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的上海光影……
蔡博(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博士生)
穷房客和小老板,说的都是赵丹。前者是他在电影《十字街头》里的角色,后者是他在《乌鸦与麻雀》里扮演的另外一个角色。这两部影片,既是赵丹演艺生涯里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
上个月刚刚落幕的上海国际电影节,这两部电影一同被安排在经典修复单元里重映。坐在大光明电影院的放映厅里,我周围的观众有一大半都比这些电影还要年长,而银幕投下来的光亮仿佛能把所有的岁月全都抚平。在那个时候,我很愿意相信电影胶片的魔力,因为它似乎不仅能让那穷房客和小老板成为永恒,甚至也可以将普罗观众一起定格。
1937年,出演《十字街头》里的老赵时,赵丹刚刚二十出头。老赵是一位毕业即失业的大学生,为时局所迫,他住在大上海的一处亭子间里,好不容易暂时寻得一份报馆校对的差事,可这位穷房客还是由于拖欠的房钱太多,每个月都要和吴茵扮演的房东太太百般周旋。因为剧中人物的身份、性格和当时的赵丹很是接近,可谓本色演出。导演沈西苓也从来不限制演员的表演,常常一场戏拍完并不立刻喊“停”,总是要等着看演员下面还有什么戏。因此,《十字街头》也给了年轻的赵丹很多自我发挥的余地。例如有场戏是讲他从报馆回来,原本当他哼唱完“啷里格啷……”后蒙头睡觉,这个镜头就结束了。可赵丹用被子蒙住脸,仍没听见导演叫停,于是灵机一动,将脚上的皮鞋一只一只甩出去。没想到这段演出意外地让电影增色不少。
尽管沈西苓一直在《十字街头》里等着赵丹接下去的演出和“即兴的火花”,但对上海的左翼电影而言,1937年已经接近创作尾声。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大批影人开始陆续辗转内地;当赵丹和朋友们重新回到上海的摄影棚,已是1945年之后的事情。1949年初,由郑君里导演、上海昆仑影业公司摄制的《乌鸦与麻雀》,正是在这样的背景和条件下诞生。
《乌鸦与麻雀》的剧本是集体创作,赵丹也是编剧之一。当时他住在徐家汇的贫民区,邻居中间有一位什么都懂可又什么都不通的保甲长;而他平日也常会接触一些做生意的小摊贩,还有一次被老板追着讨钱说:“赵先生你昨天买了我们一件衣服,钱收少了,你买的时候已经涨价了……”到后来,这些活生生的人和事,被揉在了一起,变成了《乌鸦与麻雀》里小老板的故事,并由赵丹亲自出演。
赵丹扮演的这位小老板,外号叫做“小广播”,他和老婆在上海的柏油路边卖着玻璃丝袜和美国罐头。演他老婆的,正是《十字街头》里恶狠狠的房东太太吴茵。因此在《乌鸦与麻雀》中,每每看到赵丹和吴茵在同一个堂屋里烧火做饭带孩子,看到他俩一起受“房东”——— 霸占了整栋楼房的国民党科长——— 欺辱压榨,一起盘算着全家上下未来的日子,总会叫人惊叹赵丹和吴茵彼此默契的演出,和更加成熟的演技。
在这样的表演里,从《十字街头》到《乌鸦与麻雀》其间十二年的历史变幻,仿佛也都一并呈现在了观众面前。也就是说,经由赵丹的演绎,我们的历史不断地被引入到现实之中。而这大概也是《乌鸦与麻雀》能够抚平岁月的魔力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