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实录:《我的青春谁做主》研讨 专家建言赵宝刚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9日11:41  新浪娱乐

实录:《我的青春谁做主》研讨专家建言赵宝刚 实录:《我的青春谁做主》研讨专家建言赵宝刚 实录:《我的青春谁做主》研讨专家建言赵宝刚
《光明日报》艺术评论版主编李春利 《文艺报》总编辑范咏戈 北师大教授博士生导师黄会林

实录:《我的青春谁做主》研讨专家建言赵宝刚 实录:《我的青春谁做主》研讨专家建言赵宝刚
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副司长王卫平 研讨会现场

实录:《我的青春谁做主》研讨专家建言赵宝刚 实录:《我的青春谁做主》研讨专家建言赵宝刚 实录:《我的青春谁做主》研讨专家建言赵宝刚
苏小明 央视海外节目中心副主任李舒东 原中国电视艺术协会书记杜高

实录:《我的青春谁做主》研讨专家建言赵宝刚 实录:《我的青春谁做主》研讨专家建言赵宝刚 实录:《我的青春谁做主》研讨专家建言赵宝刚
中传博士生导师仲呈祥 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李准 张铎

实录:《我的青春谁做主》研讨专家建言赵宝刚 实录:《我的青春谁做主》研讨专家建言赵宝刚
中传博士生导师曾庆瑞 电视艺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

实录:《我的青春谁做主》研讨专家建言赵宝刚 实录:《我的青春谁做主》研讨专家建言赵宝刚 实录:《我的青春谁做主》研讨专家建言赵宝刚
赵宝刚导演 电视艺术家协会理论部副主任 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刘扬体

实录:《我的青春谁做主》研讨专家建言赵宝刚 实录:《我的青春谁做主》研讨专家建言赵宝刚
中国文联副主席杨志今 央视影视部副主任黄海涛

实录:《我的青春谁做主》研讨专家建言赵宝刚 实录:《我的青春谁做主》研讨专家建言赵宝刚
央视影视剧中心主任汪国辉 中戏电影电视系主任路海波
(点击小图看大图)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新浪娱乐讯 赵宝刚导演的电视剧《我的青春谁做主》播出后引起了热烈反响。日前,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上影集团和北京鑫宝源影视投资公司联合主办的理论研讨会在京举行。会上,专家们建言:拍摄电视剧集要有明晰的精神诉求和美学导向。

  《我的青春谁做主》导演赵宝刚: 下一部拍摄《北京青年》,做成百集系列作品,形成青春的品牌。

  我想表达我自己内心对于当今社会的一些看法和一些表现。所以在题材的选择定位上基本上是以我为中心的题材选择,就是我去拍我内心里面对这个社会的认识,特别是对当代都市文化和一些美学理念还有一些导向理念,或者包括精神理念诉求的精神探讨。近两年可能通过《奋斗》《青春》两部戏为主,我下面还有一部作品叫《北京青年》,这三部作品是一个系列作品,加起来是一百集左右,是对当今文化和精神诉求的探讨。《北京青年》讲了四个未来型的北京青年,就是未来我们标准做一个什么样的北京青年大家能认可,但是我如果说在前两部作品里面就把我说的这个理念表现出来的时候,可能我觉得观众在接受的过程当中会有一定的困难,会觉得假。必须得沿着《奋斗》说这个戏,这里面有一个理念,叫新媒体概念,就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结合概念。当《奋斗》播出之后在新媒体上影响很大,传统媒体是慢功,近两年才慢慢热度升到一定的程度《奋斗》对传统媒体来讲还是不接受的,新媒体是接受的,这个戏就揉进了传统媒体观众受众面,又加上新媒体的受众面,这个网上讨论的比较热烈,跟网站这次合作在十天内的点击量已经超过所有电视剧,大概两千多万次。

  片子里面有三个家庭,包括一个大家庭,每个人身上都遇到了生活当中不可遇的苦难,包括车祸瘫痪,包括入狱,这不是生活常态,人们的心态过程当中,会遇到这些事情的时候,人们过去可能表现一味的痛苦,一味的不知道怎么办,陷入到这当中,包括过去很多的苦情戏。但是这里面我们力求用一种精神的东西,就是说既然苦难发生了,你能不能用新的心态替代这种苦难,从苦难当中寻找一种精神,使人快乐。我这么多年做电视剧,这三五年比较清楚的意识到了一个问题,就是它不管怎么着,归为电视文化,如果说你只拍了一个收视较好,观众较爱看,东西,播完就播完了,但是文化作用可能小一点,我力求在现代都市里面,都市题材里面去传达一种理念,而这种理念尽量的是今天的,现代的,有一些精神诉求的,这种理念融入到电视里面,我不知道能不能做到,但是我可能近些年产生的对于电视剧的一种思考,就是它要讲一点导向,讲一点精神诉求,讲一点美学影响,这就是今近年来原来比较模糊的概念。但是你要想让观众接受,必须有一个很扎实的生活基础在里面,所以这两年我拍的作品可能大部分理念是从生活中来,特别是《青春》这部戏,我认为有飘忽的东西,可能是我们创作者的努力,但是又有很落地的东西,就是扎扎实实的生活。谢谢大家。

  中国文联副主席、党组成员杨志今:《青春》是一部关于成长的有内涵有深度却能够举重若轻的作品。

  首先我觉得这是一部特别值得研讨的作品,作品本身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它新颖独到的艺术呈现方式,可以为我们提供思想和艺术分析多种可能性。对普通观众来说,对不同的角度来欣赏的可能性。我们知道有些作品看了以后没有什么话可说,包括话题,引不起什么话题。这部作品我看了以后随手记了好多的感触,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可以研讨解读。比如可以从青春立志剧角度,可以从成长角度,可以从不同时代的人们这种隔膜、妥协、沟通,这里面非常精彩的展现。可以从当代家庭关系的复杂性和爱情婚姻的意义,对人生的意义角度,也可以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角度等等,我觉得这个确实可以升华出许多的话题,进行不同的分析、解读、欣赏,每一个角度都可能会有许多的话要说,我想后面我们专家会有很多精彩的分析,都可能会给不同的观众提供不同的人生启迪和审美的乐趣。

  这是一部关于成长的作品,从头到尾在探索寻找的作品。主要围绕里面的三姐妹,在寻找关于人生关于青春关于爱情等等的真谛和意义。现在的一代人,特别是独生子女一代人,他们面对的时代生活非常复杂,精神各种诱惑也非常的复杂。同时也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更多选择可能性。

  这是一部思想内涵有分量的作品,甚至可以说是主题思想是挺沉重的作品,但是主创却举重若轻,它加入许多轻喜剧元素,找到适合其思想表现的方式,这部剧里面有丰富鲜活的情节,用大量感人的细节,通过不同代人之间,同代人之间思想、观念、情感的碰撞,揭示了一些有永恒性意义的命题。这些命题又是通过在这个剧里面,通过非常丰富鲜活的生活方式,通过充满幽默、智慧的轻喜剧方式呈现出来,这表现编导驾驭题材的功能。

  总之,《青春》是一部精彩的描绘了一代甚至两代人精神成长史册,又是一部某种意义上超越了青春题材,具有更深广的思想内涵的电视剧,编导用质朴的充满五光十色的变换的人生意味的手法,把这个主题表现出来,不断经历精神成长,寻找人生意义,或者有价值的生活。看了以后离我们每个普通观众都很近,很多东西落在地上,确实是这样。

  《文艺报》总编辑范永戈:紧扣时代命题,情感渲染到位 话语系统独特

  先应该向赵导和这部戏主创表示敬意。我们国家如果多出几个赵导,可能电视剧整体水准会有一个大提升。他总是思考我们社会当下的一些很迫切人生的课题,同时能够赋予它活生生的形式,而且里面贯穿了主流价值的思想。所以我谈他的戏,看了以后总体感觉是一部题材很新颖,我觉得主体上专门反映80后这一代人的青春和创业,也充满着青春阳光,包含着他们创业的辛酸、坎坷,在这里又体现了我们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一种剧种,年轻人创业的坎坷令人辛酸感动,大圆满的结局又温暖了人心,整个剧是在轻松愉快的欣赏当中,为当下生活诸多课题给出了一个正确的或者是发人深省的答案。我觉得是一部既生活化又及其脱俗和理想化的剧。涵盖面广,几乎每个人都可以对号入座,成为剧中的人物原形,这个很难做到。这个热播、热议是多年少见的。简单的说几点心得。

  一是这个剧最主要的亮点和关注点就是它关注当下现实,紧扣时代命题,就是我们这个社会需要沟通理解,需要正确的教育理念对待子女。青年一代需要立志需要爱情的命题,这也是生活的命题。

  第二亮点是有一套创新的话语系统,这个很重要。这个有人说是王朔似的语言,但是我感觉充满调侃又不乏哲理,更主要是所有言词当中有这种执着和自信。所以我觉得是一个新的话语体系,这是艺术创新里不太被人重视的一个方面,但是这个戏是一个大的亮点。

  情感渲染的很到位,也很用力,夫妻情、母女情、姐妹情等等,这一点确实是追寻艺术规律,不管多少年前,论到艺术来说艺术就是感情,而且艺术水平取决于感情根植的程度,这点颠扑不破,这里面有些地方非常动情。

  原中国文协副主席、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李准:《青春》的幽默没有痞气和庸俗。

  《青春》本身就是时代的话题,话题剧讲一个话题并不见得就是通俗的,一个作品能够承载一个时代的热门话题,这确实是需要作者有勇气的。

  宝刚说的很多意思我没有理解,从我这个角度说三点感受,提点意见。

  第一点,《青春》是实现了赵宝刚新的追求,这就是把言情和尖锐时代课题,或者尖锐的时代精神诉求有机结合起来,用言情赋予话题以血肉灵动,用时代尖锐的诉求给言情深度核力量。这个戏没全看完,我觉得这个戏从它精神文化内涵,话题的集中,思想力量比过去都有前进,而且这个点比较集中,这是我感受到的最突出的一点,就是赵宝刚的现代都市言情的模式到了这来个戏有了一个跨越或者突破,遵照艺术规律的前提下,跟以往过去或者一般的话题剧赋予非常到位的言情的血肉和灵魂。反过来说,给常见的言情或者赵宝刚似的言情给了思想和精神文化的支撑。我的青春谁做主,这简单的说就是青春选择,事业的选择带动了亲情、爱情选择,包括父与子的关系,母与女的关系,青春选择自古以来就是人类一大难题。青春是最有活力最有朝气的时间,青春时期有幼稚的一面,确实往往需要老年人的经验,需要上一辈的扶持,但是归根到底恐怕要他自己选择。这个片子,青春要自己做主,并没有偏向,青年需要老年的经验,青年人也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新的思维和视角。

  第二点我比较感兴趣的是从表现方式来讲,《青春》这个戏是不是可以标志着赵宝刚艺术魅力之所在,为什么一直走红,没有痞气和庸俗的东西,又这么好看,特别还能抓住年轻观众,各个媒体引起热议,这个戏的成功,标志着这种模式的成熟和走向新的起点。戏剧结构,宝刚的戏看着简单,在戏开始之前,相互人物之间设计了巧妙的关系,一碰就是戏,七个女人加上几个年轻的男的,主要的人的身份、身份背景等等。

  下面主要是想强调两点关于赵宝刚模式走向成熟和新的起点。我个人看法这个故事比较好看,最主要是赵宝刚在言情中间,最善于抓住当代中国青年一代内心的情感,内心的心理,善于抓住他们的情感兴奋点,知道什么时候该煽上去,什么时候要松下来,什么时候快什么时候慢,很多戏我仔细看恰到好处。紧张一下马上松下来,交替的非常好,这种节奏的抓取,既要靠悟性,又要靠下苦,又要靠对年轻一代人的了解。抓取心理节奏,抓取年轻人情感节奏,这是都市言情戏的成功所在。为什么这个戏看着这么舒服,首先觉得节奏非常好,每一场戏,你需要什么就来什么,这就是本质,这就是悟性。

  还有一个刚才说的台词对话,电视剧跟电影比起来,对话更重要。这中间一个青春、一个哲理、一个幽默,但是没有痞气,这不是一日之功,没有多少年的仔细观察和交往,设计不出这样的。三个小孩台词都有哲理,大体上又符合每个人的身份和当时的处境,就不觉得是假大空,这就是个本事,很有味道,靠那些台词,虽然是话题剧,靠台词把大量的年轻观众仅仅吸引在电视机前。它要承载一个时代话题,必然要增加深度和力度,同时又非常形象,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第三点所有集看下来,对演员的选择是一大优势。导演第一能够选择剧本,第二要选择演员,特别是年轻演员选择是一大优势。宝刚不仅从自己角度调教演员,自己又会表演。至少三个小姑娘比较称职,包括演方宇的小伙子一上来就感觉很真实。模式多用新的,不能老用一个。

  两句话,赵宝刚言情剧走到新的起点,很值得重视的。从我的角度来说,也提一点不太满足的,个人见仁见智的。从我的角度来说,也提一点不太满足的,个人见仁见智的。

  戏里三个人的命运,如果能在我们这个时代民族和国家的命运再更深度一些,能加种这个片子的分量。现在只有雷蕾,她到贵州支教之外,这三个姑娘要增加思想文化含量。

  原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书记杜高:《青春》的主要成就在于话题剧的艺术实践的成功。

  这个片子青年人会很感兴趣,而且要导演知道我们老年人也很感兴趣。我被钱小样、霹雳、方宇、青楚、周晋这样一个个青春又可爱的年轻人,让你意想不到的,让你大吃一惊的举动和生活故事吸引了,使我忘记了我是一个老年人。本来有一个很大的生活距离,但是我被他们带进了他们生活情景中,和他们一同感受体验现实人生的欢乐和苦乐,为他们只有纯真的年轻人才敢做的那些行为发笑,又不能不为他们真挚的爱情和有请感染,还不能不为他们在困苦中表现的执着和坚持坚强所感动流下眼泪。但是更重要的,还是从他们一个一个故事里面得到启迪,去面对复杂人生的课题,所以我想说我们不要低估了这部电视剧的价值,不要忽视话题剧新的艺术样式在探索中取得的成就,对我们今天艺术创作的意义。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