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自由评论 > 周黎明专栏:周公说影专题 >正文

新浪娱乐大讲堂:周黎明:放映业的牵制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9月26日16:39 新浪娱乐

  跟美国一样,欧洲电影业在二战后出现了空前绝后的高潮期。1945年,美国和欧洲市场的年观众量各达到40亿人次;至1960年,美国已减少到12亿,而欧洲仍有30亿之多。这一方面说明欧洲人看电影的狂热相比于美国人有过之而无不及,另一方面,电视对美国的冲击要比对欧洲来得早。即使在欧洲,英国和德国等工业发达国家的电视普及率也早于意大利等南欧国家。但电视的冲击或早或迟影响到每个电影市场,这跟中国文革后电影场场爆满、然后剧烈下跌的外在环境有相似之处。

  另一个原因是票价。欧洲电影票价在1955年和1995年之间在通涨基础上翻了一番多,现在它的平均票价远高于美国市场。欧洲电影票贵的其中一个因素是电影票包涵着零售税,此项税收是用来补贴电影业的,但很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人们看电影的消费热情。

  欧洲电影业滑坡还有影院设施方面的原因。

二战后,美国随着人口居住的郊区化,大量改造原来的放映场所,老式的电影院被新潮的多银幕放映厅所取代,银幕(即放映厅)从1960年的18000个增加到1995年的26000个,但每间放映厅的座位数却从以前的平均600个下降到现在的200个,说明条件越来越舒适。相比之下,欧洲的放映厅从1960年的40000个锐减到1995年的18000个,而整体的座位数更是从1800万个下降到400万个。别看这数字的起起落落,这中间蕴含着放映业的改造,当美国电影院随着消费者的需要不断更新设施、调整场地资源配置时,欧洲的大批影院却演变成贫民窟。这直接影响到电影的上座率。欧洲最注重电影院改造的国家是法国,而电影业相对最发达的欧洲国家也是法国,这绝对不是偶然的。近年来,大型国际电影集团开始进军欧洲市场,建造新型多厅影院,而观众数也逐步上升。目前,中国政府也指望外资能大举进入放映系统,以刺激电影消费,毕竟,对很多人来说,去影院看电影是一种时尚行为。 (本文摘自周黎明《好莱坞启示录》,复旦大学出版社,繁体版书名《透视好莱坞:电影经营的奥妙》,台北亚太出版社)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6,600篇。


评论影行天下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