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电视前沿 > 北京荣信达影视艺术有限公司专题 >正文

李少红谈《绝对隐私》:悲情隐私为人文关怀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10月31日16:28 新浪娱乐

  新浪娱乐讯 近日由李少红、曾念平、安地执导的《绝对隐私》系列已开始在全国各电视台陆续播出。《绝对隐私》系列是从安顿积累了几年的“口述实录”故事中精选了10个拍摄段,每个故事90分钟,分上下两集,自成一个独立单元。主人公因为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文化层次而有着不同的遭遇,深浅不一、手法各异地揭示了当代都市人群的情感生活。

  以下是李少红导演与笔者谈《绝对隐私》的文字实录:

  1、当时为什么选择这样一种电视电影的形式?

  电视电影的形态在国外电视中很普及。已经成为一种很受欢迎的剧种。在中国,大多数电视台只有电视连续剧一种形式。只有电影频道一个渠道可以播出电视电影,我觉得太单一了。电视电影其实很适合现代都市生活的节奏,如果加班,参加社会活动频繁的人群,没有条件每天追逐电视连续剧,那么一天一个完整的故事,九十分钟的长度就很适合他们。如果能够划分出一些令人关心的主题,比如我们这一套情感类型的,我觉得就很很合适观赏。

  2、改编到拍摄历时六年,主要症结在哪里?

  我们从改编到拍摄完成,到播出没有六年。大概安顿最早出版的这套书相距现在有六年了。这套书反映的是改革这一二十年中人的变化。我们肉眼很容易看到城市外形的日新月异,人的思想精神情感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什么样的历程?我觉得也需要纪录下来。这些变化相比外在的变化更无形,但意义确更重大。人是本,是我们变革改善之目的。人文关怀是我们对自身的生存生态的关心。大约零二年,拍完《橘子红了》,我们开始和安顿接触,洽谈改编她的口述实录这套书。由于这样的拍摄形态和写实题材都很特殊,所以在投资方面遇到了一些困难,最终是中视集团支持了我们。十个故事并不是我一个人拍摄完成的,一共有三个导演(曾念平、安地和我),一套半制作班子,连环作业。这样从剧本准备到拍摄前后历时了三年。剧本改编占用了两年,拍摄和后期将近十个月。拍完后又搁了将近一年,因为大多电视电影都是在电影频道播出,地方台没有操作过这样的剧种,收购和播出形式都是新的尝试。从理论到实施需要一个过程,所以这部戏反复宣传了好多次,“狼来了”,这次真的要来了,让我非常期待。

  3、您选择的这十个故事的初衷是什么?

  人的情感是时代的风向标,最能衡量出道德准则和思想标准的变化。我们选择的这十个故事照顾到社会的各个层面,有官吏、军人、学生、暴发户、涉外人士、城市流动人口等等。当然是在安顿的那套书所涉及的人群之内。地域性受到拍摄的限制,比较局限。比如说没有发生在上海的故事。不是书里没有,确实是因为资金的限制,放弃了。如果我们的收视好,有这样的社会要求继续拍摄下去,我们会考虑到地域的问题。

  4、电视电影的投资一般不是很高,但是据说这个系列每一集投资还过百万。为什么?

  电视电影分标清和高清两种,高清在电影频道的摄制标准已经到九十至一百万了。我们平均摄制费并没有超标。套装拍摄的好处就是可以补偿,从题材和质量上考虑,有些可以相对低一些,有些可以高一些。比如我拍的《人在北京》就是十部中制作费最低的,但《生死劫》又是最高的。

  5、您的《橘子红了》等影视剧把电视剧拍得象电影一样好看,《绝对隐私》是否也讲究画面的唯美?具体介绍一下。

  《绝对隐私》和《橘子红了》在创作风格上完全不同。《绝对隐私》是写实主义的现实题材。画面和气氛的处理更生活一些,现实主义美学的标准。如果按照你的理解“画面讲究”就是“唯美”的话,我认为《绝对隐私》的画面也是比较讲究的。《橘子红了》讲究画面的绘画感,装饰性,色彩的含义。《绝对隐私》的画面更贴近生活,更含蓄,要求其实更高。需要把一些装饰化的东西隐藏起来,在真实的空间气氛里营造出来。我个人觉得比戏剧性强的片子难度大。

  6、该剧即将在上海播出,每周一集,此举并非是为了吊观众胃口,而是给出足够的时间让观众缓和悲愤的情绪。你觉得这种边缘情感题材的影片会被观众认可吗?

  一周播出一部符合我们最初对这个剧种的播出设想。建立这样的观赏习惯需要一个普及的过程,也许是慢热的,但是我相信这样是科学的。我们的历史造成了一种奇特的文艺观赏习惯,看戏也像搞运动,太辛苦了。在文明发达的社会形态下, 需要一种轻松的,各类的,选择性强的节目形式。真的不必要一种形式十年不变,更不能垄断。我相信这种播出形式符合一类人群,我们不追求“全民皆兵”的收视效果。而是希望达到长线播出的稳定收视效果。我相信尤其针对大都市的收视人群,多样化是方向。《绝对隐私》只是开头,边缘化的题材形式并不是这类形式的全部,我们还会再组织更多,更丰富的社会话题性故事,包括喜剧、惊悚和荒诞。

  7、在其他许多城市都已经播映了此剧,观众反响是看了后"郁闷",对观众抽离其中的"凄惨"氛围你有何建议?

  这一套剧就是“悲情”式的,对能够有共鸣的观众来说无须“抽离”。对那些想回避现实,还没有更多生活经历的人来说应该给他们一个回味的过程。这套故事的背后都有一个真实的原形,他们和我们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如同我们的兄弟姐妹,他们的悲欢离合可以说和我们无关吗?我们不能拒绝一个需要倾诉的朋友,因为我们没准哪天也需要别人的帮助。

  8、为什么要安顿本色演出,对她演技的评价?

  安顿和她的被采访者之间的关系是无法取代的。她已经成为这种口述实录形态的代表。我无法想像谁能代替她出演这个角色。我们在拍《冯齐的忏悔》的时候,就因为我们的场景和演员的真情流露,勾起了她的感受,仿佛回到了采访的真实状态,忘记了拍摄,即兴发挥,给于我们任何戏剧排练都无法复制的效果。《绝对隐私》拍摄也是这样,只要告诉安顿我们需要的内容,一开机她可以滔滔不绝的讲述她采访那个官吏的所有真实细微末节。就因为她的现场发挥,我们在后期改编了整部影片的结构,以她的讲述作为故事的叙事结构。

  9、如果电影电视播出效果好,是否会考虑将改剧搬上银幕,拍摄成电影?

  我们已经有两部被电影节选中,转胶参加比赛,《生死劫》获得纽约翠贝卡电影节大奖。另外《我们》(电视电影名为《兄弟》)获金鸡奖提名。还有另外两部(《渴望一份真爱的感觉》和《幸福从邪恶中穿行》)正在参选今年的伯林电影节青年论坛。李云灵/文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电视剧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