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伊夫
冯小刚的贺岁片几年来一直战绩不俗。从《不见不散》、《没完没了》、《甲方乙方》到《一声叹息》,都赢得了市场。这充分说明冯小刚拍摄的贺岁片是成功的,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
不知从何时起,中国电影被严格区分为两大类————艺术片与商业片。艺术片意味着只卖三五个拷贝,是仅供圈内人自吹自擂的“阳春白雪”;而能够赚钱、在商业上获得成功的影片,就只能归在不需要艺术属性的商业片里,属于下里巴人。
在这样的谬论下,艺术片便与商业片形成对立。“艺术”了就肯定不赚钱,赚钱的必定没艺术。冯小刚的贺岁片部部赚钱,那好,你就趁早远离艺术片的地界,不许再贴艺术的标签。反之,影院空荡荡、票房非常凄惨的影片却可以披上“艺术探索”的外衣,指责无知的观众没有福份去享受高雅艺术。
最明显的例证就是,始终以艺术和学术自我标榜的金鸡奖,在批发了大量各类“最佳”奖项后,却将深受观众欢迎的冯小刚影片拒之门外。理由大抵是“要坚持自己的学术尺度和艺术尺度”,不接受“既想拍一部严肃的艺术片,但实际上又落入了主流商业片的模式”的“过分迎合市场”的影片。
至于一些自诩“玩艺术”的导演,在“玩儿”失败后,还会死死地抓住“艺术”外衣的袖口,口口声声发誓绝不沦落到拍摄商业片的境地。似乎“商业”二字有辱其一世英名。
如果“艺术”变得与广大观众势不两立,如果“艺术”仅仅供小圈子内自娱自乐,那他的艺术价值体现在哪里呢?在计划经济时代,无论贴什么标签都无关紧要。只要有“红头文件”开路,拷贝和票房都不必多虑。现在,对这些艺术家来说真是今不如昔。观众用越来越挑剔的目光打量着票价和影片质量,因为是自费购买,他们必须货比三家,看看是否物有所值,看看您的“艺术”是否符合他们的欣赏趣味。如果你贴近了百姓,贴近了生活,你的艺术就会拥有观众,你就能将他们吸引进价格不菲的影院。否则,您只能狠狠地骂道:“中国老百姓就是没品味!”
10年前,导演夏刚拍摄由王朔小说改编的电影《遭遇激情》,曾经引起关于商业片要不要艺术的争论。夏刚最后说:如果我的影片没有艺术性,根本不可能赢得市场。如果你失去观众,说明你本身就缺乏艺术性。
可见,迎合市场本没有什么不对的,但一定要讲究艺术。众所周知,冯氏的贺岁片不乏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