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电视前沿 > 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专题 >正文

央视电视剧《鉴真东渡》媒体见面会现场实录(3)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12月27日15:43 新浪娱乐

  主持人:谢谢李主任,通过刚才李主任的这番介绍,让我们每一位朋友对这一部戏的一些拍摄背景以及我们这几位主创人员有了更多的了解,确实就像李主任说的,这部戏涉及到大量的历史,佛学方面的知识,所以在这部戏拍摄的过程当中,我们也得到了很多专家的帮助,在这里,我们也要特别感谢陈教授,原北京市佛协秘书长,中国传媒大学的教授陈洁伟,在他的帮助下,这部戏得以顺利完成, 而且很多问题他都是我们的佛学顾问,所以今天在这样一个场合,是不是也请我们的陈教授给我们讲几句。

  陈洁伟:尊敬的先生们,朋友们。我看过了鉴真大师这部片子我觉得很有意义,因为在中国佛教史上,迄今为止,佛教文化的巨片,应该说真正的全方位的反映出家人生活的,这个还是第一部,他和弘一大师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佛经说“苦火逼脑诛众僧,杯水清凉得寂静”。目前芸芸众生向钱看齐,追名逐利,头晕脑胀,在这种形式下,来摄制了《鉴真大师》这样一部片子,使人看后,恰恰能够给我们带来了一泓清水一份寂静。

  《鉴真大师》拍的很如法,佛教里所说的如法就是有井有条,情趣黯然。我是住过“石坊冲邻”的,并且给佛教的僧众讲过课的,对他们那里的生活还是,应该说熟悉的。在我看完这部片子以后,仿佛又使我回到了那样的古刹里头,和那些演员们一起生活一样,感到是那样的平平静静,服服帖帖,没有一点不当的地方。就是在这样的佛门生活里,从片子里面反应出来,鉴真大师和他的众弟子,僧侣之间的关系,僧佛之间的关系,中国和尚和日本和尚之间的关系,都是那样子的团结、友善、真诚、和乐、勇猛、精进,他是以这个为纽带,全方位的展示出来慈悲携舍的佛教精神。

  于无声处深深的感动观众,我看完了以后,当时是应该说,余音绕梁三日不昧,我是余音绕梁多日不绝,很说感动。他好在什么地方?《鉴真东渡》这部戏别开生面,能够使观众耳目一新,反复使观众体会到了在佛国里面的一些妙趣,所以我想这部片子放映以后,会使我们的亿万观众在这里头得到一种新的法味享受的。

  那么《鉴真东渡》他赋予时代精神,而且他有着深厚的爱国思想和爱国主义精神,这对于我国当前实施的和谐友邻,敦睦邦交,加强中日友好外交关系是非常切合的。

  究其时,早在1300多年以前,他已经显示出来,在大唐盛世,中日两国的友好关系,同文同种同信仰,当时日本女皇是把鉴真大师当做活佛来供养的。时至今日,鉴真大师仍然是日本律宗的开山祖师,是日本的医药圣人,就是医圣,日本人民都是信奉佛教的,所以至今每年来到我国来寻根朝圣的僧俗团体不超过几百个,在陕西、山西,在江浙一带,都是有他们寻根的地方,都有他们朝圣的地方,那么可想,在以信奉佛教为自己深入到了家庭信仰的这样一些观众,来看我们的鉴真大师,他们自己是怎么样的欢欣鼓舞的,最后我忠心的感谢剧组里面各位朋友,各位同志他们花费了那么大的心力,来拍得了这样的一部好片子,同时也祝愿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来拍摄更多更好的片子,以饷观众。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陈教授。其实确实这部戏真的是精致到细节,是因为就像李主任介绍的,我们有一支非常优秀的创作团队,特别是坐在我身边的这位林大庆老师,他是这部戏的制片人兼导演,所以我想他肯定有很多自己的体会要跟大家分享,那李老师是不是也跟大家讲几句。

  林大庆:首先非常感谢各位记者朋友光临我们的见面会,在圣诞和新年之间这一段时间多么的紧张和宝贵,非常感谢。

  这一部片子应该说是比较正确的体现了中心制作水平的一部戏,因为主创都是我们中心的,编剧、导演和主演迟重瑞先生都是。这部戏耗资1120万16集,每集70万,这在古装戏里面投入也不算少了,作为制片人和导演,我也是非常认真复杂的把这1120万都给糟蹋完了,一分都没剩。

  大家知道,我们做影视的花钱不是那么容易的,是很累的,这个钱花的是很累的。外景基地,我们几乎所有的外景基地我们都走遍了,从涿州开始,无锡基地、横店基地,横店后面的新昌基地,浙江的象山基地,好像象山基地去的是比较少的,摄制组不常去的,广东的中山基地,我们自己还开发了一个新的基地,就是张家港,在张家港搭了不少景,得到张家港市委和市政府很大的支持,外景最远的到了珠海,小分队的空镜头到了海南和桂林。

  在这个付出辛劳的过程中,我也得特别的介绍一下,我的合作伙伴,本片的制片主任来自武警部队的杨子同志。现役军人,和执行导演周晓刚,周导没来,没来更要提,没来也要提,不能把他忘了,在这个过程中,确实时间是比较长的,我们这个戏是2005年10月中旬开机,2006年1月下旬停机,工作日是87,拍摄周期96天,说起来花钱,其实有些人以为所谓大片,就是说你这个服装道具如何如何,其实那个都差不多,这个大片小片花钱主要

  做了这么大的投入,那么你比如说作为电视剧来说,这个周期确实长,一般来说16集的戏,30天顶多40天,就应该完成了,以前咱们听说过摄制组说是等 拍日落日出,那都是电影厂的事,很奢侈的事,一般来讲,电视剧是不敢这么玩的,但是我们为了拍好一场戏,就是鉴真在送他的日本徒弟普照走的时候,徒弟们知道,他的眼睛坏了,徒弟们非常关注他,说你怎么不早说,师傅说,我不能早说,早说了我让普照心里难受,这是我们煽情的地,场景是在山坡上,这个时候,大家觉得,你要营造一种这样的悲切的,有一点儿凄凉之美的这样的气氛,你离不开他的天气,觉得怎么着,这日落得等一等,为了这个日落我们就折腾了三天,为一个镜头折腾了三天,说实在的,一般电视剧确实不敢这么做。

  从这个规模上也还是不小的,我们动用了两套标清,一套高清,高清主要是拍摄模型特技,这个特技给可以向各位记者朋友介绍一下,我们现在在影视,特别电视剧的制作中,基本都是依靠三维特技,电脑制作,但是我们经过了反复的研究,觉得这个三维,国内的制作水平在处理水跟船的关系的细节上还是较为薄弱的,也就是说,出来以后这个画面,浪花总有一点儿真实浪花,就有一点儿像动画片,不那么真,鉴真主要这个真,你这不真就假了,这部戏,所以咱们这个时候,你还别一味的求新,新是好,但是不一定老的都不好。不能把他丢掉,我们就找传统特技的制作队伍,费了一点儿劲,有的都改行了,因为没人找他们,我们从八一厂、北影挖出这么一个班子。这个是当年拍叫《海鹰》,有这么一个片子吧,《海鹰》这个片子的特技队伍,我们请来了,然后也是得到张家港政府很大的支持,他们风景旅游地方,在一个什么公园里面,我们在那儿搭台子,光是这个背景的景片高30米,宽75米,就是这个台子,就是搭块幕布,后面都是金属架,拆装费都花了20万,这是很下了一些本的。其实出来以后,咱们所谓的风浪戏,镜头非常之少,因为剧本也没写那么多,电视剧嘛,还是以台词为主,咱们毕竟不是电影,但是就是说这一点东西,也绝对是认真制作,出来以后,反映觉得还凑合,不太假,但是你也不能多使,使多了就假了。这是在制作方面。

  说说创作方面的一些感受,向各位记者朋友汇报汇报,也是说你们替我们报道的话,要找新闻点也挺难的,介绍介绍,哪儿不行的话,你们再问。《鉴真东渡》确实题材挺大,挺难的,涉及的东西非常的复杂,历史的宗教的文化的服装的,道具的。经你想多复杂,但是我觉得不管怎么说,你还要抓住他的核心,《鉴真东渡》的核心是鉴真,鉴真要找好,这个就觉得有一点儿底了,你别看我跟迟重瑞是一个单位的,但是居然我们就没见过面,更别说说话了,当初迟重瑞是在拍这个《西游记》,我是拍天桥的戏叫《甄三》。

  我们这行就跟开出租一样,谁也见不着谁,知道。后来迟先生离开中心比较早,所以后来马上咱们想起《西游记》的师傅,师傅你要是不找好,徒弟也就完了,先得把师傅给弄好了,这样的话还得通过全国政协和陈丽华董事长联系,因为听说师傅多年不演戏了,在做生意,还能不能演呢?这个都是一个未知数,陈丽华董事长,这个我们得在这儿表示感谢,非常的支持,师傅重返荧屏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也减轻了我的工作难度。

  迟先生的话,也是多年不演这个戏了,但是塑造一位高僧,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和佛教,促进日中友好,义不容辞,他和一般演员挣钱的概念不太一样,咱们也感觉得出来,迟先生他们家生活不太困难,不是说需要挣一点儿钱,非常的投入,真是吃了不少苦,我们也是非常感动。另外的话在医德方面更是如此。

  这个戏的核心是什么?我想是这样,不管多复杂的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还是要从小事做起,最根本的东西,最基本的东西往往也是最重要的东西,剧本还不错,写的比较平实,比较真,历史不能开玩笑,六次东渡,你说我为了情节复杂,咱别说16集不值,咱们来一个60集,你说六次东渡不行,咱们改八次,这个不成,大家都知道就是六次,少了一次也不行,所以最基本的东西,我认为是这样,你最后这是一个写人的戏,这是一个人物传记篇,咱们从另外一个角度分类来看,是这么一个片子。那么我觉得要点,这个师傅得像师傅,徒弟得像徒弟,这中国人得像中国人,日本人得像日本人,当然和尚得像和尚,如果都像了,我觉得就差不多了。师傅确实像,因为这个没有演过跟演不一样,因为长期演这个戏的话,有这个基础的话,还确实在僧人的形象,日本生活的细节,乃至礼佛、磕头、拜佛这些方面他就很熟悉,有时候观众不懂,但是他一看像不像他能看出来。这方面的话,确实对年轻演员也起了很大的作用。为此我们在拍摄之前,还组织了这些演和尚的这些演员搞了20天,大家到寺庙里面去学习,和迟先生一起每天做工作,念佛拜佛,就跟高中生去军训站军姿一样,我们做这个僧姿,做得得像。站似一口松,坐似一口钟,你得像那么一回事,就为了像那么一回事,真是费了大劲。

  那么在日本角色的确定上,我们也是动了很多脑子,为了让他像,一开始我们觉得是这样,必须是日本人演,必须是,后来想一想,也不一定,关键不好找,那就是说行,必须说日语,说日文,这个日本人要不说日文,那哪成,你看咱们现在制作水平也都高了,不像以前八一厂,咱没有八一厂的同志,以前八一厂拍的片子,外国人说话都是怪腔怪调的,现在咱们不是的,咱们确实,你是英国人说英文,你是日本人说日文,然后打上字幕,觉得这个像,后来再一琢磨,这个像还是表象上的,还不是真像,咱们还得动脑子,咱们得挖到骨头里去,让他入骨三分,你说日本人光靠说日本话像日本人,你要说中国话就不像日本人,还不是真想,你还得研究这个民族的一些特点,他们如何表露自己的感情,如何说话?如何鞠躬?他们说话怎么停顿,然后最后我们是请了一位日本演员,演普照的这个,这是姜文那《鬼子来了》里面的一个小配角,然后其他的主要的四位日本和尚都是中国演员扮演的,比如说主角很重要的主演也是,咱们的荣睿就是石凉演的,选择中国演员来演,但是我们还是有一个招的,说一般都是你拍摄的时候说中文,然后后期配音说日文,这个就像了,可是我们正好是反其道而行之,我们最后完成片大家都看到了,说的都是中文,没有去追求那种表象上面的真实,为什么呢?因为他是一部历史片了,很远古了,他的逼真性,可能我认为没有到这种程度,不是一个当代题材,但是我们在拍摄中恰恰,我们演员的台词是用日语来讲的。于是也说我们这些演员也确实还不错,像演荣睿的,他在日本待过,日语讲的不错,其他的年轻人,像黄雷,以前也跟我合作过,当时拍一个戏也是有日语问题,跟王志文是对手戏,也有基础,下了很多工夫。在拍摄的当中,特别是有很多重场戏都坚持讲的日语,那么这些讲的日语,最后虽然被配成中文,但是他讲日语的一种预感,和他的形体动作,对最后形成日本人的感觉还是起了挺大的作用。

  片子拍完了以后,我特意请了一些日本的

留学生,说你们来看看,我们这几个日本和尚弄的怎么样,像不像?他们说这个还行,挺像。我说这里有中国人,也是日本人,你们看看谁是中国人,谁是日本人,他说这基本都是日本人,这里面只有一个是中国人,恰恰就是那个日本人。这挺有意思,这个日本人也慌了,说这怎么回事,我怎么成了中国人了呢?我说我帮你分析分析,你太热爱中国了,你那么热爱中国,你在中国待了那么长时间,你慢慢的就中国化了,所以呢,你以后,你这样吧,你再接戏演日本人,你先回去回国先练练,到日本先生活个两个月三个月,你再回来。

  这个片子的话,说起来是一部常规的影片,不像刚才李汀主任介绍,说我们以前确实是搞的都比较风格化,音也不使,完全跟真的一样,就是原生态,有一些东西形式感很强的作品,你只要想出一个招来,你就进入这个片子了,但是鉴真这个片子不行,这个片子非常之常规,很常规,你就不能忽略任何东西的,踏踏实实的做基本功,做功课,什么招也救不了,没有捷径。什么东西都不得忽视,比如音乐,音响也不能含糊,哪儿都不能含糊,就如同你比如说他不是一个做

蛋糕,你能那么一看就能叫好,出彩,你这儿设计,两块奶油就能挤出花来,不是,这个从制作的感受,更像做一个芝麻火烧,没什么东西就往上沾芝麻,你还不能看不起这芝麻,看不起的最后,你就不像芝麻火烧了,就是这么一个工作。

  前期时间很长,96天,后期的话我们做了大概6个月,光是音乐大概磨了3个月,音乐最后的效果还是不错的,在制作中也是和音乐制作人作曲多次的磨合,反复的推翻方案,确实把作曲折磨的够呛,说音乐没别的要求,就是要感人。音乐做的要感人,可是这个感人这个事,你得很具体,怎么感人?你得触动这个情绪,怎么做都不满意,后来这个作曲都不干了,说领导你这样的话,您这个定金您拿回,我也不写了,咱们合作的大导演都很多,凯歌、艺谋、小刚同志都行,您这个太难伺候,可是你知道我们干导演的没什么本事,我们才干导演,但是我们就有一个本事就是会找茬,我们这个工作性质就是这样,说这也不能客气,我跟你一客气了,最后观众不跟我客气,不行,还得磨,这主题歌怎么叫好?你必须配上去要骑得住,剧情需要,你必须得打动情趣,喜怒哀乐,喜怒哀乐其实,你说这个怒就没有了,其实就是一个悲一个喜的东西,我说你要在悲的方面多下工夫,这怎么叫悲呢?最后真是,你有没有什么标准?我说你这样吧,你这个哀乐听过吧,你就照着哀乐来吧,别靠画面,什么也别靠,一听还不知道谁死了,这个眼圈就红了,这个是好的哀乐,说你别动那个八宝山的那个,那个电视里一放以为出事了,那不行。你得在我们的这个主题歌的基础上,在主题歌的变奏的这样的一个方式中,向哀乐靠拢。最后你别说,他认为我这个提示还是很重要的。所以我还真是,在旋律方面,在配器方面,进行了这种哀乐化的处理,最后音乐,他就是离开画面,他也有相当的表现力,再一有上画,就算是锦上添花了。

  总之,这部戏,我作为一个制作者,一个导演,很不客观,我就说完成任务吧,勉强完成任务。反映还行,特别是对这个鉴真,大家是看过全片的朋友是这么谈的感受,我也实话实说,说看了16集,咱们看了片花17分钟的片子,说这个一开始感觉还是像唐僧,你不让他有这个感觉是不可能的,本来人家是演唐僧的。我们摄制组到哪儿受到欢迎,还就是因为唐僧,没人认识我,都认识唐僧。像唐僧,后来看着看着就忘了,最后觉得真是鉴真了。你要说不是他,说别人来还真不行,非他莫属。那么确实,从形象上还真是有一点儿像这个唐昭提寺的这个像,形象上也是挺像的,那么就是跟大家随便聊这一点,如果说有什么具体的问题,咱们一会儿再聊。

  总之的话,一部片子不管好坏,我们先得引起观众的注视,让他来看,在这个桥梁中,我们惟一靠的就是诸位的朋友了,媒体的朋友,希望你们能够真心的帮我们的忙,利用你们的智慧,想点儿招,什么招儿都行,不在于说好说坏,什么招儿都行,关键就是说,能够让观众在这么多的电视节目中,能对一个16集这么小的一个戏,给予一定的关注,谢谢大家。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电视剧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