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似乎想向内地几个电影颁奖活动的负责单位示范,告诉他们颁奖礼是可以这样的。
趁着第八届海峡两岸香港电影暨香港电影导演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新上任的领导班子,决定乘机主办“第一届中国电影导读协会年度奖”,并且得到官方认可,能大锣大鼓,名正言顺地搞。
它的意义在于,这个奖将会比金鸡、百花、华表等奖,更具含金量,更能抓住大众的眼球。因为,它是由一班中国导演集体评选出来的。
第一届共颁了六个奖,李雪健在台上说:“拿到这个导演选出来的最佳男演员奖,很有意思,很有意义,很珍贵,为得到这奖杯而感到自豪,感到骄傲!”自豪之情,溢于言表。但他的潜台词却令人反思:其他奖是否已经令人觉得味如鸡肋,没什么意义,不会让人感到自豪?
整晚最感人的时刻,我认为是在颁终身成就奖的时候。吴天明导演得奖,的确实至名归。评语表扬吴导,最重要的一点是帮助年青导演群体的成长。“公道自在人心”,全体起立热烈鼓掌,说明了一切。
同样,田壮壮凭《德拉姆》得到首届导演奖,陆川凭《可可西里》取得青年导演奖,都不会人有异议。
冯小刚说,他们要打破一些颁奖礼的规矩,例如,得奖者如果不能亲自来,那么,奖杯就会先寄存在导演协会,他们不容许派代表来代领。
这一晚,舞台上下的设计,亦打破传统方式。嘉宾们分二三十桌坐在奖台下,并非排排坐那种。柔和的灯光,融洽的气氛,有人进会场之后说,这里更像美国全球奖颁奖礼的格局。
多数的导演都能“侃”。滕文骥一进场就打开话匣子,冯小刚、陈国星、张建亚、张国立,他们担任嘉宾主持人时都有本事带活现场气氛。加上没有官员在场,没有官场辞令,整个晚上都弥漫着一种和谐轻松的气氛。
更难得的是一班大腕明星,包括专程表演来的刘德华和黎明,都甘愿上台做布景板。这些都给足主人家面子,相信会叫其他单位“恨得牙痒痒”。
几乎所有的重量级的导演都出席了颁奖礼。这晚,虽然有竞赛性质,但却没有像其他颁奖礼上常嗅到的那种你死我活的气氛。导演们都会因为渴求这个荣誉而比拼,但那是良性的比拼。能上台已是一份光荣,落败者相互鼓励来年继续努力。我相信,能做到这样,皆因大家都有容人的胸怀,懂得相互欣赏、互相勉励。
第一届年度奖,基本上可说成功。
可以挑剔的地方是那些间场的表演,虽然都精采,但是否把这个平台让给一些中戏或电影学院在校的同学们会更合适呢?他们或者会表演得较青涩,但却是给导演们留印象分的最恰当时机。
还有,六个奖略嫌太少。听说最佳电影奖因为某种原因不能颁,但最佳剧本奖总可以考虑吧!
愿中国电影导演协会这个年度奖能愈办愈好,发场光大! 文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