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惯了这几年北京演唱会市场的风风雨雨,新人旧人你方唱罢我登场,有的喜新,有的怀旧。自从去年看了首体的赵传演唱会感动了一次之后,仍然对两个人的演唱会心存期待,一是郑智化,一是王杰。如今郑智化仍然遥遥无期,但是王杰的演唱会却是指日可待。
尽管时光荏苒,声线不再,但是王杰仍然是那个王杰,从未在北京开演唱会的王杰,让人感慨万千的仍然是10年前的老歌和17年的音乐浪子生涯。
一、飞碟时期:孤独与流浪是最好的状态
17年前,几乎也是这样一个微寒的冬天,25岁的王杰推出了他生平的第一张唱片《一场游戏一场梦》,没有人能够料到,这个特技演员出生的瘦弱男人可以一炮而红,因为这张唱片与当时台湾市场的状况,几乎是格格不入。
现在想起来,王杰当时的状态似乎有些像今天的阿杜或者刀郎,天生的孤独与命运中那些坎坷复杂的经历决定了他声音中悲苦的成分。而这种悲苦的情绪恰恰是全社会中人人皆有但是恰恰无人触及的软肋。谁能一语中第,谁就能受大众欢迎。而这种悲苦又不是绝对的悲苦,而是悲苦中带着一些引人向上的励志成分。
从此之后,王杰的事业一帆风顺,但是感情路总是诸多波折,在大众的视线里,他一直扮演着一个孤独犹豫的浪子角色。即便有感情经历,也是以感情世界的弱者的形象告终。《孤星》、《孤鹰》、《英雄泪》、《是否我真的一无所有》,还有笔者当时个人比较偏爱的《寂寞的鸽》等歌曲都反映了王杰的这种状态。那种略带泣音的唱法,也是由王杰所开创。
1992年底出版的唱片《我》是他飞碟时期事业的最后一个高峰,主打歌几乎是以空降部队姿态占据当时各大排行榜的冠军位置。销售成绩也相当可观。这张唱片里,王杰开始恋爱,幸福的感觉开始通过《红尘有你》《BABY I’M YOUR MAN》等作品表现出来。
与第二任妻子莫绮雯结婚之后,他的事业似乎开始下滑,之后出版的唱片自从《路》开始一直到离开飞碟的最后一张唱片《情愿不自由》,即使中间也有像《候鸟》这种与他辉煌时代音乐风格与概念相近的作品。但是成绩均不理想。当然,此刻的王杰,早已经不在乎这些。
对于一个孤独飘泊的浪子而言,没有什么比让他找到家的感觉更重要的事了。
二、波丽佳音时期:异域的美丽哀愁
1994年,王杰移民加拿大,离开了他曾经留下悲伤期望梦想与少年激愤的台湾。与爱妻全家移民加拿大修身养性,仿佛可以抛却繁华的歌坛俗事,置大红大紫的事业于不顾。
与飞碟华纳约满之后,王杰自组唱片公司“超凡”,公司的logo,就是王杰和爱妻莫绮雯的形式的简写W与M的组合,足见当时他们夫妻恩爱的程度。
细心的歌迷会发现“超凡”与波丽佳音的合作只有两张国语专辑包括《手足情深》《忘了所有》,而《我爱你》《起点》这两张唱片又变成王杰个人和唱片公司的合作。而这四张唱片相隔一年的时间,风格与创作方向也不大一样。前两张以王杰个人的创作为主,延续了《情愿不自由》和《梦在无梦的夜里》的个人尝试,也开始大量和海外的音乐人合作,王杰担任制作人也控制了唱片的主要方向。
后两张则相对商业,很贴合1997年的情歌市场。《起点》中如《等你开口把我留下来》等歌曲仍然属于具备一定流行潜质的作品,只可惜当时的波丽佳音似乎已经无暇顾忌王杰的宣传。于是,如果不算那张只在马来西亚发行的《替身》,这张名为“起点”的唱片差点就成为王杰歌唱事业的终点。
而早在1997年,就传出了王杰与莫绮雯婚姻破裂的消息。而这件事也在日后得到证实。1998年,波丽佳音公司倒闭,王杰又变成了无家可归的人。
当时没有人能想到他有朝一日能够东山再起,但是王杰自生来就注定了他并非一个一蹶不振的角色。
三、英皇时期:重整旗鼓能否再创辉煌
2000年,王杰回港发展,签约当时如日中天的英皇娱乐,伴随他的是一身的不利传闻。但是王杰仍然旁若无人的走过,至今已经是第五个年头。
而这段时期因为他立足香港发展,接拍了大量的电影,而唱片也是以粤语专辑为主。音乐风格也与之前的各个时期大相径庭,形象上更加是令人大跌眼镜的改观,他开始穿西装打耳洞,第一张国语专辑也命名为《从今开始》,仿佛很有重新来过的决心。也许我们真的要把这次复出当成一次新的起点,这一年,王杰38岁。
于是,《伤心1999》成为当年国语乐坛的大热歌曲,同年走红的还有同出英皇唱片的《谢谢你的爱1999》,王杰从形象到歌路,俨然一个成熟版谢霆锋。当然,这也许是好事。
除了这张《从今开始》,王杰只有两张国语唱片,分别是2003年的那张多半是翻唱的《爱我的 我爱的》,就是最新的这张《不孤单》,仍然保持了一定的销量,但是和他最辉煌的时代相比,早已相去甚远。也许对于王杰而言,能否回归当时的地位真的不再重要。
喜欢王杰的歌迷,仍然是最初年少时就开始喜欢他的人们,他们仍然执着于王杰的每一张唱片,他们仍然会为了看他的演唱会排队买最好的门票,即使唱片里的那个声音不再是他们最初爱着的样子——这就是崇拜。
对于一个明星而言,能有这样的满足,就够了。(文/崔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