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50年国人与国产电视剧的金婚:电视剧的怪现象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1日16:28  精品购物指南
50年国人与国产电视剧的金婚:电视剧的怪现象

《奋斗》

  电视剧的“怪现象”

  中国国产电视剧自诞生以来已走过了整整50个年头,这50年中,涌现了不少经典佳作;带给了观众不少欢笑;也“骗取”了观众不少眼泪;如今,它似乎还承担起了反映社会现象、制造争议和话题的义务。这一切都说明着电视剧美好灿烂的未来,可在这其中,却总有一些“怪现象”使内地的电视剧始终躲不开中国式的生存。

  电视剧与明星 不对等的爱

  电视作为当下最为广泛、普遍的传播媒介无疑有着其不可忽视和不可比拟的优势。很多演员的事业从荧屏上开始变得“红火”起来,可在他们大多数人的心中,电视剧却似乎并不是自己最终的梦想。

  从《便衣警察》里的胡亚捷到《东边日出西边雨》里的伍宇娟许晴,再到《还珠格格》里的赵薇(听歌),电视剧一直是个“造星”机器。然而,演员们却并不对这台给了自己金饭碗的机器感激涕零,一旦有了机会,无论是电影、话剧还是音乐,他们都愿意去尝试。

  陶红袁泉(50年国人与国产电视剧的金婚:电视剧的怪现象 听歌 blog)等很多演员都不止一次公开表示过,演电影、排话剧才是她们心中真正的梦想。为此她们甚至愿意放弃一些个人利益。演员孙俪(50年国人与国产电视剧的金婚:电视剧的怪现象)在出席《霍元甲》(blog)发布会时那欣慰的笑容和言谈举止似乎都在说明着她的心理活动:拍过电影的我终于可以算是一名真正的演员了。因《还珠格格》而一炮走红的赵薇在成名后,更是转入了拍电影、出唱片甚至求学的队伍中,并没有死死抱住电视剧这块自己的“福地”。

  当然,最极端的例子还属章子怡(50年国人与国产电视剧的金婚:电视剧的怪现象),这位国产“国际巨星”像很多好莱坞演员一样,出道至今没有一部电视剧作品,连演艺经历都异常“国际化”。而她的成功似乎也恰好说明了电视剧之所以不受宠的原因,明星们只当拍电视剧是个赖以生存、休养生息的方式方法,而要真正取得事业上的成绩和被人认同,还是要靠更大的银幕和更宽广的舞台。

  即使演员如此这般,电视剧对他们却依然关爱有加,尤其在当下这个竞争激烈的年代。一部电视剧里如果没有明星撑台面,几乎就无法形成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即使是出场次数少得用手指都能计算出来的客串演出,电视剧也依旧热衷于邀请明星的加盟。

  电视剧与明星间这份不对等的爱并无可厚非,因为电影胶片和话剧舞台无疑更贴近艺术,更能使演员演得淋漓尽致。我们只是希望有一天,除了收视率,还有一些其他标准可以评判一部电视剧的商业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成功与否。到那时,电视剧也许就会像电影和话剧一样,一样精致、一样让演员和观众都能酣畅淋漓。

  国产剧与“外来户” 不对等的评价

  在这个奉行“拿来主义”的时代,当电视剧编剧技穷之后,“模仿秀”也成了拯救荧屏的最好良药,只可惜,中国的观众却并没有对此买账。

  1998年的《将爱情进行到底》虽然还只是日剧的“模仿秀”,但就像初学绘画临摹必不可少一样,如何起笔、如何构图、如何用力,都要有个优秀的参照物,才可能青出于蓝。因此,观众接受了它。 然而不曾想到,这一“惯”却惯出了编剧的惰性。好比一部颇受好评的美剧《反恐24小时》在内地竟可以生出《危情24小时》《非常24小时》等多种“24小时”,而模仿韩剧、日剧的青春偶像剧更是不乏拙劣之作。很多观众都不明白,那些原本优秀的日剧、韩剧和美剧在被强行“本土化”之后,怎么可以变得如此不堪入目。

  正是长年得不到缓解的一次次失败模仿,让很多观众对国产电视剧失去了信心。在这个看电影讲究听原音、压缩盘经济实惠还没有插播广告的年代里,谁还会愿意守着电视等着看那些低级的“模仿秀”?所以,日剧、韩剧、美剧还有英剧等等国外电视剧的入侵成为国产电视剧在新世纪最大的“外患”。

  其实,也许每个电视人心中都明白,模仿甚至是抄袭都只能是对抗他们的方式方法之一,并不是真正的出路。

  佳作与“钱途” 不对等的反馈

  很多优秀国产电视剧和电影一样有着相同的境遇——有口碑、没票房,甚至要为播放地点和周期长度而努力。经济效益好的电视剧未必社会效益一定好,经济效益不好的电视剧却也未必社会效益同样不好。这两个“未必”就是国产电视剧的现状。仅以去年感动了全中国的《士兵突击》(blog)为例。这部如今在全国拥有亿万“突迷”的电视剧作为一件商品却并没有给商家带来可观的效益。该剧制片人张谦甚至坦言它差点走到了盈利线下。

  和《士兵突击》形成鲜明对比的例子则更令人沮丧。去年被广电总局因“格调低下庸俗、制作粗劣”紧急勒令禁播的电视剧《红问号》拍摄成本7万元一集,禁播前却售出了50万元一集的高价。而非议多过好评的国产电视剧《天龙八部》甚至卖到80万元一集。而单集成本30万元的《士兵突击》最低时甚至卖到了2000元钱一集。

  按中国现行的体制,电视剧发行该在没有全部制作完成时就要落实,卖得越快越早、价钱越高对项目运营越有保证。像《士兵突击》这种背离购买经验的电视剧,电视台购片人都不愿拿事业前途去冒风险。更可悲的是,当《士兵突击》已经成功跃为2007年最为经典的佳作之一时,很多电视台的购片人在被问到“如果再出现《士兵突击》这样有潜力的电视剧,你们会不会买”时,答案依然是否定的。即使他们也都看到这是一部拍得优秀、精致的电视剧,但为了考核那唯一硬性的收视率,他们还是不愿冒险。

  在经济效益上如此不对等的反馈,恐怕不会像明星轻视电视剧那样无关痛痒,因为我们既不缺明星,也不缺电视剧,可我们每个人都缺少和渴望着被外界肯定,这种肯定包括精神,当然也包括物质。

  主创与演员 不对等的报酬

  中国并不缺少好看的电视剧,可这些电视剧背后的主创人员又有几位被人熟知?《士兵突击》火了,全国都知道“傻根儿”变成了“许三多”,但有多少人能说出究竟是哪位编剧、哪位导演成就了王宝强(听歌 blog)的今天?

  就在美国编剧齐心协力地闹事成功之后,远在大洋彼岸的中国编剧也坐不住了。80多名影视编剧在“2008编剧维权大会”上联名发布了维权声明。因《奋斗》(blog)一剧声名鹊起的编剧石康(blog)更是在博客中表明了自己向1000万元稿酬挺进的决心。

  其实在好莱坞,编剧不仅能拿到稿费,还在DVD等音像版权、影片在电视台的播出版权、网络手机、空中播放等一切有关版权的收益中都会得到一定比例的利益分成。但国内的编剧却还面临着被拖欠稿酬的境遇。

  在演员抱怨缺少好剧本、观众抱怨没有好故事、像邹静之(blog)这样的“金牌编剧”越来越少的今天,希望中国编剧的维权行动别仅仅成为一场徒有声势的作秀表演。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