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云龙
对电视制作而言,有时缺的是执行力,有时缺的是判断力,而更多时间缺的是节目运行的配套机制,换言之,平台的活力与实力。
早些年《超级女声》红火时,身边一电视圈朋友说,让草根登台大声歌唱,这主意N年前我就想到了,可惜,当时没人理我。
可惜吗?也许。有人研究发现,当你想到一个好主意时,可能有10000个人已经想到,1000个人在准备商业计划,100个人准备全力去做——不过,有一人已经干出来了。所以,好主意从来不缺,缺的是执行力。而对电视制作而言,有时缺的是执行力,有时缺的是判断力(哪个模式或方案在当下更有收视竞争力),而更多时间缺的是节目运行的配套机制,换言之,平台的活力与实力。
节目收视迥异,乍一看是节目形态的问题,细一看问题在做节目的人,在支撑节目和人的那个平台。
以《超级女声》为例,那档节目就是草根登台想唱就唱那么简单吗?怎么吸引到大量的人群参与?怎么发现有亮点的声音、有特点的选手?赛程怎么设置才能环环相扣、引人入胜?胜出的选手如何“包装上市”?
“入口”、“楼梯口”、“出口”,这是选秀节目的三道“关口”,关系到节目的收视与可持续性。现在机顶盒里那么多频道,平心而论,有多少电视平台拥有“超女”那样的体制环境、具备那样的操作实力?所以,朋友的那个方案当年即使得以通过,以他所在平台的水平,草根发声能做得出来吗?做得下去吗?
国内电视机构,现在流行从国外购买或照搬现成的成功模式。同一节目形态,由不同的主持人、不同的嘉宾、不同的团队、不同的平台去操作,往往会呈现不同的气氛、气场、气质。透过现象看本质,一个好的平台,往往可以激发、彰显人的价值,反之,只会埋没人的价值,冷却人的激情,消解人的斗志。
电视人虽然总在为如何制作出好看的节目挠头,不过荧屏上永远不乏新的亮点。近来,《我是歌手》又引热议,据我了解,这档节目举全台之力,制作团队200多人,每期节目上千分钟素材,采用电影多线叙事齐头并进手法,交叉剪辑。现在有多少电视台敢这样大手笔投入?又有多少能这样大手笔投入?
事实上,以我一个电视从业者的井底之见,对当下好多地面频道而言,即便像《我是歌手》那样每周筛选出来自五个不同年代的、具备一定音乐素养,懂音乐,更懂欣赏音乐的500名观众听审团,也不是容易的事,好像也不是给点劳务费那么简单……
黄小琥[微博]唱过一首《没那么简单》,她感叹的是爱情,我要借来说说电视。新媒体汹涌来袭,自媒体蓬勃发展,网络视频野蛮生长,电视作为传统媒体,要想再振雄风,没那么简单;电视频道庞杂,电视节目海量,某个频道的某档节目要有关注度,要有影响力,没那么简单;新闻节目易破碎,谈话节目易沉闷,综艺节目易疲劳…… 要想研发一档耳目一新、一炮打响的节目,没那么简单。
这不简单,那不简单,归根结底,搭建或维护一个好的运作平台不简单,有给力的平台,才会有活力机制,才会有实力团队,才会有魅力节目——从任何一档节目的外在表现,都是可以反推出它的平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