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娱乐图片
张元简介
1963年生于江苏。自幼学画。
1992年拍摄中国首部摇滚影片《北京杂种》。
1994年被美国《时代周刊》推选为“21世纪世界百名青年领袖”之一。
1997年,《东宫西宫》入选戛纳电影节。
1998年拍摄《过年回家》。
1999年,完成纪录片《疯狂英语》。
2000年,联合国授予张元“文化和平奖”。同年,拍摄数字电影《金星小姐》。
2001年,完成纪录片《收养》。
2002年,完成《我爱你》、《江姐》、《绿茶》,空前地多产、多话亦多争议。
2003年初,拍摄完成其首部电视剧《闪》。
2004年,完成电影《看上去很美》。
闪回张元
在我不长的娱记生涯中, 与保利华亿合作导演接触最多、聊得最多的是张元。第一次见他是在洗印厂的机房,他说是南京人,我说南京人很少有你这样的卷发的。可能是老乡的缘故,张元每拍一部新片,都邀我前往探班,难忘的是他导张火丁的《江姐》,他的选择也让我喜欢上了程派,每到火丁老师在长安大戏院演出,必去捧场。最难忘的还是去年在杭州见他,他正在拍电视剧处女作《闪》,因为抗击非典的壮志雄心,张元剪去了一头卷发,穿着白色亚麻休闲长袖,非常像《卧虎藏龙》中李慕白的肥仔版,但光头的张元看起来更加健康。一年后再见张元,我已在保利华亿从事宣传工作,当年主演《闪》的董璇、彭心宜等都已成为目前热门的新秀,张元的头发也已恢复到卷发的茂盛,在整理《闪》的剧照时,我意外发现了去年他的这些光头的照片,于是一年前西湖之夜的那次对话回响起耳畔......
2003年6月23日的杭州,梅雨笼罩着西湖的夜色,踏上湖畔恒庐茗画苑三楼,著名电影导演张元已带着他的“闪5”在品茗候客。首次执导电视剧,张元剪去了伴随他近30年的一头卷发,一袭白色亚麻休闲长袖,有点像《卧虎藏龙》中李慕白的肥仔版。虽然早在半年前,主演这部《闪》的5位新人已因媒体渲染,升高了期待值,但新人毕竟还是一张白纸,短发张元的心声倒是杯值得品味的新茶。
电视剧 偶然选择
记:作为后5代导演中突出的一位,当时你怎么会想到拍电视剧?
张:我是电影导演,但我还拍过很多广告、音乐电视,我从来不给自己设定什么,由着性子选择不同的艺术形式。去年底,我看了《闪》的剧本,感觉不错就拍了。所谓十指有短长,我以前的电影作品大多是纪实的,长镜头多,这都是拍电视剧的劣势,我正在认真适应电视剧的拍法。
记:作为我国首部以法律援助为题材的青春偶像剧,怎么会用《闪》这个非常规的剧名?
张:这部戏原来叫《黑眼睛》,但我觉得“闪”更能表现故事中人物情感的闪现。这部戏首次涉及了法律援助,应该说故事本身并不轻松,是关于社会的大主题。说到青春偶像剧,这是制片公司的一种宣传噱头,我并不完全认同这种定位。
新偶像 必然闪现
记:但你在《闪》中起用了5位新人,并力图打造成新偶像组合“闪5”,这是基于一种什么自信?
张:我觉得对于电视剧,新演员非常重要,他们的新鲜感是让观众锁定频道的法宝之一。观众看明星表演,往往是看明星而不是剧中的人,新人容易与角色融合在一起,能带动观众入戏。我用新人的自信在于投资方认可我,我也曾让一批新人从我的电影里脱颖而出,我有经验。
记:当年赵薇和胡军都是从你的《东宫西宫》里出道,当时你为什么选择他们?
张:那是10年前的事了。胡军刚从中戏毕业,我觉得他演戏很放得开。现在我看他的戏,觉得他越演越成熟。至于赵薇,她当时还在上海读书,一次她到我剧组玩,我一扭头看到她的同时就决定让她演“公共汽车”。我选新人一是靠直觉,就是他的本色与角色是否贴近,还有就是看他们是否真的热爱表演,有没有理想。当时我就觉得胡军和赵薇都是这样有激情和理想的演员,所以他们能在10年后立足,是一种必然。这部《闪》中的5位新人,我不想刻意打造什么“闪5”,师傅带进门,修行靠个人吧!
卷发 自然生成
记:记得你以前的一头爆炸式的卷发特别有个性,现在你却把那头代表你锐气的卷发剪成平头,有句话叫“发断情断”,你对发型的选择表达了什么样的心情?
张:非典当时闹得让我的《绿茶》没法如期放映,我就剪发明志抗击非典。其实我头发从小就是自来卷,现在我剪成平头后,就是那么短的发根也是卷的,所以我说我10年前的锐气是剪不掉的!一切自然生成。
记:你现在的样子的确平和了许多,近几年你拍的电影也有这种趋势,从《东宫西宫》到《绿茶》,包括这部彻底描写社会基层的《闪》。你怎样看待这种转变?
张:我1989年从电影学院毕业,经历了很多,我是逐步发现,真的能够打动你情感的往往是那些平民化的东西,如果一个文化人不去接触打动你的最基层的感动,你就很难有理由站在任何高度去评论任何文化的东西。美无处不在,深入浅出是个大境界。电影、电视剧、广告,都是没有高低之分的艺术形式,哪怕一分钟的广告片,也要做出感情。前年我 在莫斯科电影节做评委时,听到安东尼奥尼的一句话:电影说不定可能是快死亡的艺术,尤其是那些以沉闷为代价的所谓的艺术电影。我现在很同意这句话,以沉闷为代价,本质就是以拒绝大众为代价。
记:你曾经“沉闷”过吗?
张:可能沉闷过,但我今天不想了。
文/华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