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西游降魔篇》嬉笑背后见苍凉

2013年02月01日16:50  综艺报

  文/戈凹

  毫无疑问,周星驰是华语电影导演中难得一遇的异类——“无厘头”自他而始,因他而盛,早先难登大雅之堂的市井俚俗,在大众文化崛起的浪潮中被贴上“后现代”的标签,终于破除雅俗之辩而成一代偶像。人到这份儿上很难不吝惜自己的声誉,周星驰放慢步伐,更加专注于编导演一体化后的风格完善,几年磨一剑的耐性不输“墨镜王”。

  掐指算来,《西游·降魔篇》的上映距离周星驰执导的上一部影片《长江七号》已有五年。之所以如此漫长,实在是因为“西游”二字对他太不寻常。纵观周氏参与的电影序列,《大话西游》无疑是部超前的电影,上映之初的反响和后来的境遇印证了这一点——影片在嬉笑打闹中装进一个悲剧性的内核,流露出苍凉的情感底色,是《大话西游》较之周星驰其他作品最为超脱之处。《西游·降魔篇》显然承袭于此。

  作为第一部没有周星驰出演的周星驰电影,影片的前五分之四都是非常典型的“周星星”范儿:故事一如往常地天马行空、奇峰耸峙;充斥着标准乃至不乏自嘲意味的无厘头对白,以及各色匪夷所思的怪咖配角。周星星不疾不徐地在惊险性场景和密集的笑料之间自如转换,而且依托特效手段的进步,制造视听奇观的能力也今非昔比,颇具想象力。

  同时,影片以很大篇幅铺陈了唐三藏与“白骨精”的感情脉络,白骨精从混不吝到为爱痴狂,唐三藏从不解风情到摇摆犹疑,过程描摹得一波三折很是细微。舒淇[微博]饰演的白骨精,小腻乎,大刚烈,十足一敢爱敢恨的现代女性做派,分外讨喜。出身内地的演员文章[微博]也与周氏风格相当融洽。虽然在某些段落——比如树林里那一场戏,已经聒噪至稍嫌冗长,但多数普通观众仍旧会看得真心欢乐。

  这段爱情的加入,观众或许已猜到影片不怎么完满的结局,但当结局真正来临,周星星的陡转还是令所有人瞠目结舌:齐天大圣在猎猎的旌旗下现出真身,狰狞的面目几乎要颠覆掉国人对美猴王的善良想象。而唐三藏一方,不仅要面对自身的情感困境,还要收服孙猴子的满身戾气,当他的头发被那泼猴一撮一撮地疯狂撕扯,一部喜剧片竟看得人汗毛直竖,脊背发冷!

  某种程度上,影片讲述的是牺牲和奉献的主题,固然结尾和《功夫》同样是佛法无边、化解世间一切是非善恶,但周星驰显然并不认同信仰的坚不可摧,而更相信拥有之后的放下、得到之后的舍得。所谓爱的感化,当是牺牲自我之后的感化;所谓天赋使命,也在于自我赎还的奉献。如果说在《大话西游》中,周星驰钟意的感情还充满着错过的无奈和唏嘘,到了《西游·降魔篇》,这份感情更在于有所担当之后的痛苦抉择。周星驰的情感世界一如既往的苍凉,只是这次,苍凉得几近悲凉。

  有人说,要实现从风格家到作者的跨越,关键在于价值观的建构与输出。对于周星驰而言,《西游·降魔篇》或许正是一次大胆尝试。而在当下环境中,市场的反馈也将无可回避地成为验证其成败的重要标尺。或许,这也是这个时代的一种苍凉。

(责编: sisi)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