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电影拿下“金狮”,让参与投票的媒体跌破了眼镜,威尼斯还真是偏门,不仅印度,还是个女的,这叫人怎么估得到。
从9月7日开始威尼斯就掀起了一股“押宝”热,各家外围媒体纷纷为“金狮”看相,有的说法国片这回该赢了,因为自从1993年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红白蓝之蓝》以来,法语片久未在威尼斯得到重视。但这么想的人显然忘了今年威尼斯终身成就奖首次给了候麦、法
国
人。也有人说还是伊朗电影行,因为去年的《圆圈》也是伊朗的作品,打铁趁热。但威尼斯还是让人估不到————伊朗再好,也偏不让你拿两个金狮,换个“最佳导演”给你当。还有人估是《小岛惊魂》,因为妮可-基德曼今年在威尼斯出了大风头,而且影片的口碑也相当好,说是深得希区柯克真传,心理惊悚拿捏得相当出色;英国导演肯-罗驰的政治片《航海者》得奖呼声也很高,据说该片放映完毕后得到观众长时间的站立鼓掌……但是,统统都猜错。结果偏偏是印度。 ———本报娱乐评论员窦婉茹
《季风婚宴》乡土气的平和之作
其实《季风婚宴》这几天来的口碑一直不错,起码可以步入大热门的前五名之列。该片的女导演米拉-奈尔1988年曾以《敬礼孟买》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提名,也算是老资格的导演,不仅是资历,米拉-奈尔的学历也相当骄人———曾在哈佛学习戏剧。《季风婚宴》是一部反映当代印度人生活的影片,讲了印度新德里的一场闹哄哄的婚礼,新娘给闹到头晕脑胀,不得不反思一下自己的婚姻。影片内容半虚构半写实,集戏剧性与真实性于一体,尤其出彩的是兼顾了喜剧的风格,让人看上去赏心悦目,不累。这种风格在今年以暴力、性、黑暗面为主导的参赛片中是难得一见的。
米拉-奈尔得奖之后心态极之平和,她谦称自己操作的只是小题材,也没想反映什么大的东西,反映的仅仅是她个人对于家庭的思考,手法也相当随意,但想不到竟然得到金狮奖。在致词中,米拉-奈尔充满感情地说起自己的祖国印度,“那里的人吵闹,爱惹事,个性十足,他们是那么热爱生活,就像意大利的那不勒斯人一样。”这样的情绪也始终贯穿于米拉-奈尔的影片里。
对于如何看待自己作为女导演为印度捧得第一个国际大奖,米拉-奈尔仍然一脸平静地说:“凑巧而已,不值得渲染。”
中国电影总算保全了面子
参赛的11部中国电影,只有朱文的《海鲜》最后得了一个“现代电影单元”的特别奖,成绩是不算理想的。周迅据说呼声很高,《昨天》现场的反映也还热烈,但最终空手而归。不过这也没什么委屈的,笔者曾写过10天的威尼斯日记、做了中国11部威尼斯参赛片的两个版面,发现本届参赛的中国电影总体来讲没有引起多少重视,更不用提面什么“轰动”,这11部影片大都题材灰暗,光看情节就令人郁闷得很,毫无乐趣,好像专门是为了拿去参赛拍的,根本就不想拿给观众看。都说今届威尼斯影片质量偏差,中国参赛片恐怕也难辞其咎。但积极意义绝对是有,起码有助于促进文化交流,据说今年到威尼斯看电影的人比往年多很多,这下中国电影不愁没有外国人知道。再阿Q一点,美国人在威尼斯还全军覆没呢,我们起码有一个奖。窦婉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