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色,戒》:不做傀儡的李安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6日17:46  新浪娱乐

  8月30日中午12点,威尼斯丽都岛电影宫三层的新闻中心,电影《色,戒》的威尼斯首映官方记者会即将在这里开始,当李安导演带领梁朝伟(听歌)汤唯陈冲(blog)王力宏(听歌)以及编剧集体亮相时,在场的记者送上将近三分钟的热烈掌声。这是威尼斯开幕以来唯一一次发生在记者会前的自发性的致意。与致意并行的,是对李安大胆触碰华语电影“性爱禁区”的质疑,片中三段近乎白描的激情戏引发了一场媒体间的大讨论。然而脱开这些喧嚣热闹的假面,却是李安对张爱玲经典小说原著的一次成功颠覆,正如李安本人所言,“我不做张爱玲的傀儡。”到底影片中表现了些什么,不妨待影片上映时再做沟通。

  缘起

  《色,戒》根据女作家张爱玲的同名短篇小说改编,背景是40年代初期抗日战争期间的上海。 女主角王佳芝是一名爱国大学生,她和学校戏剧社的同学们密谋使用美人计暗杀汉奸政府高官易先生。在诱捕猎物的过程中,她跌入了一张由激情和猜疑编织而成的大网中——这也于是成为电影片名《色,戒》的由来。“色,戒”的诱惑力在于它的爱情故事的不可约的神秘,又以一种看上去轻率匆忙和不理智的行为而结束。 “它是复杂并且难于理解,”李安说。“也许它根本就不能被确切的说明。”

  什么是《色,戒》这部影片的主题?有评论认为这是面对“中年危机”的李安一次大胆的“性冒险”。在经历《卧虎藏龙》《断背山》的成功之后,李安所追寻的是他人没有做或者不敢做的事情,而用最直露的激情戏来表现男女之情正是华语电影的一个禁区。在《色,戒》之前,华语电影少有甚至罕见如此激烈且直白的的性爱描写,三段激情戏占去全片近十分之一的篇幅。

  但是就此论定李安在写“性”实有管中窥豹之嫌。在笔者看来,和《断背山》一样,李安依然在写“爱”,只不过这一次的“爱”不如《断背山》中的来的隽美悠长,令人回味,而是在张爱玲原著小说的基础上,描绘了一段男人与女人,被占领者与占领者,伥与虎之间的危险爱情,这样的爱情残酷、悲情,仿佛从《断背山》中的“天堂”直坠“地狱”。因此,“性”只是“爱”的工具、手段,而不是结果和目标。

  纵观李安的所有电影,实际上是对“爱”的一次穿越时光的探索之旅。正如他自己所说,“爱是无法被描绘的,但是你可以体会,那种感觉就好像是盲人摸象。从不同的方向去摸,好像触摸到一些,但是越摸你越不能了解。这是我对爱的感觉,也是对自然力的一种尊重。我可以用电影的方式来讲述,但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如果做出了某种文字的界定,我觉得是对它的不尊重。”因此我们可以判定,《色,戒》是李安对“大爱”的又一次不同以往的影像膜拜。

  改编

  在张爱玲的所有小说中,《色,戒》是最短的一篇,只有短短的28页,却花了她将近30年的时间完成创作。从这28页的字里行间,李安看到了张爱玲对胡兰成的切肤之痛,由此生发开去,将其改编成2个半小时的电影。李安曾经多次提到,张爱玲在《色,戒》中大量了使用“藏锋”的中国传统文学的写作方式,从文字到影像,他要把这些隐笔一一拆解。

  在李安之前,杨德昌等多位两岸三地的导演都曾经打过《色,戒》的主意,但是均未成功,而此次李安能够在威尼斯获得掌声,其过人之处在于能够从对小说的崇拜中走出来,摆脱那个“魔咒”,在对小说尊重、忠诚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停下脚步,转而表达自己对于原著的看法。

  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诸多忠于小说的细节,比如麻将桌上太太们的对话,比如黄包车上迎风转动的三色风车,再比如那颗让王佳芝心崩肺裂的火油钻,但是我们也可以发现,在易先生的人物塑造上,这个汪伪政府的特务头子从小说中的“一点人性都没有”到电影中为红颜知已落泪,李安彻底打破了张爱玲对易先生的建构。

  对于易先生的改造,笔者以为李安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首先,张爱玲在小说中明写易先生,暗写胡兰成,她通过对易先生极端性格的描述表达了对胡兰成的彻骨之恨,但是这种恨意是李安感受不到的,也是他不完全认可的,“我相信她恨胡兰成恨到死,但是我不相信没有一点情愫。”其次,文学作品用渐隐式的描写,而影像却不能“留白”,“让一个毫无人性的大汉奸在镜头前呆上两个半小时,观众会有共鸣吗?”在李安看来,即使是一个大坏蛋,也会有他纯真的另一面,只有把他的两面性都表现出来,才能让观众接受、信服。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李安对于王佳芝的塑造,更多地表现了他对张爱玲本人的态度。他在《色,戒》的发布会上表示,“《色,戒》是写她自己的事情。”如果易先生是胡兰成,那么王佳芝就是张爱玲自己。于是,在小说残酷的背后,李安悄悄地为这个人物涂抹上一些温暖的气息。影片结尾处,王佳芝坐上黄包车,当她的视野中出现转动的风车时,一段象征爱的《摇篮曲》缓缓响起……

  表演

  《色,戒》中共有四位主要角色——梁朝伟、汤唯、陈冲、王力宏。其中最重要的戏份集中在梁朝伟和汤唯两个人身上,更尤以汤唯甚之,用李安的话说,“如果汤唯挺不住,整部戏便都要垮了。”值得欣慰的是,因为汤唯光彩照人的发挥和梁朝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演绎,使得表演部分成为影片的最大亮点。

  在确定影片的男主角“易先生”由梁朝伟出演之后,李安大胆地启用了新人汤唯和王力宏。对于王力宏的表演,李安评价为“全新发现”,但依笔者看来只是完成任务,而汤唯所赋予角色的却让人感到意料之外的惊喜。作为一个出身话剧舞台,却从无任何电影演出经验的新人,汤唯在经过8个月的训练之后,出色地完成了各种“规定动作”,这些“规定动作”包括打麻将、唱小调、学习各种方言和外语以及符合角色身份的坐卧行走;比完成“规定动作”更让人称道的是汤唯在和梁朝伟这样的巨星演对手戏时表现出的那份从容和淡定,特别是在几场激情戏中,汤唯和梁朝伟之间的高度互动得以让李安实现他对这些戏份“精准”的要求;第三,汤唯的表演中呈现出丰富的细节。从青涩懵懂的王佳芝到风情万种的麦太太,汤唯正是通过大量的细节变化让这两个女人表现出巨大的差异性,而在情感上又一脉相传。

  至于梁朝伟,可能是头顶太多的影帝光环,以至于让不少观众忽略了他在《色,戒》中的过人表现。但在李安对他的评价中,有一句话可谓一语中的,“很多人说梁朝伟是戏精,我觉得他演完《色,戒》,已经修成正果,成为戏仙了。”从“精”到“仙”,讲的正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道理。梁朝伟扮演的“易先生”是张爱玲笔下胡兰成的化身,但是在李安的电影中被赋予新的个性。这个汪伪政府的特务头子多疑善变,以考察别人的真伪为生,但却被一个不谙世事的女大学生勾魂摄魄,视其为红颜知己,在这个过程中,三场激情戏贡献良多。由于其演出突破了以往最高激情尺度,因此被香港媒体认为使用替身,伟仔“为什么要用替身?”的回答看似轻描淡写,实际上却体现出突破演出底线的强烈信心。对于梁朝伟来说,角色的吸引力并不在于职业、年龄、信仰这些外化的东西,而是看这个角色能否将梁朝伟来到一个全新的境界,结果表明,梁朝伟在《色,戒》中的表现起码不输于他过去的经典角色。

  考据

  除了表演、编剧上的亮点之外,《色,戒》在服装、置景上对历史的考据也是本片对华语电影的另一大贡献。影片前期拍摄时先后在马来西亚、香港和上海取景,其中还原1942年上海的部分都是回到上海完成。在复景无望的情况下,李安斥资数百万人民币按照1:1的比例在车墩影视基地的一片荒地上重建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南京西路,两侧店铺近百家,其中与影片情节有关联的凯司令咖啡店和一家珠宝行更是进行了从外到内的还原式装修。

  《色,戒》的投资为1500万美金,仅仅是一条南京西路便花去近十分之一的资金,不仅体现出李安和制片人的气魄,也让人钦佩李安对于历史的尊重。实际上,中国的电影工业一向不重视研究和保存工作,许多历史体裁的影视作品或者由于考据不全,或者不愿在此做太多的投入,因陋就简。在李安看来这是相当值得警惕的一件事——

  “做考据的工作很困难,但如果因为困难就不去做,蒙混过关,下一代人真的会认为历史就是这样。这对我而言更是有了一种任务感。我没有见过那个时代的上海,而今天的上海又变了,考据就更加重要。我常说这是千秋万代的事情,苦一点也值得,算是为历史做一点事情。”

  除了那条斥资百万搭建的南京西路,《色,戒》中的考据体现无处不在,一只杯子的颜色、一副麻将的象牙质地、一首当年流行歌曲的出处、一个信封的款式、一件旗袍的开衩高低……虽然很多东西不加提醒,在大银幕上根本不易察觉,但是整部影片的品质正是由此为地基,直步青云。

  激情戏

  《色,戒》中的三段激情戏自威尼斯首映以来,便成为媒体热议的焦点。其中不少媒体(尤以港媒甚之)恣意截取激情段落中最为表象的内容,以耸人听闻、搏人眼球,类似黄色小报的操作方式将其径直引向最为粗鄙不堪的方向,以致于让大多尚未看过影片的读者、观众和网友误以为李安拍摄了一部成人电影。除此之外,也有人从艺术的角度理性地讨论这些性爱段落对于表现王佳芝和易先生的关系是否必要,但结果也是各执一词。

  首先,不妨让我们分析一下李安的创作心态。从《卧虎藏龙》对中国武侠片风潮的成功缔造,到《绿巨人》对电脑特技尝试的失败;从《断背山》对美国牛仔同性之爱的触碰,到《色,戒》大胆闯入华语电影的性爱“禁区”,这些都体现了李安对多元极限的挑战,只有到了极限才有可能拿出新鲜的东西。我相信在拍摄时李安不会考虑太多观众的接受度和影片未来能否正常上映的问题,他一定是从戏剧本体出发,用他认为最恰当的内容来达到预设的主题,正如李安自己所说“如果超过剧情我不会用,不够的话拍的时候一定要够,拍到最大的可能性,一定要让我前面setup的东西言之成理。”

  其次,是李安在这三段激情戏中所采用的拍摄方式。在大多数西方情色电影和香港的三级片中,我们经常看到的是Dogma95式的手摇拍摄的方式,意在营造一种无法预计的动荡效果,那种拍摄的效果是随意的,没有明确的目的性,而只是为了营造某种让观众意乱神迷的氛围;而《色,戒》则完全不同,李安介绍说,他们在拍摄这些段落时采用了是一种香港武侠片常用的设备,将摄影机固定在一个可以转动曲伸的底座上,“既固定又活泼”,由此可见,李安要求的是对每一个镜头的精准性,而这个精准性正是为了对王佳芝和易先生的关系有最完美的表现。

  第三,值得考究是李安的创作过程。“很多东西都是在拍摄当天确定,基本上拍摄现场除了演员只有四个人,我,摄影师,调焦距的和收音师,彼此解释、讨论之后,大致练一下,然后打完光,让其他人都出去,然后我们开始缠斗,通常两个镜头之后我们都很累了,所以只能工作半天,演戏演到那样对精力的消耗是想象不到的,他们不是演成人电影,不是交差,他们把灵魂都放进去,再解剖开来。”这样的缠斗在非常封闭,非常私密的空间里一共进行了11天,可想而知,这11天是何等的残酷与黑暗,以致于两周之后,剧组重新回到这里拍全片的最后一场戏,李安回忆起此前的一段时光,竟然坐在导演椅上暴哭一场。以如此严谨的态度对待这些戏份的拍摄,如果再冠以“性爱之名”那就是对李安的大不敬了。

  综述

  李安和《色,戒》在威尼斯诱发了一次华语电影革命性的话题,一如当年《断背山》给电影界带来的冲击,忠实自己内心的创作的李安,再次颠覆了自我,“痛苦的犹如在地狱里走了一回”,李安用这句话来形容影片的拍摄过程,看过影片之后,你真的不难体会到他的那种切肤之痛。

  李安已经带着他的演员们离开威尼斯,但《色,戒》在水城掀起的波澜,并没有因为他们的离开而平息,得奖与否已经不是评价《色,戒》威尼斯之行的主要话题,大家只为能成为影片的第一批观众而庆幸感叹。“这又是一部华语电影经典之作…”“《色,戒》好看的让人惊叹…”“张爱玲也会为之动容的最佳改编…”这些都是来自于观众和媒体对影片的评价,那二个多小时给所人带来的视觉、感观和情感上的震荡,至今还牵扯着所有人的情绪。作为一个华语电影人,李安总是一次又一次的挑战并战胜自我,他一次又一次给世界影坛带来惊喜,作为一名有幸先睹为快的观者,并不期待所有人与我一样对影片投入过多的情绪,而是不做任何评论的傀儡,真正的直白的去感受一次华语电影革命之作带来的心灵震撼。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