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彦君)
简约大气的天幕,空灵通透的造型,版画式的舞台风格,清新淡雅的人物扮相,乃至演员身上线条优美的衣衫和裙裾,都使我恍然如临昆曲剧场,直至我听到了评剧那明白如诉,俏丽诙谐的熟悉唱腔。
《良宵》是一出有着明确的城市观众定位,根据传统经典名剧《马寡妇开店》再次进行深度挖掘和整理的改编作品。可喜的是改编者没有简单地沿袭“旧瓶装新酒”的模式,而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立足时代观念,将表演艺术的魅力推到了舞台中心,对传统评剧的“土”与“俗”进行了再创造,使之呈现出鲜明的当代风范。来自观众席上的热烈掌声应该是这次改编成功效应的最好证明。
作为舞台核心人物的主演,是马寡妇的扮演者王平。这位国家一级演员在完好继承白派表演传统的基础上融入了个人的气质和特点,以自己对作品的准确理解和把握,给予人物以全新的诠释,将马寡妇的清秀、温柔、痴心演绎得不温不火。评剧界素有男怕“回杯”、女怕“开店”之说,说的就是这出戏里高难度演唱功力对演员的挑战。作品中道白很少,唱段却很多,多到两个小时的演出长度中竟有近400句的唱段!而恰恰是这些唱段,使王平素来不为人知的水平凸显出来。其脆亮、甜美、不拘泥某一流派的嗓音条件,营造了饱满、浓郁的评剧唱腔传统韵味。其演唱时而低回沉闷,时而欢快俏丽,时而高亢激越,时而刚柔相济,时而温婉隽永。游刃有余地表达了主人公对爱情的渴望、执着。其平凡的生活,细微的幸福,无望的未来,飘忽的希望,复杂的情感,都在她的表演中得到了流畅而清晰的展现。王平扮相娇媚,形体动作设计也恰到好处,处处无力而又处处发力,起承转合之间尽显精湛的演技。无论是跑圆场、旋转、下腰,还是翻身、卧鱼等程式表演,都具有相当打眼的表现力。
男主人公狄仁杰由唐山演艺集团公司评剧团国家一级演员、评剧洪派女小生、已获得梅花奖的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张俊玲扮演。张俊玲饰演的狄仁杰,扮相俊朗儒雅,表演风流潇洒,广收博采了越剧女小生优美舒展的水袖,以及川剧男小生“褶子功”等优美身段,丰富了评剧的表演语汇,把狄仁杰对马寡妇的情感变化揭示得层次分明。张俊玲的音域宽广,音色丰富,高音区明朗清亮,低音区苍劲有力,唱腔自然流畅,腔美味足,富有爆发力,出场便赢得了观众的碰头好,演出中更是掌声不断。难能可贵的是,她在与王平的对手戏中,配合默契,从不喧宾夺主,而是十分在意对方的反应和交流。其艺术功力可以说是能量强劲,余味深长。
两位主要演员外,主创也为仆人和店小二的扮演者提供了较大的表演空间,使他们扎实的基本功、上佳的演唱水平、诙谐幽默的形体动作得到了充分显示。特别是他们与男女主人公隔墙“背供”的四重唱,对剧情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雎鸠鸟的扮演者虽然戏份不多,却画龙点睛地为男女主人公的爱情增加了几分浪漫色彩。
文本的改编为表演提供了基础,同时也强化了作品与当代观众之间的联系。编剧删繁就简,将原先跨度近20年的戏压缩在一个夜晚,使得二人相识相怜、相争相怨、相知相爱,终于结为恩爱夫妻的故事主干更加清晰,线索分明,充分展示了改编者娴熟的叙事技巧。剧目还转换了原作中弘扬“贞节”观念的传统立意,使之成为了一个肯定“寡妇再嫁”的爱情故事。原作中,马寡妇见狄仁杰风流潇洒,心生爱慕,倍献殷勤,却遭到狄仁杰的拒绝。狄仁杰坐怀不乱,正而八经地劝其立志守节、教子成名,马寡妇惭愧自责,一心教子。后其子赴京赶考得中,并与狄仁杰的女儿喜结良缘。而在这个版本中,马寡妇则成了一个不认命,不信邪,敢于同命运抗争,向封建礼教挑战,痴心不改地苦苦追求的女性,并最终赢得了心上人的回归。不仅如此,改编者还强调了他们情感的正当性与合理性,分别为两人增加了梦境和独白式的大段演唱,使他们由四目相视、砰然心动到心意相通、两情缱绻,为爱情相爱相携的情感转变过程更加形象生动,更加合情合理,进一步开掘出了男女主人公的人性深度和心理空间。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