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早报:抗日神剧的神奇逻辑

2013年02月26日09:56  东方早报

  图宾根木匠

  近来,对泛滥荧屏的国产“抗日神剧”的批评声日隆。这些剧集不乏胡编乱造、制作粗糙、美学趣味低下的特征,一副“戏说”腔调,历史观极不严肃。其实,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灾难深重的一页,抗日战争这段历史被改编为影视作品无可厚非。把抗日故事搬上荧屏,也有利于对这段历史的集体记忆形塑,毕竟比起干巴巴的教科书文字,影视作品更能深入人心。

  抗日神剧主要“神”在武侠化的情节处理上:为营造视觉奇观,突出我抗日战士的英明神武,就让他们打起鬼子来简直无所不能,什么手榴弹炸飞机、徒手撕鬼子、飞刀灭群寇等等,不一而足。事实上,影视作品中使用夸张手法很正常,为刻画正面人物难免刻意拔高。而且,中国影视文化中有源远流长的武侠片传统,长期以来,武侠片甚至是华语电影唯一拿得出手的类型片。武林高手们飞天遁地,反牛顿力学定律,早已稀松平常。从这个意义上讲,抗日神剧无非是武侠剧的怪异变种。

  问题在于,抗日战争毕竟是一段沉重的历史,过于架空、戏说的美学风格会让作品的历史观太轻浮。

  对二次世界大战这段严肃历史的影视改编,不是不能有想象。从世界影坛看,美国导演昆汀·塔伦蒂诺完全“歪曲”这段史实的《无耻混蛋》就曾取得不错的票房和口碑,但昆汀把《无耻混蛋》放在“邪典”(cult)框架下演绎,美学逻辑自洽周延,当然不会有问题。

  事实上,这种“歪曲”二战历史的影视作品在国外不胜枚举,上世纪去世的美国科幻小说作家菲利普·迪克的经典作品《高堡奇人》据说正被改编成同名电视剧(故事背景设定为轴心国取得了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而韩国电影《2009迷失的记忆》则已做出过大胆的尝试(片中设定日本打赢了太平洋战争)。

  但反观我们的抗日神剧,并没有上述作品那么宏大的历史观。对整个抗日战争的大历史,这些剧集的创作者基本上不敢越雷池一步(这一点也许值得肯定),只是在暴力表现上完全向武侠片偷师,使得剧中的抗日战士都有义和团般的“神功护体”。姑且称之为“小农意淫”的美学风格,这种风格一旦走向极端,未免显得粗俗可笑。在“抗日神剧”中,日本鬼子迅速沦落为人肉靶子,供抗日战士暴力杀戮而已。敌人是愚蠢的,但敌人如果过于愚蠢,是不是也显得我们的智商也待商榷?如果日本鬼子真如在这些剧里一样不堪一击,他们凭什么欺凌我们中华民族这么久?

  归根结底,抗日神剧中的这些“神迹”,无非荧屏暴力合法化的某种呈现。由于不言而喻的民族主义情绪,日本人一俟出镜,不用解释,观众都知道这就是“终极Boss”,打就对了。而如果要塑造一个“好”日本人,那得颇费点笔墨,还要小心翼翼避免触怒观众。如果只是让抗日奇侠们练练手脚,根本无需赘言。

  从宏观政策层面看,古装剧过审越来越难,涉案剧等类型已不能在黄金时段播出,抗日剧既能满足部分观众的娱乐宣泄心理,又容易通过审查。在市场调节下,资本越发向抗日题材剧流动,也不难理解。就电视剧市场而言,收视率是硬道理,没有观众看的电视剧自然会偃旗息鼓,要知道,中国的电视剧消费群落相对还是草根化、老龄化的,看《兄弟连》的观众有几个回家开电视?

  抗日神剧的出现并不是孤立现象,此前宫斗剧、婆媳剧、民国剧都曾先后泛滥,而且越来越“神”,挖空心思营造奇观吸引眼球。可以说,利润的驱策以及宏观文化环境的管控,最终导致了犬儒主义的文化产品制售心态,这正是抗日神剧得以存在的“神逻辑”。对其泛滥,或可出台具体政策管控,但不能治标不治本,否则抗日剧的浪头过去,还会有别的剧种迅速火爆。

  依我看来,一来我们要更多相信观众,在引导的同时完善优胜劣汰的良性电视剧市场调节机制;二来,可以在渠道建设上下功夫,加强网络视频、数字电视频道等渠道建设,给国产电视剧更大的生存空间,拓宽电视剧播放渠道,给观众们足够多的选择空间。鬼子可以打,但不要打开电视各频道都在打,而且打的时候,还得讲究点方式方法。如果想象力卓越,真要塑造一个抗日的超能英雄,或许也不是不能尝试。

  (作者系电影学博士)

(责编: 阿菲)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