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拉热窝(Sarayevo)电影节的主席夫人伊塞塔在1995年第一届电影节开办时担任主席,当时仍在战火当中,波斯尼亚遭炮火猛烈的攻击。可是被围城了四年的萨拉热窝居民不放弃文化,他们翻山越岭扛着拷贝,或者从那条著名的地下隧道走私,电影工作者出动了老婆、朋友、儿女,无论如何也要办成那个影展。
电影节最后一天,美国总统克林顿介入谈判,在俄亥俄州的德顿城与双方签署下和
平停战协定,波斯尼亚正式分裂为北方的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多为回教徒)和南方的塞族共和国(多为塞尔维亚人奉东正教)。伊塞塔感叹地说:“我们(电影节)是在战火中开始,在和平中闭幕。”
八月中旬,我远从北京飞越莫斯科上空,来到这个悲剧城市。萨拉热窝城内虽已恢复繁荣,然而几乎每栋建筑上都有的弹孔,以及至今仍是废墟只剩骨架的国会大厦和电视台,似乎仍提醒人们记住那个恐怖的岁月。
萨拉热窝,这个曾被奥匈帝国统治了四百年,又被奥匈帝国占领了四十年的美丽城市,是多种族多宗教和平共存的美丽城市。它夹杂了东方土耳其文化和西方哈布斯堡王朝的影响,拥有特殊的风情和多元文化的优势。然而,奥匈帝国的王储斐迪南与妻子在此被暗杀,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二战后,它成为南斯拉夫的一部分。待强势的统治者铁托去世后,南斯拉夫分裂,塞尔维亚在公民投票独立后发动攻击,把波斯尼亚的首都萨拉热窝包围。萨拉热窝原有五十万居民,战时逃走及死亡后只剩三十万居民,在四面环山,狙击手对男女老幼不留情的杀戮下,硬撑了四年。
在山上的晚宴上,我们遥望着这个灯火星闪的山脚都市,想象着它如此暴露在敌人眼中,毫无杀出血路的可能。我旁边一位美丽的年轻女导演阿依德回忆说,开战时她才十五岁,四年中无水无电,冬天零下三十摄氏度,大家躲在地下室发抖。但在这艰苦过程中,她仍读完了高中,并且进了大学读电影。每天,她跑着上学,躲开枪林弹雨,每天也不知道老师或同学会不会少了一个!轰炸历害的时候,她们常困在教室下不了课。即使如此,她仍幽默地说:“我的教援是个疯子,同学迟到两分钟,他照样把他们赶出去!”她现在是波斯尼亚最被看好的未来之星。
晚宴中另一个声音大爱开玩笑的明星导演是丹尼斯·塔诺维奇。他以战争为题拍了《无人地带》,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片奖。在台上,他说这个奖属于我的国家波斯尼亚,许多人看电视都哭了。
与他完全相反的是两次金棕榈奖得主库斯塔瑞加(作品《地下社会》、《父亲离家时》),库斯塔瑞加生长于萨拉热窝,也是回教徒,然而在战时,他公开支持塞尔维亚,并改信基督教。如今他是波斯尼亚的叛徒,而且永远回不了他曾诅咒的故乡。
英勇的萨拉热窝人在围城中抵御了四年,他们赢得了国际的支持。如今,萨拉热窝电影节成了东南欧第一大电影节,也是巴尔干的文化入口。国际电影社会非常支持他们,我在此碰到了太多熟人,美洲、西欧的居多。今年,他们共有170部电影,1000位外宾,也是该城最重要的文化活动!重要的是,大家都带着和平而来,而且对伊塞塔和她的先生波里伐达都十分敬仰。 焦雄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