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赤壁下》战争考:吴宇森版本与历史相距很远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09日08:51  新浪娱乐

  历史允许各自表述,但是不能违背共识

  无从讳言,一切历史都存在于当下的表述,“罗生门”是历史的常态,立场的不同衍生出角度、语气的差异,叙事者的是非观决定了主人公的形象和价值。吴宇森是左右互搏的高手,相比较而言,《赤壁》对于曹操、孙权、刘备三家的表达,基本上没有太偏颇的地方,虽然出场时间大大的不同,大抵上还是给予了公正的平台。曹操的霸气配合昂扬的气场、刘备的经验决定着见机行事的态度,而孙权一方是承续父兄的英烈,《赤壁》中的人物给当下观众以情感上的突破口。然而,吴宇森的版本距离历史上的那场赤壁之战,相距非常远,与《三国演义》也有不小的距离。其实从司马迁开始,中国史书对于历史的记载就用一种“罗生门”的方式,那就是在纪传体的二十四史的大传统中,在每个人物的传记写作时,都采取他的角度来书写、观察和判断,《三国志》尤其是典型。然而,这并不表明大事件不存在共识和基本的事实。

《赤壁下》战争考:吴宇森版本与历史相距很远
曹操阵营

《赤壁下》战争考:吴宇森版本与历史相距很远
孙权阵营

《赤壁下》战争考:吴宇森版本与历史相距很远
刘备阵营

  孙权与刘备的联军,是以周瑜和诸葛亮做前敌统帅与参谋,一时瑜亮的合作与较劲战胜了发飙了的曹操。曹操本来是当时最有希望统一中国的英雄(所谓奸雄不过是敌人和后世的“道德评判”,并不公平),赤壁之战的结果成就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从大历史的格局来审视,这是中国(中原)进入文明社会以来第一次的大分裂。这次战争最终造就中国大分裂。从后世的眼光看回去,几乎每个观察者都拥有对三国故事天然的文化基因,对于周瑜、诸葛亮、小乔、孙权、刘备、关羽、张飞等人文化上的热爱,从而影响了对于赤壁之战的审视。从曹操的方向看,赤壁之战是统一中国的终极之战、收官之战,他要做得完美。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相关专题:吴宇森新作《赤壁》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