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拿奥斯卡没有悬念,但我们更贪心:最佳电影与导演最好都能尽收囊中。虽然好莱坞没有玉成好事,但所谓“华人之光”,确在那一瞬间照耀世界,天涯海角的中国人与有荣焉。只是为什么是李安而不是别人,能如此自由出入于江湖的世界(《卧虎藏龙》)、维多利亚时代的世界(《理智与情感》)、美国西部的牛仔世界(《断臂山》,新浪娱乐编注:又译《断背山》)……至今仍是最大的一个谜。
近日读《梅兰芳游美记》,一窥1930年梅兰芳赴美宣传京剧的历程。当时《纽约太阳报》说,“数百年来中国演员在舞台上创造出一整套示意动作,使你感觉做得完全合情合理,这倒并非由于你理解中国人的示意,而是因为你明白美国人也会那样表达所致。”这话或许涉及真理,京剧不像是中国符号,而是人类语言。同样道理放到李安身上,也该适合。因此有观众从《断臂山》中读出李商隐诗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境味,不足为奇。
据说李安第一次看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李翰祥导演)时是九岁少年,哭了一场又一场,以致影院其他观众好奇地循着哭声看是谁哭得如此凄惨。这几乎可以当作是这个中国式情种的启蒙教育。大约自那时起,他开始于庭院深深与流云水袖之中学习何为美好,以及那些美好玉碎宫倾时何为永恒--他应该是提前窥见了日后致胜的天机。即使走到了十万八千里外的断臂山,仍会让人觉得他是在讲一个《梁祝》的美国牛仔兼同志版故事:前半生明朗温暖,等恋人们从世外桃源落入世间,扮回各自社会角色,“短的是人生,长的是磨难”。梁祝化蝶,断臂山下的孤单恋人化为一件衬衫,大抵类似。
虽然此时的李安,仍在奥斯卡颁奖礼上用一两句中文收尾,但别忘了他也曾说,在现实的世界里,他一辈子都是外人,“在台湾我是外省人,到美国是外国人,回内地做台胞。”台湾情、中国结、美国梦纠作一团时,他可以在片场搭就的《梁祝》中神游故国,也能在加拿大为《断臂山》堪景时记起玉娇龙与罗小虎的新疆戈壁。天大地大,于他而言都是异乡,有了这一家国身世做底子,他的凌波微步东走西顾,指东打西,声东击西,谁看了却都觉得熨贴人心--所谓东西通吃,或许不过是仁者无敌?所以《断臂山》的小说作者安妮·普露才会恍然大悟,“就算李安出生在贝罗(Barrow)或新西伯利亚,结果可能一样。”
从梅兰芳游美到李安夺得奥斯卡最佳导演,近八十年光阴过去。若干年后,李安也许会被认定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位重量级人物。这两个并非天才的艺术家都曾令世界为之倾倒,为什么是他们拥有了世界通行的万能钥匙而非别的中国艺术家,其间应该不无规律。徐蒜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