些有益的营养。张献民也表示新浪潮对中国电影的影响不大。 关键词3 吕克-贝松 法国电影的民族英雄()? 吕克-贝松作为最著名的法国导演,也是法国电影绕不过去的话题,他宣称这辈子只拍10部电影,而他现在已拍了《地铁》、《碧海蓝天》、《亚特兰蒂斯()》、《第五元素》等8部影片,他的影迷遍布全世界,被访的3位学者也无一例外。 刘誉视吕克-贝松为法国电影的民族英雄,从电影天才向商业天才转换的佼佼者,认为他是法国商业片导演中最杰出的代表,酷似日本的黑泽明。他认为,吕克-贝松找到了把自己理解的电影手段和商业技巧巧妙结合起来的方法,在好莱坞电影大举入侵法国,法国电影形势最严峻的时候,他的电影是对抗好莱坞的一个途径,把法国观众重新拉回影院看法国电影。他2001年自组的“欧罗巴电影公司”是法国最大的电影公司,2002~2003年度,欧罗巴电影公司共赢利6600万欧元,占据了法国电影市场份额的一半。他还扶持了很多导演、广告人拍商业电影,使法国电影有更大力量生存下去。“当然,法国本土一些影评人认为,他迎合好莱坞,但我认为,吕克-贝松很好地保护法国电影和发扬了法国电影的优良传统,没有向好莱坞低头。” 但饶晖的观点却是完全不同的。他说:“首先,在一个全球化的语境中,很难简单地把吕克-贝松作为法国电影的一个代名词。在《尼基塔》商业成功之后,吕克·贝松资金来源于发行渠道,都是全球化的,吕克·贝松更多地是一个电影商业上成功的个案,也很难说因为他的成功,意味着法国电影向好莱坞‘靠拢’。”如果勉强要说“靠拢”,也只是因为电影首先是工业,是市场,法国电影包括欧洲电影,都希望电影工业的商业成功,在电影政策、电影形态类型上都有尝试,尤其在商业电影制作上,吸纳了很多好莱坞的制作经验、叙事策略。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