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和谐课程》导演:我受够了手持摄影

2013年02月17日01:54  新浪娱乐 微博

  新浪娱乐讯 当地时间2013年2月16日,第63届柏林电影节进入最后一天。稳扎稳打的冰雪电影节自开幕后,最令人惊喜的作品为情人节一早放映的哈萨克斯坦影片《和谐课程》,一部处女座影片引得众人瞠目结舌、大肆赞赏。新浪娱乐于映后对话本片导演埃米尔·拜加津(Emir Baigazin),了解这位84年出生的年轻导演以及他的《和谐课程》。

  《和谐课程》放映当天走进电影宫,随便走上去问一个人:早上的哈萨克斯坦片怎么样?多数的回答是:放映时间太早了,我没看。但总会有个人很激动的回答:我看了,这部电影好到极点。29岁的哈萨克斯坦导演,在其本土接受电影教育,首部长片便入选主竞赛单元,还令全球苛刻的评论家、电影记者纷纷不吝褒奖,这不得不说是本次影节最为有意思的话题。如同1989年同样携处女作《性 谎言录像带》席卷戛纳海滩的史蒂夫-索德伯格。年轻气盛、才华爆棚的惊艳首秀永远是电影届最为热衷的传奇和话题。埃米尔·拜加津(Emir Baigazin)的《和谐课程》并没有使用天马行空、跳脱传统的拍摄手法,而是用回归传统的镜头语言,揉杂年轻孤高的清冷态度,讲述了一个孤僻的天才科学小少年的残酷青春。

  以下为采访实录:

  新浪娱乐:这部影片有很强的地域性,同时讨论的也是全球性的话题,请问《和谐课程》这个故事是如何产生的?

  埃米尔·拜加津:写这个故事对我来说并不容易,我写了5行以后就把它放到一边,一年半。然后再拿出来继续创作。写这个剧本的动力源自我自己在与剧中人物处在相同年龄时的一些个人经历。当年之所以停笔,将5行的剧本搁置了那么久,是因为我发现我并不想纯粹为了暴力而去拍摄一部电影。在拍片的过程中,我也竭尽全力不让它成为一部用暴力来歌颂暴力的影片。

  新浪娱乐:本片单纯表现了年轻人残酷、暴力的青春,特意弱化了故事发生的政治背景,请问你是特意如此去处理的吗?

  埃米尔·拜加津:首先我并不想从政治角度对哈萨克斯坦做太多评价,我父亲曾经对我说过,如果你想当一个艺术家,对政治评头论足太多不好。说的太多了就要可以去表演很多东西,就要去为了政治去做很多事情,而我是一个电影人。开机第一天我就和我剧组的成员说,我们要拍的这部电影,并不是拍特定的某个地区,某个国家的故事,而是拍给所有人的。我们不单要去表现能看的到的斗争,更要去表达内心的斗争。内外两方面的纠结是全人类都会面临的困境。这部电影的意义,就是去放大这种斗争和纠结。

  新浪娱乐:片中表达了很可怕的暴力情况,甚至孩子也在暴力解决问题。请问这是真正哈萨克斯坦社会的真实写照吗?

  埃米尔·拜加津:我觉得暴力这种元素存在于世界的各个角落,而我本身也是一个反暴力人士。影片中表达的暴力俄罗斯、巴西、中国、美国,各个国家都会存在。人们都会为了生存而拼尽全力。在一些地方,人民的生活十分艰难,人民要靠拳头去打天下。

  新浪娱乐:《和谐课程》的视角和节奏都很特别,请问你们的灵感源头是什么?

  埃米尔·拜加津:我们经常讨论绘画作品,讨论时间这一理念在电影中的意义。本部电影中时间推进、流淌的方式和我的主人公的生活状态一样。他是个奇怪的小孩子,与世界格格不入。我希望能有一种从他内心出发的视角,去表达他对这个世界的感知。

  新浪娱乐:这部电影的摄影很考究,镜头语言平实饱满。与很多今年在柏林放映的用手持摄影机拍摄的写实风格作品不同,请问你为何选择这样的影像风格?

  埃米尔·拜加津:首先我得强调,虽然只是个年轻导演,但我真的已经受够了手持摄影这种风格了。我总感觉手持摄影应该少点使用了。在柏林电影宫的巨大银幕上看不稳定的镜头真的让人头晕脑胀。

  我从一开始就对我的剧组人员说,我们要拍摄一部具有高艺术水准、有美学追求的作品。我们将每拍一桢画面都会像绘画一样对待,要将所有的思索、自由放进画里,纪录在胶片之中。我的剧组成员有时候也会质疑我,为何不用更现代的摄影手法去处理。但是《和谐课程》在柏林放映后获得了很好的回馈,我想这也证明了我的选择是对的。其实真格剧组最理解我的人就是我的摄影师。

  我的少年时代正值90年代,那时候苏联解体,我的国家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济很不景气。我住的地方jiejt我很不能接受人们坐在餐厅吃饭时,从来不去介意和思考餐盘中的美味被端上桌前经历过什么。其实我们都是杀手,我们应该去接受这些,而不是不去理会这一切。

  新浪娱乐:本片的男一号表演十分出色,请问这位小演员真的是从孤儿院找到的业余演员吗?

  埃米尔·拜加津:是的,他的确是一个孤儿。作为一个14岁的男孩来讲,他算是很命运多舛的一个人。与孩子们合作其实很简单,只要拿出坦诚便已足够,他们能够明白一切。当你坦诚对待他时,便给了他足够的空间去表达,也给了我本身很多好的建议灵感。似乎总有一种固定的概念,童年都会是笑脸相伴的,但其实只是因为个性还在发展,还没有学会如何去面对和接受痛苦。

  我小时候成长地方比较偏僻,在那里长大很艰难。当你搬去其他地方生活时,会遇到很大的地域歧视。年轻的男孩们在一起,总是会谈论起忠诚、奉献。他们会希望出现一个英雄一样的人物。在本片中,我也在他们的课堂上设计了学习甘地等人的桥段,其实我只是想表达,其实世界上不是只存在非黑既白的两类人。

  新浪娱乐:你在哈萨克斯坦接受电影教育,这次你在柏林的表现对你们国家的电影事业是否有很重要的意义?

  埃米尔·拜加津:我想这的确是对哈萨克斯坦电影很重要的一步,对我个人也很重要,因为《和谐课程》是我的第一部长片。昨天的媒体放映,观众的反馈很好,这对我来说是最好的礼物。

(责编: 颜芥之)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