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家:闫平
剧名:话剧《绝密》
主演:玛格丽特-科林
演出地点:国家大剧院[微博]
演出时间:6月5日
一句话点评:
真实事件的厚重、尖锐、鲜活,赋予了该剧可看、可思、可赞的先天底色,至于技术上是否需要“再买胭脂画牡丹”,对于《绝密》而言,已不重要。
6月5日,美国洛杉矶剧院的话剧《绝密》在国家大剧院上演。该剧讲述了上世纪60年代美国新闻界和白宫一场至关重要的博弈:1966年,美国国防部完成了关于美国干预越南的秘密调查(称为“五角大楼文件”)。两年后,文件被《纽约时报》获得。正当尼克松政府阻止文件泄密之时,《华盛顿邮报》刊发了文件内容。尼克松政府因此将《邮报》送上法庭。剑拔弩张之后,自由战胜了权力,也留下了如何运用自由的深沉思辨。
该剧演出后,一些中国同行从专业角度对其提出了批评,认为“表演并无可取”、“导演手法陈旧”、“舞美简陋”……但观众却对此剧很是喜爱,纷纷在微博上转发、推荐。据演出方介绍,该剧已是第二次获邀来华。2011年,《绝密》曾在京沪演出,尤其获得了大学生群体的强烈喜爱。
《绝密》时长100分钟,仅有两幕,场景转换多靠灯光完成。灯光舞美全从实用出发,投影只播放一些历史画面交代背景,演员的舞台调度非常简单,就技术而言,也许连中国的一台地方小戏都比不上。但《绝密》却呈现出大气凝重的戏剧气质,冲突强烈的舞台效果,这不得不归功于题材本身。真实事件的厚重、尖锐、鲜活,赋予了该剧可看、可思、可赞的先天底色,至于技术上是否需要“再买胭脂画牡丹”,对于《绝密》而言,已不重要。
该剧一开始就充分调动了观众的情绪,并在《华盛顿邮报》和国防部公堂对峙前保持其高涨。第一幕也是对第二幕的解说,让观众更多地了解“五角大楼文件”的内容以及披露后的影响,以便观众对戏剧高潮给出最佳反应。但这种“解说”却以一种非常自然精妙的方式流畅表达——
舞台上,一侧是忙碌杂乱的编辑部,另一侧是争议不停的会议室。编辑为一战成名兴奋、记者以辞职抗议撤稿、律师建议主动送审避免危险、董事会主席代理人担心着股票和业务版图。围绕着是否刊登“五角大楼文件”这一核心问题,《华盛顿邮报》的不同人等从各自立场演绎了精彩戏份。冲突一层层推进,越来越激烈,在巨大的压力下,各自不同的反应使人物得到戏剧化的精彩表现,性格跃然而出,事件纤毫毕露。
最后,《华盛顿邮报》发行人、董事会主席凯瑟琳-格雷厄姆走上了舞台,她的一声“Yes”,在新闻报道和企业经营之间做了选择,为新闻自由之争吹响了号角,也亲手把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挂在了《邮报》的命运之上。
凯瑟琳维护新闻业务的独立性,但当时的美国国防部强硬要求《华盛顿邮报》停止印刷,并将其送上了法庭。可以说从大幕拉开,观众就一直在期待这一场景,盼望看到《华盛顿邮报》和最强大的力量进行面对面的斗争。
《绝密》没有让观众失望,第二幕演绎了极具美国特色的律政戏码。从开庭到秘密法庭再到重磅证物出现,力保隐秘的政府、力争不惧的《邮报》、毫不客气的法官,这三方之间的紧张关系充满戏剧张力,都有各自的出发点,又对彼此的行为产生推波助澜的作用。惊险的唇枪舌剑推动情节转折进展,《绝密》不打折扣地展现了犀利的台词、尖锐的批判,也赢得了观众毫无保留地欢呼。
在紧张快速的节奏中,一些细节十分幽默,起到了调剂作用。比如法庭上海军将军助理僵化的动作、过分严密的文件包装以及凯瑟琳对律师凯利的质疑等,都引发了观众善意的笑声,而这来自于编剧导演对真实原型的细致观察。
当新闻自由的胜利来临,《华盛顿邮报》全体庆功时,一位编辑举杯祝酒,“我们并不因印刷机重新开启庆祝,而是为无法替自己发声的小人物赢得胜利干杯”。立下大功的律师凯利更质疑自由如果失去约束,是否会露出我们并不了解的另一面?当主情节已经结束,《绝密》并没有马上亮起场灯,而是有意把深沉的气质保持到了最后一刻。
以上教科书般标准的诸种处理,并不是刻意雕琢的结果。编剧之一的勒罗伊-阿伦斯正是当时《华盛顿邮报》的纽约和洛杉矶总编辑。据他介绍,除了将几位次要当事人合成为一个角色,舞台基本是原景再现,《绝密》的成功确实可以归功于现实题材绽放的魅力。
反观我们的舞台创作,古装盛行、职场狗血、悬疑成风,当代题材的优秀作品实在是太少了,但现实所蕴含的炽火才是照明戏剧前进的光亮。从《绝密》的受欢迎,我们也看到了观众对这一类型剧目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