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在世界上最负盛名的中国导演,张艺谋已经把世界三大电影节的奖项都收入囊中。可是对于奥斯卡,张艺谋三次被提名却每次都与“小金人”擦肩而过。
北京新画面影业公司的董事长张伟平投资了张艺谋1995年以来的所有作品。作为一个制片人,张伟平首先考虑的是商业利益。“我们的影片参与金球和奥斯卡其实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张伟平对《综艺》表示。
张伟平认为现在的电影已经是一种国际化的文化产品,国产电影要想获得理想的投资回报,仅仅依靠国内的票房市场是不够的,进军海外市场是一种必然选择。
以《英雄》为例,虽然《英雄》当年在国内2.5亿元人民币的票房堪称奇迹,但是按照分账比例,投资方只能分到其中的1/3。而8千万元的票房收入对于《英雄》2.6亿的巨额投资,还有1.8亿的缺口。
“这剩下的1.8亿我们就要到国外去收,而国外最大最有影响力和票房号召力的电影市场就在北美。”张伟平说,“我们一次次的冲击奥斯卡和金球就是要借助这个全球电影产业中最有实力和影响力的平台,向全世界宣传中国电影。”
“小金人”的魅力果然没有让张伟平失望。在获得76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之后,《英雄》在美国两个周末的票房就达到1800万美金。而作为好莱坞电影文化的至高荣誉,“小金人”所影响的不仅仅只是北美市场,而是整个世界的商业院线。《英雄》最后在全世界创造了1.7621亿美元的票房奇迹,其中北美票房为5371万美元占到总票房的30.5%,中国国内票房仅占总额的17.24%。
有了《英雄》的珠玉在前,张伟平和张艺谋没有理由不继续他们的奥斯卡之旅。而且前者的经验和教训使他们在《十面埋伏》的运作上更加成熟。《英雄》让张伟平意识到中国电影冲击国际市场,对海外发行商的选择非常重要。《英雄》的海外发行选择的是美国的米拉麦克斯公司,但在发行初期,米拉麦克斯对《英雄》这样一部中国功夫片的市场潜力似乎信心不足,在奥斯卡提名前仅仅在不到十家影院上映了一周。当张伟平来到好莱坞参加颁奖礼时发现有很多评委没有看过《英雄》。
直到现在,张伟平提到这一点的时候还是显得非常遗憾,“《英雄》如果能够在奥斯卡提名之前在美国大规模宣传和全线上映,它的商业成就特别是在欧美市场的票房会比现在更好。”《十面埋伏》在选择海外发行商时,选择了索尼经典这样一家具有亚洲背景的发行巨头。张伟平表示这是出于一个全盘的考虑,包括发行的业绩、公司的实力特别是对中国电影的了解以及和导演、制片人之间的充分沟通。
在戛纳获得《十面埋伏》的海外版权后,索尼经典一刻不停地开始了宣传和推广,立即报名参与金球评选,在北美市场的推广费用超过1000万美元。12月7日《十面埋伏》正式在美国上映之前,已经有包括《纽约时报》在内的100多家媒体对该片进行了报道。索尼经典对放映时机同样把握的炉火纯青。最初,只在纽约和洛杉矶的15块银幕试映,首个周末票房近40万美元;接着,索尼经典决定在12月17日将放映的银幕增加到150块,到2005年的1月14日,这一数字上升到了1189块。
虽然《十面埋伏》最后与金球和奥斯卡都失之交臂,但是借助这一最受全世界关注的影坛盛事,《十面埋伏》已经在商业上创造了另一个中国神话。在北美上映的第七周开始全线放映,单周票房就达到了178. 5万美元,截止到第八周,北美总票房为898.5万美元。此时《十面埋伏》在全球的票房成绩已经突破了7200万美元。
“我每次对奥斯卡的认识都不一样。”张伟平认为自己最开始对奥斯卡的认识和大多数人一样都非常表面,只是认为这是一次光鲜亮丽的颁奖礼。但现在张伟平看到的是奥斯卡的内容,是它可以影响到全世界电影市场的内容,以及可以制造全球票房奇迹的功效。
当然,功效的实现还要一次次的努力和总结经验。今年金球与奥斯卡最终并没有眷顾《十面埋伏》,日后中国影片还要在题材上下功夫。从《铁皮鼓》到《天堂电影院》、《无主之地》等历届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可以看出,作为好莱坞了解世界电影的窗口,评委会仍然偏爱那些强调社会性、艺术性特别是民族性的题材。即使是《卧虎藏龙》,在奇幻的动作场面背后也刻画了一场有着鲜明东方特色的“理智与激情”,而被提名的《英雄》所宣扬的国家概念也在某种程度上迎合了好莱坞的主流意识。在连续两场来自东方的视觉盛宴之后,奥斯卡难免会有些审美疲劳,而且在《深海》、《放牛班的春天》这样有着深刻内涵的欧洲影片面前,《十面埋伏》单薄并不完整的主题在今年显得不堪一击。
所以即使是从商业角度出发,对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冲击仍然需要在题材上的深刻把握。并且,从今年开始奥斯卡对外语片开放了更多的单项评奖,这使得像《十面埋伏》这样来自美国之外的商业大片在奥斯卡将赢得更多的机会。徐敏/文《综艺》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