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之一:张艺谋在走下坡路?(附图)
http://ent.sina.com.cn 2001年01月13日13:51 南方网
(图注:
图1:张艺谋最后执导,是由成龙主演的申奥片,在这部影片中张艺谋充分展示了他拍武侠片的潜质。
图2:张艺谋一直在思索,但思索的是怎样迎合,而让电影顺利通过审查。)
起因:张艺谋的影片一部接一部,从《红高粱》到《活着》都创造了一个神化,但自从《一个不能少》之后,大部分中国人认为张艺谋的影片不如从前,这成为人们一直关注的一个问题,由此而引发的追问也长盛不衰,而近期《幸福时光》上映,更为一些不满人士找到了藉口。张艺谋是否真的在走不坡路,看过本版几篇正反方的交锋及跟贴点评之后,你也许会悟出点什么。
正方该休息时就休息吧!
其实,什么是上坡什么是下坡呢,也许以艺术标准来看,愈发粗劣无物,也许观众看来很好笑很有趣?好久没有跟普通观众坐在一起看电影了,在电影学院或者资料馆的舒服椅子里聚精会神或者呼呼大睡,观赏兴趣正在离人民大众越来越远。我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喜欢看什么,是喜欢现在的张艺谋还是以前的。也许张艺谋越来越应该被颁发个“人民艺术家"称号什么的,如果现在还有。也许张艺谋属于大众而不是所谓的理论界、影评人?
一个导演心老了,就不要再拍片了,或者静心休养生息,反思、寻找,想想披荆斩棘的年轻时代是否还能重回。就像“第四代"导演,即使执著,也再没有办法征服观众和理论界的眼睛。很多时候与不同的人讨论,为什么西方那些老家伙象戈达尔、安东尼奥尼、费里尼什么的活到老拍到老还有东西可看而我们的导演气力愈发不支?食物?胃口?适应能力?一时难以解答。 而且张艺谋拍片越来越不真诚了,这是最要命的。不是从内心来拍电影,作者风格会越来越少,拼命煽情也点不起来。一个不愿意直面自己内心的导演,要么他受过什么挫折,要么他想保护自己。后来电影中的游戏感,世故聪明也好,被逼无奈也罢,我们看到的只是结果。
不管怎样,他几乎独霸中国银幕近20年。张艺谋不象陈凯歌那么有家学渊源,那么一刻不停地读书想哲学问题,他深明自己实力,不打算在电影里放进深刻意蕴,就用外在形式的张力来掩盖来修饰,后来花样也玩得差不多了,只好看起来就下坡了。 有时会为怀念陈凯歌那些东西,会莫名其妙地不平————他再谦虚点会更可爱。没有办法,这样一个不愿意思考的社会,电影作为时髦品和消费物品的社会。
还有就是也许他该休息休息了,徐克也说,一个导演连拍几部片子,必须有个休整过程,可惜这个功利的社会,一个导演还能拍,拍臭拉倒。这很可怕。
不管怎样,就坡下驴吧。———黄小邪
反方有这样热闹的下坡路吗?
申奥片都由他来拍了,一举干下去年电影“双奖”中的好几个大奖,成了一个服装品牌的“形象大使”————“不图广告费,就为着喜欢”,都混到能这么潇洒说话的份上了,这么个人,怎么能说在走下坡路?在他国内的大多数电影同行只剩下恹恹息气苟延残喘的时候,自己在夹缝里也能左右逢源如鱼得水;万马齐喑,一枝独秀,比很多很多明星还要明星,人生有这样的下坡路吗?张艺谋早有自辩:我就是要在当前的政治气候下求生存,一切为了能一部接一部地拍电影。于是,张艺谋近年来所谓走下坡路的创作表现其实有三个棱面的读法:一、群众不赏识张艺谋电影的“现代转型”,有眼不识泰山,问题出在观众,特别是那些有了点电影教养就骂骂咧咧的愤青们;二、张艺谋本人并没有把这几年拍的电影太当回事,也就是风声很紧的时局之下的“小品文”罢了,不代表他的底蕴实力;三、如果张艺谋所追求的本来就是人生荣耀的上坡路,电影不过是他得以频繁地出镜的垫脚石,那么说他的电影好说他的电影不好,都成了媒体舆论自个的事,都正中他的下怀却又不干他的事————我当电影是玩意来着,“黑”电影“白”电影,能够增加我的名声的电影就是好电影,什么上坡路不下坡路的,你们嚷嚷去好了。———林韶生
中立方红也好,绿也好,拍出好片就好
拍了多少天,有没有炒做无任何关系。
说来说去只有一件事,就是我们在评论导演及其电影的时候,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电影本身,这样比较好一些。电影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批评的时候指出哪里不好,为什么不好,如果更进一步,指出怎么才是好,这样就比较公平,也容易讨论得起来。不要总是斤斤计较于他有没有炒做,他是不是用他的小蜜用得比较多,他是不是拍给洋人看的,他是不是和谁谁谁有私生子,等等。电影就是电影,哪来那么多穷讲究?是什么事就说什么事,拿北京话讲,少来那些利格楞。他愿意炒做就让他炒做去吧,他有钱烧的,碍我们什么事?我们只希望他拍出好片子来给我们看,片子好我们就欢迎,片子不好我们就骂街,和片子之外的东西都没有任何关系。炒做不炒做他都有义务拍出好片子来给我们看。这个义务源自于作为一个导演的本分而非其他。难道说如果事先他没有炒做,就有理由把一部片子拍得很烂了?没有这个道理,反过来也是一样。———王崴
跟帖老而不诚最可怕
一个导演老了没有什么,老了而且不真诚,真是可怕。老了顶多拍不出东西,老了而且不真诚,这就要害人了,因为老人总是掌握权势的人。 一个人为什么会老而不真诚?主要的原因是,他本来就一无所有,他对人性的思考早就止步了,他只能凭他的经验来工作了。他的经验越狡猾,他就越不容易真诚。———子非鱼
跟帖问题出在观众身上
林韶生的这三种“读法”比较有意思。
问题出在观众身上,这种说法正是张艺谋不久前接受杨阳专访时的一个自辩。
张艺谋甚至认为,他以前拍那些有思想有技巧的片子,也是当时时代的要求,现在时代不要求这个了,他就拍《幸福时光》。这种说法也许是张艺谋对拍片环境的一种隐语。谁知道呢?但是连技巧都丢失了,那就无关时局了。
第三种读法实在新颖,而且可怕,假如张艺谋关心的不是电影,那么他拍电影和他当政客有什么区别呢?
且慢,话说回来,张艺谋不关心电影,我们能不关心电影吗?我们搞娱乐新闻的,关心的当然是电影艺术成就上的上坡下坡,至于张艺谋能不能“左右逢源,如鱼得水;万马齐喑,一枝独秀,比很多很多明星还要明星”,关我们屁事,关电影屁事。———子非鱼(南方都市报)
专题评论:十六年争议张艺谋
话题之一:张艺谋在走下坡路?(附图)
话题之二:张艺谋是商人不是艺术家?(附图)
话题之三:张艺谋拍不了城市片?(附图)
话题之四:张艺谋不能拍武侠片?
话题之五:张艺谋是个卖国贼?
话题之六:张艺谋有巩俐情结?(附图)
资料:张艺谋荣誉史
综述:张艺谋电影作品排行榜(附图)
评论:张艺谋进城记--电影与城市的关系
综述:张艺谋炒作经典(附图)
张艺谋“巩俐快车”:一种情结三种比较(附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