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导演郑晓龙:我不舍弃文化追求(附图)
http://ent.sina.com.cn 2001年02月19日15:20 北京日报
记者在电影艺术家协会放映厅看过许多人都在谈论的电影《刮痧》后,就迫不及待地想和导演郑晓龙坐下来侃侃。《刮痧》中所展示的跨文化的信息符号和东西方文化观念的冲突,很大气,也很有现代感,完全可以使影片不被两小时的时间段所局限,令观众有余味可咀嚼,有问题要思考,有情感和见解要表达。
第一次执导电影,就出手不凡的郑晓龙,没有把拍电影当作自己的“梦想”,他说,“针对《刮痧》这个题材,电影是适合的载体。”此前,郑晓龙写过剧本《大撒把》、《遭遇激情》等,但他认为拍出来的电影和他的初衷不符,便产生了有朝一日自编自导电影的愿望。谈起电影,郑晓龙说,“电影是成年人的童话。好的电影必须具备的元素是:第一,一定的商业价值;第二,相当的文化内涵。”
应该说,《刮痧》是一部好看的影片。记者对《刮痧》的印象是,“以亲情为切入,以文化为指归。”郑晓龙默许了记者的观点。他说:“有趣的是,国内人看了《刮痧》,都众口一词谈文化。而国外人则说,这是一部描写亲情的片子,很感人,尤其是父子情的描述具有东方情调。我们在看电影时,已经习惯了找内涵,找意义,而电影其实不过是电影。你要是真想深刻,去当哲学家,别拍电影。你要是就擅长博人一笑,就去拍纯商业片。而我,是属于有点儿想法的人,就看重了能多少表现点儿文化层面东西的《刮痧》。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没有好坏之分。甚至没有高低之别。但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意识、文化宽容,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一位美国的观众对我说:‘没有文化、没有文化传承的民族,是一个耻辱。’而比文化冲突、文化包容更值得重视的,是文化反省。这是一个民族文化更新的前提。”
记者问:“你为什么选择《刮痧》呢?又为什么偏偏在美国拍摄呢?是为了追求市场效果而猎奇吗?”郑导说:“这是缘分。我老婆在美国读书,使我有机会了解那里的生活。我们的一个朋友的遭遇,让我们有了拍《刮痧》的最初灵感。我的儿子在美国出生,恰巧儿子与电影中的角色——5岁的丹尼斯是同岁,也面临丹尼斯同样的适应社会环境和种族差异的问题。片中反映的问题是有意味的,比如我们中国人把孩子当作私有财产,而西方人把孩子视为社会财富。”
“从《刮痧》能够看得出,你是在电影的娱乐性和文化责任感这两方面找平衡。而结果看来不错。是这样吗?”记者问。郑导回答:“有这方面的考虑。优秀的影片,有个共同的准则,关爱人,特别是人的人格,和人的尊严。像《辛德勒的名单》和《拯救大兵瑞恩》。实际上,电影应该表现的,是人的精神层面的东西。电影永远不能舍弃的,是文化追求。”(本报记者 彭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