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道临接受采访收费事件惹了争议。2月26日孙道临本人也做出回应,向《新京报》承认的确要求过采访酬劳,但同时表示,他并不是对所有采访都会要求酬劳,只有涉及知识产权的采访他才会这样做。
付费采访得来的新闻在欧美国家被形象地称为“支票簿新闻”。在我国,媒体并非第一次遇到这种事,2001年12月,采访牛群上任副县长时要交300元“押金”;2002年12月底
,南京博物院向媒体“拍卖”发掘大型汉墓的报道权;2003年2月,中巴之战后某体育专业报花数十万独家采访到巴西的“3R”……
付费采访之所以出现,是当前传媒竞争日益激烈的必然,对于以内容为王的新闻媒体而言,能否采访到最红的人物,能否采到最好的独家内幕,几乎与自身的存亡紧密相关。而对于经过市场经济洗礼的人们来说,一旦发现自己拥有的信息成为一种稀缺资源时,信息自然也就身价倍增。正是竞争的压力以及观念的变革,使金钱在新闻采访中的位置发生了变动。
也许有人会说,只要采访内容不涉及国家机密,当事人愿意或拒绝接受采访,记者拒绝或愿意支付采访费,都是无可厚非。然而,付费采访真的那么美妙吗?笔者认为,付费采访的出现,其弊大于利。理由有三。
首先,付费采访有可能损害公众知情权。新闻媒体的采访权来自公众的知情权,对于公共信息的知晓,公众除了道听途说外,更多地依赖于媒体的信息传播。因此,采访权表面上看是媒体及其从业人员的权利,实质上则是民众知情权的落实途径。而付费采访使得只有少数媒体享有发布信息的权利和可能性,与之相对应的是,其他多数媒体将失去通过报道向自己的读者和受众发布信息的可能性。这就意味着,一方面新闻受众只能通过少数渠道而不是原有的多种渠道了解信息;另一方面,将有更多的受众失去了解信息的机会。
其次,付费采访有可能影响新闻的客观公正。只要动动嘴,把自己知道的说出去,就可以获得高额的物质回报。在这样的情况,就会产生两类人:一类人为了赚钱可能撒谎或夸大其词,新闻的生命——真实性受到挑战;而另一类人由于没钱可赚,就可能会隐瞒消息。此外,倘若付费采访成为普遍现象,量价而沽的话,媒体会去找一些低成本的采访对象,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再次,付费采访会使公益性原则遭到破坏。正如喻国明教授所说,简单地把商业化原则推及所有的关系,使社会形成“一切东西都可以用钱收买”的观念。如此竞争下去,其结果可能导致媒体忽视弱势群体,只会片面关注那些有钱和有权的人,这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媒体维护社会公正的职能。
由此看来,付费采访的行为并不适应中国的实际情况。如果此风在中国流行,可能会导致文化活动完全金钱化的后果。因此笔者呼吁,“支票簿新闻”,且慢与国际接轨!龚文颖(广西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