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香港廉政公署代号为“舞影”的拘捕行动迅速突击,人们对于各类歌曲排行榜的信任也随即土崩瓦解。当金钱可以任意支配时,在“推广宣传中获优待”的歌手,便得以确保能在榜上占据高位,“并且能在该广播公司颁发的音乐奖项中获奖。”
罗湖桥那边发生的丑闻,我们这边且慢悠闲地隔岸观火。其实,比足球黑哨更明目张胆的“花钱打榜”,在音乐圈里早已不是秘密。只不过以前一直没有人敢于揭露,或者即使
有破坏“规矩”的人刚掀开黑幕一角,立即就被各种压力消灭在萌芽状态。
但是多年来,有关内地音乐排行榜的内幕,一直就没间断显露端倪。看来,用毒瘤、黑幕、丑闻,这些比喻和形容都不过分。从田震在五台山体育馆当众“摔话筒”,到唐山电台DJ董鹏的“纪实风格的小说”——《活着就是折腾》,这些来自音乐圈内部的知情人,自然最有权评说他们感触到的五脏六腑。
这些年来,各类动听又吓人的“某某歌曲排行榜”不绝于耳。每个主办者都像卖瓜的王婆一样,喋喋不休地宣称自己是最最权威的。那些走马灯似的获奖者被排来排去,让人感到头晕目眩,却唱不出成名曲。满天飞舞的歌坛新星,很快却都如过眼烟云、昙花一现。
“新星的名气是拿钱砸出来的!”这句话固然生动,却也分外悲哀。这种依赖金钱堆砌的排行榜,真正的歌坛大腕儿不屑一顾,譬如田震、刘欢,但那些具有潜力的新人,却因为没有足够的资金参与打榜而得不到施展。这也是当今歌坛每况愈下的原因之一。
于是,就出现这样的咄咄怪事:宣传经费比制作经费还要多,这种宣传第一、音乐第二的本末倒置的“游戏规则”,从此使歌坛陷入恶性循环。如果你不想白白耗费青春,不想长久而无望地继续坐冷板凳,那好,翠花,不要上酸菜,尽管上银子!
香港廉署铁面无私的“舞影行动”,已经对香港娱乐圈的江洋大盗敲响了丧钟,所有行为不轨的“唱片公司老板和艺员深感恐惧”。只是不知道罗湖桥北边的“唱片公司老板和艺员们”,什么时候也能感到一丝不安与恐惧?(伊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