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电影宝库 > 张艺谋《千里走单骑》专题 >正文

《千里走单骑》:电影市场上的一泓清泉(附图)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1月19日11:11 人民网-人民日报
《千里走单骑》:电影市场上的一泓清泉(附图)

《千里走单骑》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娱乐图片


  《千里走单骑》之所以可贵,在于它拙朴若诗,情怀真挚,寄寓着东方文化纯真而绵长的意蕴。如果说,前几年张艺谋以对中国武侠经典的传承和光大作为原创力,锻铸了中

  国新武侠电影的国际品牌,使得面对进口大片冲击的国产影片扭转了市场颓势。那么,《千里走单骑》打的却同样是一张全球性的本土文化品牌。

  从喧嚣的市场重归沉静的张艺谋,突然掉腔走板、改弦易辙,拍了这样一部洗净铅华、纯净若水而在人性关怀上厚积薄发的新作《千里走单骑》。张艺谋拍《千里》,显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的即兴之作或诡谲的权宜之计。高仓健是张艺谋青年时期所崇拜的一个“偶像硬汉子”(《追捕》中杜丘的形象)。在《英雄》剧本的前一稿里,张艺谋曾专为高仓健设计了一个角色,岂料高仓健读完剧本,竟婉言谢绝说,他“还是更喜欢《一个都不能少》这样真情实感的电影”。《千里》正体现了艺谋和高仓健在艺术理念和审美境界上的一种默契与和谐。

  《千里》的故事虽单纯,却紧扣人们的心弦,高仓健所饰的日本父亲高田,因有负于身患绝症的儿子,便单身“走千里”而飞到云南丽江来替儿子完成一桩心愿,拍一折儿子承诺要拍的傩戏《千里走单骑》纪录片。巧的是,日本父亲竟与“傩戏”里演关公的演员李加民,处境虽各自不同,却都深藏着父子代沟的“心结”。影片十分巧妙地将中日两国文化的“原点”杂糅于一炉,原点相乘的张力很大,是放在全球化背景下来提炼并予以审美地再现的。它走进了平凡人生活的深处,特别是透过丽江“傩戏”的面具文化,将亲人间的伤害与隔阂、孤独与救赎的心理底蕴和人性本真呈现得何等曲曲入微又感人肺腑。“傩戏”及其面具作为云南的古老民俗,在影片里却焕发出一种现代性的人文象征意味;特别是小杨杨吹着哨子追车而与高田依依惜别的场景,绘形传神地呈现出悲怆而温暖的人伦意蕴。面对这一幕幕平实却楚楚含情的场面,人们称赞该片“让观众在银幕上找到了‘久违了的感动’”,确为中肯之语。

  《千里》文化创意的出色之处,在于艺谋以对东方两国文化“原点”的开掘和融会作为自身的立足点,从容而睿智地出手了这张具有熔全球性与本土性为一炉的文化品牌,其可公约、可贯通的人文底线细密绵长,耐读耐品。

  据悉,该片单靠日本市场已经将成本全部回收;而在中国内地,作为艺术片却敢于和投资数亿元的大片一同走进今年的“贺岁档”,则无疑体现出一种底气、一种自信。它在内地上映20天,就拿到了近3000万元的票房,这在近几年艺术片的市场纪录里实属罕见,令人兴奋。它打破了“贺岁档”以“悦目”而非“赏心”的观赏期待,为“贺岁档”市场引来了一股艺术片的清流,开拓出另一片生机。而且,《千里》在今后的多厅影院继续放映,势将继续取得不俗的市场效益。在2004、2005年的影片总产量里,约有近60%的影片,进不了36条主流院线。市场上强与弱、大与小的两极“级”差过大,由此就形成了一种“木桶效应”的结构性矛盾。在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必然是水的流失之处。这两年,有些小投资的艺术片颇为出色,如《西施眼》、《季风中的马》、《我们俩》以及《静静的嘛呢石》等,深入开掘本土民族文化“原点”及其“含金量”,张扬艺术个性,凸显了风格的魅力。但遗憾的是,这类弱势的“小片”,也无力进入市场。

  倘若在每年电影年度总产量中,平均能有10到20部如《千里》这样的千万元或数千万元的“中等”投资规模的作品,成为市场大盘上居于主流的“中坚势力”,我们电影市场上大片与小片、强势与弱势之间过于悬殊的“级”差,就可能逐渐缩小并弥合,所谓的“木桶效应”也就无由发生。这样一来,势必逐步形成“两头小而中间大”,多方互补、相得益彰的格局。从而在电影市场上,形成弘扬时代主旋律的影片与艺术片、商业片之间的和谐共处,促使电影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步履愈走愈坚实、愈走愈好。黄式宪/文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765,000篇。


评论影行天下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