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言不讳的广告宣传,读者基本半信半疑。但将广告内容隐藏在"人物专访"里边,读者大抵察觉不到。于是,读者便常常见到介绍演员的专访文章里,该演员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他接这部戏时的激动和兴奋,剧本和角色都是迄今为止他遇到最最上乘的。他一定要演好,也一定能演好。
紧接着,采访导演的文章又证明了导演与那位演员果然是英雄所见略同。该导演也是
第一次接触到如此激动人心的剧本,他没有理由放弃,更没有理由不将其拍出精品。
由此看来,埋怨找不到好剧本是没有道理的。虽然读者听到的更多的是,一部影视剧遭到观众唾骂后,无论是演员还是导演都纷纷抱怨剧本基础太差!
读者还能拜读到,在隆重推出一部影视剧的专题里,所有(王志文藐视《芬妮的微笑》导演除外)介绍演员或导演的专访文章里,必然有导演夸赞在这部戏里,某演员的演技是如何如何高超,塑造的角色是如何如何成功。而演员投桃报李立即称导演是怎么有一双慧眼,怎么一个地道的当代伯乐。
以此类推,责备演员素质低下和导演平庸无能,甚至恶毒地攻击他们只顾赚钱是多么不负责任甚至荒唐和可耻。
但是,观众又陷入迷惘,比比皆是的好剧本与车载斗量的伯乐导演以及演技高超的演员优化组合后,怎么居然不见相应数量的大片或精品呢?
从普遍性来说,不能想像,一对才貌双全的夫妇,他们的后代竟然是丑陋的呆傻儿!如果有这样的事例时,肯定会琢磨:那呆傻儿是他们的亲子吗?然而,观众在屏幕上看到的演员的的确确是他们自己在表演,演员和导演所盛赞的剧本也没被偷梁换柱。于是,观众就不得不苦涩地承认自己欣赏水平的低下和没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每当国际电影节铩羽归来,不是有不少才华出众、却怀才不遇的导演半明半暗地透露过"如果我们也有上亿美元的经费,也能够拍出中国的泰坦尼克号"吗?不是有许多"演技高超"的演员在与海外合拍时为待遇的区别而忿忿不平吗?这些都令人鼓舞地告诉我们:影视界有足够的精英,只要有钱就能在国际市场长驱直入,所向披靡。
不过,经济实力上根本无法与美国好莱坞抗衡的伊朗电影业,其非大制作的影片却接二连三在国际上引起强烈轰动。这是否证明优秀的影片未必非得耗资千万的道理?
当然,如果咱们家里的演员和导演的片酬再增长几倍,能够真正与美国同行接轨的话,兴许还真能推出一部有中国特色的"超人"让世界惊诧不已呢。伊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