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调》:音乐人经典程度看身后荣光

2015年05月21日11:59   南方都市报 微博 收藏本文     
邓丽君、王菲 邓丽君、王菲

  南都今日娱论

  音乐人之所以成为经典,并不一定只看生前有多少个冠军的优秀战绩,也要看身后的荣光——— 有人记得纪念日,写篇文章献束花,已经很好;但有的音乐人,在去世多年后仍有“新作”面世,这才是殿堂级巨星。

  王菲的新歌《清平调》,将邓丽君从未发布过的一段D em o,与自己的新唱隔空合体,诗意盎然,余音渺渺。让人想起在大洋彼岸,美国殿堂歌手N atKing Cole,去世多年后和女儿N atalieCole“合唱”的《U nforgettable》,这支歌在上世纪90年代堪称奇迹般地出现,成为跨越时空的经典,获年度唱片等6项格莱美大奖,那是现代流行音乐史上隔空对唱最重要的起点。

  诸多著名欧美音乐人在去世后依然不时有“新作”面世,这些录音包括:“靴子腿”(Bootleg:一般是歌迷非法盗录的现场演出版本);未发布过的珍贵录音;从未曝光的“别样版”(AlternateVersion)和混音版,还有通过技术手段重新制作的隔空对唱等。可以在去世后依然有新作出版的,必须是伟大的音乐人,比如M ichealJackson、猫王、The Beatles(John Lennon)、The D oors(JimM orrison)、Am y W inehouse、Jim iH endrix等。

  尽管各种The Beatles的“新作”名目繁多,大概隔几年便会有一次出版,《Anthology》系列依然是非常重要的一部。除了名曲Dem o如《Yester-day》、《N orwegian W ood》等以创作雏形出现外,还有真正的“新歌”收录,当中最成功的就是作为单曲推出的《Free asa Bird》。

  《Anthology》系列有三部曲,三集都是厚重的大Boxset,各有两张CD收录数十首曲目之余,还有厚厚的图文册子,收有让乐迷难以割舍的珍贵资料;这一系列唱片在“洗劫”荷包后,还衍生出《Anthology:H ighlights》,以焦点精华录的精选方式再下一城。你以为完了?不,之后还有《W ithology》,连歌迷非法盗录的Bootleg版本也搭顺风车出版了。简直是吃光抹净!但,原因很简单,因为The Beatles足够伟大,乐迷愿意买单。

  流行之王M ichealJackson去年出版了“新”唱片《Xscape》,单曲《Love N ever FeelSo Good》请来Justin T im berlake合唱,当中可以听到M icheal1979年旧作《W orking Day and N ight》里的打击乐部分和他的呼吸声。在惊叹技术让人复活之余,也可以见证M .J。的音乐水准——— 即便放在今天也不会被时代抛弃。

  中文乐坛去世的巨星也很多,光是香港便有张国荣、梅艳芳、罗文、陈百强等,但他们逝后鲜有“新作”(张国荣离世百日出版的《一切随风》应属“遗作”),究其原因,跟国人与欧西音乐产业水平及制作习惯的差异有关。

  外国音乐人,出碟间隔时间是中国音乐人的数倍(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水平估算,他们平均3年,港台巨星是半年到一年),一般都创作、积累了海量作品,然后选择部分制作成小样,最后再选约10首歌成为正式唱片。创作时随手录制的素材非常多,唱片公司会妥善保留,这些都可以成为日后出版的素材。

  中国音乐人创作量不及老外(何况多数巨星以唱别人的歌为主),在录音棚创作也是相当奢侈的事,所以不太会有这种创作过程中的随手录音;进棚录音精打细算,基本与大碟歌曲数量相当就好,几乎不会超量录制,也就因此没有“边角料”的产生;出完唱片后,剩下可供利用的素材几乎就没了,即便有也是遗作。11年前的《百年百代,重修旧好》中,最“新”的东西也只是为旧歌加上时髦的舞曲混音而已。

  说回邓丽君。作为华人世界无可替代的殿堂级歌手,其实更早时她已经在周杰伦演唱会中“重现”,运用技术手段虚拟出的“邓丽君”与Jay对唱《千里之外》、《你怎么说》、《红尘客栈》等多首名曲,细节完美“真实”,她的绝世风华也显得温润无比,让人怀缅一代歌姬的同时,也感叹科技的神奇。●南都特约娱评员 文森特

(责编: 阿菲)

文章关键词: 清平调王菲邓丽君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