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观众着想:做电视的“第一等学问”

2013年11月05日18:03  综艺报

  文/周云龙

  省级地面频道略逊一筹,固然有平台先天性的不足,体制性的缺陷,而关键的问题也许和电影走不出去的原因一样,是“货不对板”。

  去岁至今,一部《泰囧》引发太多热议与深思,思与议的“点”在于,投资不过3000万元,国内票房入账竟然超过12亿元。不过,这样一部电影,到了北美,黄金档时间,有一家影院只坐了15个人,最终票房5.7万美元,而在泰国,票房还不到4万美元(《南方周末》2013-9-20)。

  外行人也能想到这是 “水土不服”的问题。由“电影”想到“电视”,由“中国电影”想到“地面电视”——当下电视业最纠结的可能就是地面电视频道,他们才是真正的“太囧”。中国电影走不出去,首先输在不会讲“人类故事”,而地面频道的问题在哪?它“上不靠天”,没有中央台、卫星电视频道的高端、大气、上档次,又“下不接地”,尤其是省级地面频道,它不如县市区的电视频道更贴近社区,更贴近居民,更有地气底气。处于中间地带的省级地面频道,在收视市场上略逊一筹,固然有平台先天性的不足、体制性的缺陷,而关键的问题,也许和电影走不出去的原因一样,是“货不对板”。

  电视台现在并非不重视节目研发、创新,某些地面频道在收视压力下,节目一个接着一个孵化。样片审看时一帮人还看得津津有味,节目带一拿出审片室,塞到播出部的机器里,就开始冷场了,常常是无人叫好,也无人叫糟,大多数时段的节目基本上是无人问津。节目录制时,制片人还为某段串词的修改得意,编导还为某个情节的设计得意,主持人还为某处的即兴发挥得意,后期编辑还为某段音乐效果、图文字幕的处理得意,但是,节目公开播出之时发现,基本上谁也没在意。

  是可供选择的媒体太多,受众渐渐远离了电视?还是可供选择的频道太多,受众应接不暇?深层次的问题可能在于,电视人生产创作时并没有清晰的对象感,还没有真正理清电视机前来来往往的主流人群都是哪些人?或者,一些电视人知道是知道的,知道年轻人都喜欢网上看视频,手机上看新闻,中老年观众才是电视的拥趸,且以女性居多。但80后、90后的他们,做着做着就开始失去参考系,由着自己的性子,套着自己的思路。这样无的放矢,能不把电视做窄、做死吗?

  相传,白居易当年还是常走“群众路线”的,每次诗文写好之后,总要去读给一个不识字的老妇人听,如果老妇人听不懂,白居易就会重写。我以为,诗歌,倒不必让老妇人都懂,而电视节目,却应该尽量让老人们都懂。因为,现在可能只剩下老人还忠实地坚守在电视机前,因为电视传播稍纵即逝,必须易懂。可是,有多少电视人在节目生产时,会想到中老年观众的诉求?想到中老年观众的反馈?想到他们能听得清、看得懂吗?乐意看吗?一些年轻的电视人常常在自己的知识点、兴趣点周边尽情自嗨,结果,自然有点反其道行之的尴尬:把大众媒体做成了自媒体。

  古人说,肯替别人着想,是世间第一等学问。做电视,可能有无穷无尽的学问,而第一等学问确实是肯替观众着想、会替观众着想。有人把“理财”理解为“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电视”也不妨这样一拆:你不“电”(触动)他,他不“视”(收看)你。

 

(责编: sisi)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