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命毒师》:一门绝佳的现代商业案例

2013年10月11日12:12  天天新报
   “小粉”(亚伦·保尔饰演)和“老白”(布莱恩·克兰斯顿饰演)因为毒品走到一起,缔结了似父子般牢不可破的合作关系,但最终还是走向了毁灭。图为《绝命毒师》海报    “小粉”(亚伦·保尔饰演)和“老白”(布莱恩·克兰斯顿饰演)因为毒品走到一起,缔结了似父子般牢不可破的合作关系,但最终还是走向了毁灭。图为《绝命毒师》海报

  《绝命毒师》被奉上神坛的原因众多,其中一条重要却不易为人所知的是:它是一门绝佳的现代商业案例。一个哈佛大学的MBA学位需要破费9万美元及两年的工作收入,五季的《绝命毒师》豪华版却只需209.99美元,普通版的价格更是低至80美元。二者在知识技能上予人的裨益,却不会相差太多。

  在《绝命毒师》的时代,即当今美国,社会贫富差距日益明显。大多数普通人拿着停滞不前的薪资,巨额财富却被少数人牢牢掌握。剧中的主人公沃尔特·怀特就是拿着微薄的化学老师工资,在洗车间打第二份工的普通人。被确诊为罹患癌症后,他决定铤而走险捞一把以支付自己的治疗费用,并让家人在他死后不至于负债累累。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怀特经历了创业者必经的一切——戏剧性的成功以及一溃千里的失败。

  在剧集的开始,怀特很快发现了自己的商人天赋,也很快明白了守业远比创业困难。和很多他的同道中人一样,他迅速沦为折中主义的受害者。

  《绝命毒师》教会人们的第一课是:高回报来自意想不到的地方。怀特先生用他的化学知识改良了制毒业,在这之前他从未染指这一行业。根据哈佛商学院的威廉姆·桑代克的调查显示,他研究的8个老板在他们的整个职业生涯中都使他们公司的业绩比同期标准普尔500指数(记录美国500家上市公司的股票指数)优异了至少20倍,而这8个老板均是以局外人的眼光抢得了先机。

  同样来自哈佛商学院的克雷顿·克里斯汀生也认为,成功的商人通常用边缘视角看事物。在怀特的故乡阿尔伯克基踏出创业第一步的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即是明证。

  对怀特的成功来说,三个元素不可或缺。首要的自然是野心。用怀特的话来说,他身处的不是“制毒行业”或者“金融行业”,而是“一个行业帝国”。第二个要素是对产品的执着。怀特制造出了纯净至蓝色的“冰毒之王”,并不惜毁坏未达到他标准的整批次产品以保全他的“金字招牌”。第三要素是合作及联盟。他与从前的学生杰西·平克曼缔结了似父子般牢不可破的合作关系,并搞定了一系列本地帮派,以让自己好脱手做更高阶的事:“烹饪”及高层管理。

  他的做法在商界亦不鲜见。默多克像恺撒大帝一样通过开疆拓土缔造自己的王国,乔布斯则通过不厌其烦地完善苹果产品最终打败了微软。

  在对怀特事业崩盘的表现上,《绝命毒师》一样做得地道而真实可信。怀特与平克曼的伙伴关系最终破裂,怀特亦经常与他的经销商们起冲突。对于工作与生活的天平,怀特则从未真正摆平过。

  崩盘的几个重要节点如下——怀特放任平克曼的某个女友死于吸毒过量,并毒杀了平克曼的另一任女友的儿子;怀特最好的经销商试图通过偷师他的技艺并干掉他来挤掉怀特在毒品供应链上的位置;怀特对妻子的谎言则进一步加剧了天平的失衡。

  这些实际都能被归结到同一个问题,并适用于大部分商业伙伴关系瓦解的解释——人性的贪婪和自负。想一想迪士尼的迈克尔·艾斯纳(前CEO)和迈克尔·奥维兹(前总裁),或者披头士等众多分道扬镳的流行组合们。上游公司与下游经销商之间的关系亦与片中所现十分相似:在一份调查中,80%的执行官对独占权、掌控权及上游资源的保护十分担心。

  至于家庭与工作之间的平衡,克里斯汀生在他的某本书中曾提到,当他参加大学同学聚会的时候惊讶于有那么多人在工作与生活之间失去了平衡。很多人与怀特一样对自己撒了一个弥天大谎: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家庭。

  导致怀特最后败北的致命弱点亦是商界屡见不鲜的:狂妄自大。随着成功的光环越来越亮,怀特逐渐产生了自己无坚不摧的幻觉。他打破的规则越多,就越觉得自己站在正义的一方;积累的财富越多,也就渴望越多。

  曾有一份社会科学报道指出,领导人比追随者们更倾向于打破规则。例子不胜枚举,比如美国安然公司,或者奥林巴斯。从这个角度来说,怀特先生正是这样一面镜子,映出并不那么美好的商界。

  (早报记者 钱恋水 编译自《经济学人》)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