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澜不赞同英达教育观 节目中激烈争执

2015年07月08日15:40   新浪娱乐 收藏本文     
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英达参加北京卫视《杨澜访谈录--人生相对论》 英达参加北京卫视《杨澜访谈录--人生相对论》

  新浪娱乐讯 7月6日,北京卫视《杨澜[微博]访谈录--人生相对论》迎来两位喜剧演员:英达和贾玲[微博]。在节目中,由于英达对孩子太过严格,在对孩子的教育观上与杨澜出现了很大的分歧,两人在现场唇枪舌剑,争论非常激烈。而贾玲也在节目中自曝自己走上喜剧之路其实是阴差阳错,原本是打算做影视演员的。

  “虎爸”英达:流血也要坚持 现场与杨澜争执不休

  在英达的心目中,孩子的成功才代表了自己的人生也是成功的。正因为如此,英达对自己的小儿子巴彦异常严厉,从不放松对他的教育,三岁开始学习钢琴,每天练习不少于三个小时,然而小小年纪的巴彦却迷上了冰球,英达就经常以冰球来“要挟”儿子——儿子只有好好弹琴,才能得到批准参加冰球训练。巴彦在练习冰球时难免受伤,但他始终咬牙坚持。有一次在看牙医的时候,还跟医生开玩笑说,“医治牙齿不用太仔细,反正打冰球的剩不了几颗牙。”英达十分心疼但从不表露。而为了亲近父母,巴彦竟在父母的卧室沙发上睡了六年!尽管对孩子诸多愧疚,但英达也从未表露出来,反而会更加严厉。

  在节目现场,英达和杨澜在谈到成功的定义时,俩人的意见出现了极大分歧。英达秉承祖训,认为培养出成功的孩子才能证明自己的人生是成功的。他认为孩子一定要出人头地,绝不能输人一筹。然而,杨澜却觉得孩子应该快乐成长,对英达的教育观不敢苟同。为此俩人引经据典,展开了一番激烈的辩论。

  贾玲:走上喜剧道路是一场意外 越成功越失落

  贾玲从小就喜欢逗人笑,在喜剧表演上十分有天赋。但她从小的梦想,却是做一名影视剧演员。她自信满满的参加了北影的考试,却惨遭失利。第二年,重振旗鼓的贾玲,竟然同时考上了中央戏剧学院的戏剧班和喜剧班,梦想近在咫尺。但一场乌龙事件却让她的满腔希冀全部落空。中戏打电话给贾玲的母亲通报喜讯,并让家长决定孩子是上戏剧班还是喜剧班。贾玲的妈妈兴高采烈的说了“戏剧班”,但由于口音,招生的老师错听成了“喜剧班”。贾玲纵有万般不愿意,奈何事情已成定局。阴差阳错,贾玲从此走上了学习喜剧的道路。但也正是这个决定,让她找到了真正适合自己的方向。

  凭借春晚上的精湛表演,全国观众都认识了贾玲,她也从名不见经传的小演员,逐渐成长为著名的喜剧演员。然而,贾玲自己却说,她越成功却越觉得失落。原来,就在贾玲考上大学的一个月之后,她挚爱的母亲,竟然永远的离开了她。不久之前,贾玲还在母亲的怀里撒娇,然而几个月之后,一场意外就让母女二人天人永隔。年仅19岁的贾玲,再也没有了任性的权利,现实逼迫她快速成长。无论她在春晚上的表演如何成功、观众如何喜欢她,曾经微笑着支持她的妈妈,都再也看不到了。成功的喜悦无人分享,帷幕落下后是深深的失落。

(责编: 浅乐)

文章关键词: 英达贾玲杨澜教育观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