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电影市场观察:中国大片不再吃香?

2015年02月14日22:06   新浪娱乐 微博 收藏本文     

  新浪娱乐讯 本月5至15日,欧洲三大电影节之一的柏林电影节正在进行,同时段欧洲电影市场(EFM)也热热闹闹拉开帷幕。新浪娱乐前方报道团赶赴电影市场,了解今年中国影片的参展情况。据观察,尽管柏林的EFM是仅次于戛纳市场的欧洲重要电影交易平台,但中国影片的参与程度十分有限。既没众多“土豪”片方来搞活动,也没见各种大片的高调宣传。究其原因,国内市场的迅猛发展、戛纳电影市场的竞争以及邻近春节的举办时间等等,都使柏林市场在中国片方眼中失去了重要地位。

  今年是柏林电影市场新总监Matthijs Wouter Knol上任的第一年,他推出一系列激励措施,如引入电视剧交易,还特别针对中国市场推出合拍平台等等。在与新浪娱乐的独家对话中,他坦言目前中国大片在欧洲正处于低谷期,甚至整个亚洲电影在欧洲都需要一次新的热潮来刺激。《白日焰火》去年在柏林拿到金熊奖和影帝,但由于艺术片的小众性和亚洲电影的整体疲软,并没有为中国电影打开欧洲市场起到太大影响。

  【柏林电影市场EFM现场直击】

  规模庞大交易热闹

  在欧洲,柏林的电影市场在规模和影响上仅次于戛纳。今年的EFM分布在三个地点,包括自2006年起由Martin-Gropius-Bau博物馆改造成的中心展区,它旁边的Marriott Hotel‍,以及The Gropius Mirror Restaurant。博物馆展区面积最大,参展费用最高,在现场也明显能感受到人气最旺;酒店人气稍弱一些,但也是小公司的好选择;大饭店里可以举办沙龙等活动,市场证持有者可以边享用美食美酒边观看,今年爱奇艺高层就在这里出席了一场介绍中国在线视频网站发展情况的论坛,BAT、3D电影等国内媒体常见的时髦话题在异国响起。电影市场距离电影宫有一段距离,但电影节官方安排了免费摆渡车。

  博物馆改造成的中心展区里总是人流如织,热火朝天。欧洲的主流电影公司都会在这里设立庞大展区,买家卖家可以坐在里面的一个个圆桌旁热聊。不止欧美,连埃及、秘鲁、巴基斯坦这样的小国也都会有影片参加市场。

  据统计,今年EFM共迎来了来自107个国家的8396名参与者,共带来784部影片,会进行1109场市场放映,其中574场都是首映;注册买家1499名,电影公司展位及办公室183个,参展商487名。这个规模仅次于戛纳,把威尼斯远远甩在另一个层级。

  中国片商低调难寻

  近几年去过戛纳电影节的中国记者应该不会忘记国内众多土豪片方前去宣传的盛景。就拿去年来说,《兔侠传奇》的巨幅楼体海报就挂在电影宫正门对面,电影节期间每个记者观众都能看见;《一步之遥》包下电影宫顶层露台,邀请嘉宾和媒体边吃喝边观看最新预告片;《太平轮》三国主演全员上阵,光是媒体群访就花了一整天;《盗墓笔记》《我是路人甲》《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等片海报强势占领戛纳场刊的封面封底;中国电影之夜,台湾电影之夜,各片方举办的海滩酒会,几乎夜夜笙歌。相比入围参赛,甚至相比出售海外版权,借地宣传推广才是要紧事,每部大片片方都会考虑要不要能不能去戛纳掺和一脚。

  但在严冬的柏林,这些宣传不是没有,但与戛纳根本没法比。只有入围主竞赛单元的《一步之遥》登上了某天场刊封面,并以参赛片身份获得了一页纸的采访报道。国内记者互相打听都有哪些电影会来柏林市场,都丝毫听不到任何动静。

  查阅柏林电影市场的官方名录,中国只有《心迷宫》(原名《殡棺》)、《亲爱的》、《龙之谷》、《打工老板》、《智取威虎山》、《狼图腾》等十来部影片参展,没几部大片。新浪娱乐在市场里来回寻找,只看到韩国和日本电影公司的展位,一个贴着“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协会”海报的展位只剩一张桌子两把椅子,工作人员都不知道去了哪里。台湾展台重点展示了《痞子英雄》《回光奏鸣曲》等片,但问津者寥寥。

  是中国电影对柏林无爱吗?据一名电影从业者讲,戛纳在每年五月举行,占据天时地利,已经成为中国大片海外宣传的第一阵地。相比之下,柏林每年都在春节前后,整体关注度就比戛纳逊色不少。另外,现在国内市场发展这么快,艺术片也受到越来越多关注,国内北京上海电影节也在不断进步,盯好国内市场才是最重要的,不一定非要来欧洲折腾。

  【新浪娱乐独家对话EFM总监Matthijs Wouter Knol】

  为中国特设激励措施 《白日焰火》对中国片交易推动有限

  新浪娱乐:相比往年,今年的EFM对亚洲和中国电影是否有更多的关注与支持?

  Matthijs:本届市场上亚洲电影的总体数量有小幅度增长,但说实话不算特别强势。跟以前一样,我们仍在继续努力吸引更多的亚洲电影来。但仅有数量上的增长是不够的,我们更希望能为欧洲与亚洲电影市场建立联系,这才是最重要的。

  因此,我们今年针对亚洲电影颁布了一系列新的激励措施,新设立了一个名为“Bridging the Drago”的项目,在10号举行了若干圆桌、沙龙活动,为中国和欧洲的制片人签署合拍片提供平台。我相信在当下,欧洲制片人还是很愿意与中国电影市场建立联系的,因为中国有与欧洲截然不同的市场,但欧洲电影人对它的参与一直非常有限,在新一年开始正是建立的良好契机。我们还举行了一场论坛,介绍中国网络视频的飞速发展。

  新浪娱乐:今年EFM设立了以电视剧为主体的活动日,这是否意味着以后EFM会增加电视剧项目的参与?

  Matthijs:今年我们设立了“Drama Series Days”,在9号和10号举行,安排包括增设买家休闲厅,增加特别放映以及一系列对话活动等等。但是我们选择得很谨慎,只挑选了最有品质的11部电视剧进行放映,活动仅进行2天,远远无法与电影市场的量级相比。我们希望能吸引到关注这部分市场的买家人群来。

  新浪娱乐:作为今年新上任的总监,您做了哪些工作来尽快了解这个市场?

  Matthijs:我们在电影市场开始前做了调研,调查买家的各种需求,比如他们对哪些项目感兴趣,他们想在这里完成什么样的交易,我很仔细地阅读了调查结果,并配合他们的需求作出各种安排。我很感激我有一个很好的团队,这些工作我一个人是无法完成的。

  新浪娱乐:您看过姜文的竞赛片《一步之遥》吗?

  Matthijs:还没看,不过我对它很好奇,因为我听说它是Spectacle,奇观。

  新浪娱乐:去年《白日焰火》拿了金熊奖,会让欧洲买家对中国艺术片产生更多兴趣吗?

  Matthijs:我觉得中国商业大片并不一定愿意来柏林,因为他们还有戛纳,还有威尼斯,柏林电影市场上的中国电影还是比较偏向艺术的。因为我是第一年任总监,所以我也不是很清楚前几年的情况。不过现在合拍片越来越多,反倒有更多中国的商业片来柏林了。

  新浪娱乐:在您看来,跟几年前相比,现在的中国商业大片在欧洲市场的整体反响怎样?

  Matthijs:现在在欧洲卖亚洲片有点难,因为亚洲题材现在不是特别火了,整个欧洲市场都在等待下一轮亚洲电影热的刺激。尽管《白日焰火》去年拿到最高奖,但是仍旧没带来太大改观,因为艺术片市场毕竟不是主流。目前中国的商业大片在欧洲处于比较低谷的时期,这个就好像海浪一样,是一阵一阵的,也没什么特定原因。但是欧洲的制片人还是一直对中国有浓厚兴趣的,一直都在寻求合作机会。

  (文、图/何小沁)‍

(责编: 云会)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关键词: 柏林电影市场中国大片EFM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