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认识了一班对电影很有兴趣的年轻人,和他们相处,自然会谈论一下自己的观影经验。我说记得十多岁的时候就已经很喜欢看电影,当时家住港岛,生活中除了踢足球之外,最爱的就是钻入戏院中。只要当灯光熄灭,红丝绒幕幔拉开的时候,真个是“一看解千愁”。戏院是我的避难所,也是我的乐土。
那时,我几乎把那个年代的电影都看遍。觉得不足够,就跑去艺术中心及电影节,
日日夜夜地看下去,目的是要向那些经典大师朝拜:戈达尔、法斯宾德、库比利克、特吕弗、小津安二郎……
就这样,自己的记忆也成了电影的历史库,别人随便提问也能立时回答出来,你有看过《×××》吗?那段父子情,写得如何如何;还有看过《×××》吗?那种绝望的爱情,才是经典等等举例一大堆。不过,现在回想起来,却感到一丝可笑,因为当时的我似乎忘记了一件重要的事:
原来我努力去“经历”的,只不过是一堆堆的“二手情感”。“二手”意即属于人家的东西,别人创造了、开发了、经历了,然后我们去接收、承受,这就是“二手”。电影中的故事是另一个人叙述的故事,我所感动的都是经过“营造”和“过滤”的,而我竟然只求待在黑暗中去领略人世间的一切,而不是从自己的生活中去寻找、去感受。大家在被小津安二郎所描绘的人情伦理所感动的时候,其实我们的家庭可能早就存在这样的震撼,只是我们一直忽略。如此类推,我们身边的爱情、友情以及路上各式各样的人情关系,都能同样触动心灵,只不过这些情感没有包装,也没有透过动人的影星演出来而已。
和这群年轻人分手的时候,我说,欣赏艺术性高、文学性高的电影作品,的确可以提升个人的视野和素质,同时也能丰富心灵,但一味只求天昏地暗地往电影的历史中去钻,我认为还不如多抽一点时间去真正地“活”。你能精确地评论那个大师如何伟大,高呼那个场面如何深刻又如何?你因为认识了电影而创造出一部感动人心的大作又如何?如果你的生活是苍白一片,把亲情、爱情都搁置于戏院门外的话,你就是虚情假意,你就是白活一场!电影里的喜怒哀乐都是别人的,有些更是虚构的,我们何必本末倒置,忘记了真正的生活。
现在的我,会把赶着往电影院里钻的时间省下来,陪陪身边喜爱的人,我不要再成为“电影字典”,我要的是此时此刻,真真切切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