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日子》:都迷失了,除了加斯-范-桑特](http://image2.sina.com.cn/ent/r/m/2005-05-21/U487P28T3D730732F326DT20050521231039.jpg)
![](http://image2.sina.com.cn/home/c.gif) 《最后的日子》导演加斯·范·桑特(左)和演员们在戛纳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娱乐图片
2002年,导演加斯·范·桑特因《大象》一片赢得了当年戛纳电影节最佳影片以及最佳导演两项大奖。因此,他的新片《最后的日子》此番参赛戛纳电影节,也是备受瞩目。这是一部根据前空洞乐队主唱、前涅?乐队主唱KurtCobain真实事件改编的影片,加斯·范·桑特自言从十年前KurtCobain自杀时,他已经萌发拍摄电影的念头。影片《最后的日子》12日晚间在戛纳做了首场放映,昨天下午,加斯·范·桑特带着一行八人的主创阵容走进了戛纳电影宫的新闻发布会现场。
加斯·范·桑特十分愿意将现实发生的事件改编成电影,他的《大象》就是根据一次真实的校园暴力事件改编。但这一次,桑特改变了许多。几乎是颠覆了自己过去影片中事件主导情节的风格,《最后的日子》在长达1小时41分钟的时间内,更多传达给观众的是音乐以及主人公漫无目的地“寻找”。导演的阐述是,“对于一个曾经辉煌,在生命的后半程却迷失了自我的人来说,他最后的日子不会有任何事情发生,仅仅是时间在流逝。”
选择KurtCobain自杀的故事进行改编,桑特为此花费了大量时间去了解这位音乐人的过往。“我与Cobain仅有一次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不过在这部影片中,我并不想表达很复杂的东西。我影片中的原素材都来源于真实。Cobain的死,在我的影片表达前,已经是一个事实。所以,不需要问片中的主角为什么最后选择死亡,那没有答案。我只可以猜测,Cobain在他生命最后的日子里,不遗余力地在行进着,就像是影片中的主人公。他想逃避自我现实的生活,于是他不停地在寻找,想要寻找他的生活之外的空间。而最后的结果,他觉得‘死亡’就是他一直寻找的。”
为了追求接近真实的感觉,桑特将影片的主要拍摄现场集中在自己早年购置的一栋别墅中,“因为Cobain也有那样一座旧宅,我想尽力还原他在那里生活的感觉。”
可以容纳800人的德比西厅在《最后的日子》开始放映时曾经坐满了人,但是影片散场时,近一半的观众不知去向,许多勉强看完的人也是疲惫不堪。桑特自始至终坚持的长镜头,因为缺乏冲突事件的发生,让观众感觉疲劳。只有主人公Blake不停地在走,每天正常地“生活”着,但他的生活似乎只是苟延残喘。片中饰演Blake的美国演员MichaelPitt,被问到如何体会片中主角的心态时,Michael迷茫地说:“我不知道,我都是听桑特的指挥。” 早报特派记者 刘嘉琦 发自戛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