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遇上西雅图》刚刚被誉为中国电影史上最成功的爱情片,接踵而来的《分手合约》又一次让人大跌眼镜,打破了《北京遇上西雅图》的票房纪录。让人想象不到中国观众竟然如此喜欢爱情片。如果说《北京遇上西雅图》是一部标准的好莱坞爱情喜剧,《分手合约》则是在美国电影《我最好朋友的婚礼》的框架下,套上了韩剧的狗血情节。韩国人的加入让这部影片在质量上超出国产片不少,摄影、灯光和美术的精致与专业,避免了从《失恋33天》开始爱情片电视剧化,但在情节上的刻意煽情,也很容易让人毛骨悚然。
2001年,韩国导演吴基焕以催泪大片《礼物》成名,女主角得绝症的模式在那时几乎是韩国爱情片的唯一戏剧事件。来到中国之后,导演保留了这个几乎在全亚洲都通行的爱情片戏剧结构,但在叙事细节上,却显得空洞乏味。《礼物》的人物关系简单明确,男主角的喜剧演员的身份与人生经历对应。《分手合约》却没有这样用心良苦的细节,小资情绪泛滥,人物定位模式化,无疑是为了煽情而煽情,为了美好而美好。他们完成了国产爱情片最重要的特点,与现实高度脱节。
从工业模式角度看,我们的确需要更加精良的商业片,以避免我们被强迫去观看好莱坞电影或国产规制片。但精良不代表复制,不能让这些高票房的爱情片,即便放到南非也成立。不要用电影逃避现实,因为它的诞生,就是为了现实而服务的。□王沐(北京 编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