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新片《人类清除计划》、《实习大叔》

2013年06月10日22:04  新浪娱乐 微博

  二、本周新片《人类清除计划》、《实习大叔》、《无事生非》、《肮脏的战争》

《人类清除计划》《人类清除计划》

  讲述由于地球人口增长过快,政府决定采取一项骇人听闻的“人类清除计划”来控制人口。按照规定,每年都有一晚为特殊时刻,在这12个小时之内所有犯罪都不会被制裁,人们可以为所欲为地发泄自己欲望的《人类清除计划》(The Purge)媒体综评43分,烂番茄方面新鲜度33%,36人投出新鲜番茄,72人砸出烂番茄,大多数评价冷静而中肯。

  “影片创意绝佳,具有颠覆性潜力,恐惧氛围的营造也相当到位”,“整个故事的框架和推进都堪称精妙,但随着剧情的发展导演失去了掌控能力,导致“整个列车”肆意飞奔转向混乱”,“通过种种蛛丝马迹我们可以发现,导演的创意远不止表现出来的那些,剩下的最终只能烂在肚子里”,“创意想法不错,但实施的过程不敢恭维,从头至尾我们只看见在黑呼呼的场景中无数东西被推翻打碎,然后……然后就没了”,“这类影片的主要功力不在于画面展现,而是通过氛围营造和剧情转折等引发观众的内心恐惧和思考,可惜这两点本片都未做到”,“所有的演员都变成了剧本的陪衬物,茫然而麻木地走向终点,虽然这种类型的影片大多如此,但观众的体验势必不会太好”,“若让其他导演来拍,估计可以挖掘出更深层次的人性探讨,但现在的《人类清除计划》也就到此为止了”。

《实习大叔》海报《实习大叔》海报

  讲述两位已经步入中年的大叔突然失去工作,他们为了养家糊口前往谷歌应聘,结果和一群足以叫他们爸爸的小年轻一起成为实习生的《实习大叔》(The Intership)媒体综评43分,烂番茄方面新鲜度33%,,36人投出新鲜番茄,72人砸出烂番茄!欧文-威尔逊与文斯-沃恩联手的大叔卖萌剧,风评一般。

  “两位主演尚存的吸引力和表演功底拯救了这部影片,否则那冗长而不着边际的剧情足以虐杀大多数观众”,“前半部分还能看,两位主演使出浑身解数来讨好观众,当然,故事背景的“与时俱进”也帮了一点小忙”,“估计导演清楚自己手中的剧本压根撑不到两小时,所以不遗余力地添加各种废料,就算你非常喜欢本片,估计仍会有大量冗余感”,“其他公司在影视作品中的广告植入真是弱爆了,如今谷歌拍着胸脯告诉你:这片从头到尾就是一个大!广!告!”,“谷歌公司精心策划的一次宣传公关,谷歌版入门指南,某些桥段之谄媚直叫人有作呕之感”,“有趣之处不是没有,只是与它带来的郁闷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

《无事生非》海报《无事生非》海报

  讲述一对伴侣在准备婚礼时决定成人之美,想办法撮合各自的好友。谁知被撮合的两人却势同水火,每次见面都要上演“激情碰撞”的pk戏码。不过在一对新人精巧而善意的安排下,两人逐渐由唇枪舌剑变为情意绵绵,最终皆大欢喜的《无事生非》(Much Ado About Nothing)媒体综评76分,烂番茄方面新鲜度78%,43人投出新鲜番茄,12人砸出烂番茄;现代背景下对莎翁名剧的重新演绎,乔斯-韦登“一部复联一部小成本”模式中的文艺小品,赚得批量口碑。

  其中《纽约时报》打出满分“从影片的第一幕开始,韦登的影片就充斥着忙碌且活泼的能量,并对古典浪漫时代进行了追忆”,“近乎即兴发挥的“不修边幅”让这部影片远非完美(音乐有点蠢,表演有些粗),但从头至尾都令人愉快”,“莎翁剧向来是比拼演技的专业考场,而这次唯一的赢家是内森-菲利安,他所扮演的巡警是莎士比亚作品中著名的丑角之一。不过菲利安用真诚而柔软的声音,远离了以往丑角的所有定义标准!反而利用极具个人风格的刻画手法让他的角色更加感人和真实”,“从某种角度来说(比如在莎翁框架内尽可能娱乐的角度),本片比任何一版莎翁改编都更忠于原著”,“可以说是莎翁喜剧走上银幕几十年来最有趣的、最能令人发笑的改编作品”,“我非常喜欢韦登的作品,因为他总是能够在商业噱头和文艺塑造之间找到平衡”。

《肮脏的战争》海报《肮脏的战争》海报

  以跟踪拍摄阿富汗战争的美国记者杰瑞米-斯卡希尔视角展开,讲述在一次突袭行动过后,大量无辜平民的伤亡引起他的注意!随着他调查的深入,发现美国反恐战争背后竟然隐伏着骇人听闻秘密的《肮脏的战争》(Dirty Wars)媒体综评77分,烂番茄方面新鲜度83%,15人投出新鲜番茄,3人扔出烂番茄,2013年圣丹斯电影节评审团最佳纪录片提名获得者,美国独立记者的剖析式电影论文,获得一致好评!

  “一部充斥着悲观色彩、冷酷地愤怒却极具吸引力的纪录片”,“《肮脏的战争》是每一个想知道我们发动战争原因之人的必修课;同时它也是未来无休止的全球性战争大戏那令人心寒的开场白”,“《肮脏的战争》留下了一些深层次问题以待开发,这些问题大多集中在安全性与保密性博弈的哲学思辨层级,但这些并不会掩盖真实数据的震撼和媒体记者的激情”,“一部充满活力且扣人心弦的影片”,“巧妙地通过调查引导观众,跟随杰瑞米-斯卡希尔的镜头蹒跚前进最终触碰真相”,“既要弘扬个人的政治立场又要锻造观众的认同理念,同时还要从头至尾使用他自己的画外音作为指引,其中的艰辛不言而喻”。

上一页1234下一页

(责编: 应声虫)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