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晚报记者 张婷婷 田婉婷
从1999年出任中影集团副董事长兼副总经理,到2007年接任董事长,再到2014年年初从中影集团卸任,十几年间,韩三平影响了中国电影产业的走向。由他掌舵的中国最大电影帝国中影集团主导中国的大片时代,并以龙头老大的姿态推动中国影市从10亿走向200亿。
昨日,有消息称韩三平已经正式卸任中影集团董事长和中影股份董事长,职务将分别由喇培康和焦红奋接手。韩三平和中影方面均证实了这一消息。
其实早在年初,关于韩三平卸任的消息就不绝于耳,《法制晚报》记者也从相关人士处获悉,韩三平在今年初就离开了工作岗位,与现任一把手喇培康的交接也已完成。中影方面透露,韩三平将暂时以导演身份继续留在中影工作。
在好莱坞,韩三平被称作中国电影产业的“守门人”,对于他的退休美国媒体认为,或对好莱坞在中国的发展产生影响。
开启中国电影的大片时代
1999年5月,中国电影集团公司成立,韩三平出任集团副董事长兼副总经理,主管业务重组、资产整合和产权制度的改革。那个时候正值中国电影最低谷的时期,全年电影票房还不到10亿。
从2002年开始,中影集团联合发行了《英雄》、《十面埋伏》这样的国产大片,积累了不少经验。但2005年的《无极》才是中影真正意义上大片策略的第一步,无论是在制作还是营销、发行各个方面都确立了它日后的领头羊位置。
2007年,韩三平出任中影集团董事长。通过运作《投名状》、《赤壁》、《梅兰芳》、《长江七号》、《疯狂的赛车》、《南京!南京!》等影片,韩三平领导的中影团队推出一系列高成本高回收的商业电影,无论从制作模式和营销、发行等各个方面对整个行业都具有深远的影响,使得中国电影开始进入成熟的大片时代。
韩三平在位的这些年,中国电影票房从10多亿到去年的200多亿,银幕数也达到了18000块,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电影大国。这其中当然不止是中影集团一家的成绩,但毫无疑问,韩三平的影响和推动是巨大的。
近几年,随着民营制片公司的崛起,以中影为代表的国家队占比有些下滑,但中影集团仍能占据四成的发行份额。
能揽众星 也愿扶持年轻导演
要说韩三平最得意的,还要算当年拍摄了众星云集的《建国大业》和《建党伟业》。
2009年,《建国大业》上映,172位知名演员参与演出,每40秒就会出现一位明星,可谓“闪瞎”了观众的眼睛。为此不少观众都笑称看这部影片是到影院数“星星”。
这么多知名演员的加入,影片仅花费了3000万元的制作成本,几乎全部的大腕都是“零片酬”出演,最终斩获4.2亿全年国产片最高票房,这一现象还上了当年的《新闻联播》。
在扶持年轻人方面,韩三平也起到了重要作用。由他一手扶持的宁浩、陆川[微博]、徐静蕾、刘江等导演,目前早已成为中国影视行业的中坚力量。
最著名的当属宁浩。当年宁浩执导了《疯狂的石头》,却无人问津,韩三平看了之后,就把宁浩叫到了办公室,对他说,“你这部影片挣到的钱,就是你下部影片的拍摄成本。”结果《疯狂的石头》以300万的投资收获了3000多万的票房,成为业界黑马典范。
韩三平兑现诺言,接连帮助宁浩完成了《疯狂的赛车》、《无人区》等影片,令其一举成为大导演。
此外,陆川、徐静蕾的成功都离不开韩三平的栽培。甚至连去年赵薇[微博]执导的处女作《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也离不开韩三平的助推。
外媒声音 或对好莱坞在华发展产生影响
在好莱坞,韩三平有极高的知名度,被称作中国电影产业的“守门人”。好莱坞的中国电影产业专家罗伯特-凯恩曾这么形容韩三平:“他在中国的地位就相当于杰克-瓦伦提(美国电影协会前会长)、卢-沃瑟恩(环球影业前掌门人)以及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总和。”
如今,这位“守门人”退休,好莱坞对于未来与中国之间的关系有点忐忑。
著名电影网站Deadline在今晨的报道中指出,韩三平是一系列中美合拍电影的出品人,包括《碟中谍3》、《功夫梦》等,并且在韦恩斯坦的《卧虎藏龙》续集中担任制作人,如今他从中影高层卸任,或对好莱坞在中国的发展产生影响,正在积极开拓美国市场,与美国电影公司有所合作的DMG、华谊兄弟等中国电影公司也势必需要花费时间来适应新的中影高管。
不过,也有好莱坞电影公司高管在接受美国The Wrap网站采访时表示:“过去一年多时间,韩三平并没有参与或做出任何重大的决策,所以他的卸任不会给中美电影产业的关系带来任何戏剧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