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超人形象诞生了75年,自1978年超人第一次登上电影银幕到今年的这部《超人:钢铁之躯》,3 5年里,影迷们为那个S标志买单。尽管大家视这个历史上的第一个超级英雄为经典,但在《超人:钢铁之躯》这部将重点放在超人前传的电影里,大量的文戏和武戏剥离开来的呈现,还是难免让人感叹:超人,你陪我们走了那么久,陪伴我们长大、结婚生子、变老……我们爱你,但不得不说,你和我们一样,都无法避免地在走向过时。
采写_本刊记者 刘倩
新鲜点1 童年刻画:诺兰给超人带来的一些东西
或许是由于诺兰的加入,电影关于超人由来和童年纠结等交代非常显著,开头就用相当长的篇幅来讲述氪星的故事,这个部分传递的信息是超人的父母如何想尽办法要把婴儿超人发射到宇宙中,原因是他们能够预感自己星球的扩张观念最终会带来自己种族的灭亡。而在成年超人故事的进行当中,往复穿插着超人关于童年的回忆,那种想获得认同的纠结心态得到了大篇幅的描写。
问题1 开篇过长
从电影语言上来讲,这是一个用简单的镜头就可以交待清楚的叙事,电影里却用了很多戏份来讲外星球的家事,很容易造成这样一种假象:这次超人的创新点在于时空全部移到了外太空,主打外太空生活的科幻呈现?当镜头落在美国,才让人回过神来,超人在地球的故事真正开始了,这时候电影已经过去了几十分钟,实在消磨人的耐性。
问题2 穿插凌乱
童年超人对自己超能力的认识是一场纠结的过程,《钢铁之躯》中童年的超人是忧郁的、沉重的、古板的,依旧没有融进任何搞笑气氛。
在超人没有决定成为超人之前,将童年的“纠结”选择用穿插的方式在成人超人的故事中展现,这是超人系列影片中的独特之处,也正是这种成年里大量穿插童年的手法,让人有凌乱和喧宾夺主之感。
问题3 转变太快
童年的纠结并没有给超人在成人后面对“选择”这个关键词上带来任何实质性的认识,在成年超人生活里,养父在龙卷风到来时宁可死也不让超人在众人面前展现超能力救自己的选择,使得超人选择相信养父的观念:地球没有做好接纳他的准备,他只能选择做一个平凡人。这个激励事件的设置没有问题,只是,超人在决定成为超人的转变,与他决定不做超人的决定相比,显然是过于简单粗暴了:之前极力渲染的纠结痛苦和拼命的掩饰感,在外星人入侵的一瞬消失得无影无踪。导演只是简单让超人的生父用意识来和超人相见,并描述了一下超人的身世和对他的期望,就完全打破了养父用生命换来的对超人的意识灌输。
这种唐突的转变让之前大篇幅渲染的痛苦纠结变得有些浪费。得到紧身衣的超人用经典的右手握拳一飞冲天,他露出笑容的脸上胡子也瞬间消失了,积极、阳光、自信的超人出现在了银幕上,那些纠结,瞬间被忘掉了。
新鲜点2 特效轰炸:《变形金刚3》也不过如此
这次施奈德和诺兰的合作,更多表现超人的自我纠结,也许正是电影里大篇幅的纠结展现让超人的沮丧、愤怒、迷茫、感情脆弱无从爆发,也让电影节奏在前半部文气过重,不知是否出于这个原因,在外星人入侵的阶段,电影开始营造快节奏的视觉轰炸。
大楼被摧毁、汽车被掀翻、各种撞击、外星武器对地球的四处扫射,视觉史诗式呈现让人目不暇接,由蝙蝠侠系列的重塑者克里斯托弗·诺兰和视觉系商业大师扎克·施奈德联手打造的这部超人,采取的方式更像是一种一文一武的拼接。光从开篇个部分:用大篇幅的文戏讲述氪星的故事,最终以氪星被毁的震撼视觉画面结束,也能验证一文一武的拼接说法。
问题,文武脱节
由前半部文戏进入到后半部的视觉轰炸,这中间的过渡没有明显标志,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节奏,后半部不用带脑思考的视觉盛宴似乎是对前半部纠结的一种释放,据说此次超人的拍摄借用真正的空军飞船拍摄低空飞行的舰队,借用国防部报废的飞机碎片作为影片中的飞船残骸,此外还有轰炸机、直升机、运输机,技术顾问,以及近300名士兵……不可回避的一点是无节制地展现摧毁通常也有一个词叫“脑残盛宴”, 轰炸过猛,让人觉得和之前的文戏渲染有些脱节。
思考:无所不能的超人会让人感到乏味
相比钢铁侠、蝙蝠侠,超人的战斗从来都是一个愣头青般的横冲直撞,仅凭一身紧身衣和风衣,赤手空拳就能解决麻烦。这样的战斗模式在这部充满了高科技视觉技术的大场面中,显得有一些单薄,这种单薄的表现在于超人无所不能,缺乏叙事法中“紧要关头”的危机展示。
也正是因为超人的这种战无不胜,他解决麻烦的场面展示显得有一些无序:比如他正在一挑N的时候,眼睛还能看见从空中跌落的女记者。
大场面的拯救是很精彩,如果在打斗中让大家能为超人的生死稍微担一点心,一定会能更牵动观众的神经。我们丝毫没有看到超人受伤流血,为何不尝试一下让观众稍微“享受”一下那种为偶像心疼的感觉?
新鲜点3 形象加分:告别老朋友,新超人脱了红内裤更帅
亨利·卡维尔版的超人,有块头、有肌肉、有迷人的脸庞,而且显嫩,非常符合女花痴心目中的美男形象。编剧诺兰的加入让超人从童年开始就在思想性上显忧郁和早熟,不知这是否是这部电影让超人首次脱掉了那条外穿红内裤的原因。没了红内裤的超人,从定装照刚出炉时就曾引来一片嘘声,为此《超人:钢铁之躯》在以烂番茄为首的美国影评网站上的期待度甚至下降了好几个点。
定装照不能说明一切,在电影里面,连体的暗灰蓝色紧身战衣让超人看起来是一个完美的“优质直男”,连体的紧身感加剧更是让亨利的肌肉感觉要爆出来一样,片中有一个明显的桥段在向超人的新服装致敬:一名女上尉犯花痴看着超人傻傻地笑了,说“他太帅了”。
红色斗篷还在,红色氨纶质地的内裤没了,导演扎克·施奈德有自己的坚持“我曾经试图让这位超级英雄保留奇特的穿衣传统,但是无论怎样,都不能让他看起来更酷”。没错,超人不能够在情节和创作手法上更有创新,至少,去掉一条红内裤,导演是有这个自由的,片子的主题,不就是在说“选择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么?
《钢铁之躯》的顽疾
这些才是电影不理想的根本所在
① 被遗忘掉的认同感
在那场超人毁灭了氪星进攻地球的飞船,让他的“母星”人走向绝种之后,他双腿跪地,仰天大喊一声,这种大义灭亲的痛苦,也就在这个镜头这里戛然而止了。编剧和导演用大量的笔墨渲染超人的选择困难症,却忘了该重点解决的是他如何建立认同感这件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地球人的主旋律风格占了上风,同类的互相残杀本该是一件具有深刻思想性的重场戏,在这部超人电影中仅仅用了一个发问“你如果炸掉这艘飞船,氪星就毁了”,和超人无情将其炸毁后的一声呐喊作为回答,主旋律意味过于明显。
② 糊里糊涂的爱情
纯情,依旧是超人系列中不变的主题,不再外穿红内裤的超人外形上显得稳重许多,却是一个保有初吻的青涩小伙。这次超人的恋爱对象走的也是清纯范儿——学生气不那么性感但是也保有初吻的女记者。两个人的爱情线,除去“日久生情”外,基本就是从拯救和被拯救的相互对视开始的。
让人脑子转不过弯的一点是,美国军队带着超人和氪星人谈判,为什么还要带着女记者?氪星人为何要女记者陪同超人一起登上他们的飞船?除去“这是爱情线的剧情需要”,就找不到更好的解释了。
③ 乏味的不死之身
超人“外星人”身份的定义,决定了他不会像钢铁侠那样一旦脱离装备就有生命危险,超人不同于人类的超能力,让他很难被打倒。于是,我们在银幕中看到的都是超人如何毫发无损地拯救世界,即使横穿各种建筑物,也是“铁人”一个。在大银幕中,超人单打独斗的动作戏本来就不易取悦观众,大场面的特效得以产生多半是依靠对手的烘托。导演让超人无所不能的设定,在满足观众的情感需求上,有点弱。相比之下,超人系列的电视剧在这一点上更有血有肉。
④ 庞大的英雄观念
在地球的这个大环境下,“美国人”超人是美国英雄,超人系列也都透露着美国中产阶级的价值观:爱国护家。在超级英雄面前,政府和军队有时候都是可供调侃的对象。在电影《钢铁之躯》里,多种观念混夹:生活上有对自己成为什么样人的思考,政治上在探讨人权,思想上又有对生命自由掌控的思考。对于氪星上“设定孕育”人类的展现,又让人对未来的生育和教育模式展开无限遐想……最终看下来,却也难以猜测这一部超人,要传达的精神内核是什么?
追本溯源
超人为何避免不了过时?
历史背景|古典主义情结的困守
作为第一个通过漫画改编登上大银幕的英雄人物,超人有过特别辉煌的时期。1978年的第一部《超人》电影的诞生,人们津津乐道的是他握紧拳头一飞冲天的标准姿势、胸前的那个象征着“super”超能力的“S”的标志、以及那套略带有魔术演出性质的装备——蓝色紧身衣、红色斗篷、红色长靴以及外穿的氨纶质地的红色裤头。
全民都爱超人,就连童装都有小朋友size的超人服装。这股史上第一英雄的热潮让日后超人的几部续集电影,自觉或不自觉地都呈现出一种古典主义气息。这种延续性的根基根据取决于超人所诞生的那个年代环境:优质男、孝顺、懂事、有正义感是超人的特质,美国精神的象征让超人成为一个十足的“好公民”。不像日后出现的各类“侠”们,性格上可以风流、可以搞怪、可以老顽童,超人就像是“公务员”,他必须得打好政府这份工。加上超人又是众多英雄中最有小朋友基础的,他的形象自然是一贯的积极、阳光、健康、向上,甚至得励志。
同类比较|形象不如其他英雄多变
蜘蛛侠、蝙蝠侠、超胆侠、绿灯侠、神奇四侠、钢铁侠,层出不穷的侠其实都是超人的“后代”,这些侠们都有着与时俱进的特质。蝙蝠侠是超人的“兄弟”,同样出自DC漫画,到了蝙蝠侠的角色定位,已经变得很丰富:一位富有的企业家、花花公子及慈善家。这样的人物设定在故事趣味性上的可塑性很强。像蝙蝠侠、蜘蛛侠这些超级英雄,虽然角色都很正能量,但是和蝙蝠、蜘蛛这样的生物联系在一起,使得这些超级正面英雄的蝙蝠侠也带上了强烈的阴暗心理的背景,给观众极大的想象力空间,这些都是超人所不具备的。
一方面在电影银幕上这类英雄形象越来越多,不论是在英雄造型和技能的设置上,还是英雄的性格塑造上,都越来越时尚、新颖、高科技化,另一方面,超人系列电影的间隔时间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节奏感,间隔时间很长。在后续诞生的英雄们逐渐占据自己的银幕“地盘”的形势下,超人,离开得太久,回来的势头又不太够,他,不可避免地落伍了。
观众原因|成长中的观众要得更多
和第1部之间隔了28年,很多20多岁的观众,进影院看的第1部超人电影就是这一部。这些自身成长故事中没有超人情结的观众,同时很可能又是看过《蜘蛛侠》、《钢铁侠》等其他英雄电影的观众,他们对《钢铁之躯》的观感,会不会有“过时”两个字呢?
对那些超人的老影迷来说,进影院的动机既有期待也有怀旧,超人在银幕上不老,可影迷也不再是28年前的那些影迷了,时代在变,影迷在成长、房价物价都在涨,超人所代表的“美国梦”,多半还有天真的成分,这样拯救世界的美梦,又能期许谁呢?
回顾《超人2》被引进中国的情景,受观众的追捧程度已大不如《超人1》,并不是《超人2》比不上《超人1》精彩,而是《超人2》在中国的放映环境已经不再依赖于看进口大片振奋神经,有时候也不仅仅是观众要得更多,而是这个电影市场亦是如此。
观众依旧爱超人、需要超人,对于经典的类型片,过时,也成了集体怀旧的一种。
似乎没有什么办法让它起死回生
在电影中,有常青树的类型,类型中却也没有战无不胜的 “铁饭碗”题材。超人电影拍了几十年,这个题材的新意也只能做到让超人脱下了内裤。关于打斗的模式、故事发生的环境、正反两派的交锋,依旧按照类型片的规律,种种既定模式,既定的观众喜欢的故事路数,以及主流的价值观……再卖座的故事,也终将面临审美疲劳的自然规律。
《超人:钢铁之躯》是货真价实的大片,外星人和地球人的互动场面充满危机和震撼,只是在类型片的领域内也呈模式化。外星人永远比地球人先进,他们生活在地球人追逐的未来时代,可是故事的结局总是地球人战胜了外星人,电影里永远没有尝试过地球人到外星上生活的想象,这是主旋律的电影大片精神决定的。
超人的成长也是如此,不论是做超人前传,还是做超人归来,超人的轨迹,都是既定的,这是所有超人英雄类型片的规律:英雄就是英雄,你要么就崇拜他,要么纯粹享受视觉盛宴,要么就相信正义最终战胜邪恶。你看,超人在这么多系列中的打斗,他的头发什么时候被风吹乱过?永远都是那么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