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记者 蔡晓玮
和其他电影节不同,跑上海国际电影节在某种程度上更容易让记者分身乏术——因为除了参赛片、展映片、新闻发布会之外,还有各色大佬齐聚的论坛。
就拿这一届为例,分属于主席论坛、产业论坛、大师班、新浪潮论坛下的论坛数量高达10个,不去,心里痒痒,去了,或许就没法看片,让人不免对它们爱恨交加。但同时,你不得不承认,当这些年度行业中最有经验、最具热点的人齐聚在一堂,言语碰撞、彼此顾盼,两个小时的时间往往一晃而过,无论是纯粹吐槽还是中肯建议,截取的都是这一年中国电影的某个鲜活断面。
事实上,上海国际电影节设立论坛已经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传统,而这个传统的开端则要追溯到2004年。
2003年,中国电影产业初露端倪,电影节就开始考虑能否加强电影节产业板块,论坛似乎是一个颇为讨巧的切入点——一方面,它可以将不同层次、不同环节的领军人物请到一起来,借助电影节的平台对一些话题和热点做出一个国际化的呈现,在功能上对电影产业起到年度评点的功能;另一方面,它也会成为影展的有效补充,使得观众对于影片的台前幕后有更深入的了解。
在上海国际电影节副总监沈旸看来,这种年度盘点的风向标作用在这两年体现得格外明显:“我还记得在去年的电影节上,所有的人都如临大敌,讨论的主题都是如何和好莱坞大片抗衡,因为当年国产片的票房并不是很好;但是从去年到今年,随着好几部国产片的票房大卖,国内市场的热火,论坛的内容就完全不一样了。”据介绍,今年的论坛实际上可以分为内容和产业两大块,内容那部分讨论电影的创作,产业那部分则关注电影的投融资、新媒体等电影产业链的不同环节。
从设立到如今,论坛的影响力也逐年递增,有一些嘉宾甚至愿意自费前来参加,今年,不少美国方面的嘉宾就对参与论坛颇为积极。“这实际上还是和中国的电影市场的红火有很大的关系。美国方面就看到了中美合拍片的巨大潜力,所以他们愿意来。对国外的嘉宾来讲,他们可以通过论坛这个窗口来呈现公司的品牌形象,对国内的嘉宾来说,论坛也是一个很好的宣传渠道。”沈旸分析道,“因为论坛和普通的发布会不同。我们每一年都会根据年度的热点对论坛做有针对性的策划,聚焦一些现象级的、棘手的问题。这些嘉宾聚集到一起,在论坛上表达出的观念、发出的声音也更容易被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