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电视前沿 >正文

央视热播剧《陈赓大将》研讨会实录(2)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8月15日18:30 新浪娱乐
央视热播剧《陈赓大将》研讨会实录(2)

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王伟国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娱乐图片

央视热播剧《陈赓大将》研讨会实录(2)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庆瑞

央视热播剧《陈赓大将》研讨会实录(2)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研究部主任张德祥

  所以剧中有一句话,我陈赓有一个信念,如果我们的胜利是让更多无辜者牺牲,我觉得虽胜犹耻,我觉得非常感人,第三个方面我觉得,陈赓将军在表现自己的纯真的爱情,我觉得这条线也是写陈赓将军的一种真挚的情感事件,我觉得侯勇努力地把握陈赓将军的情感世界的真实,既能做到人物情感的真实真切,发自肺腑的,从而在本质上树立了形似的陈赓将军,侯勇在把握陈赓将军的形式上,正是因为侯勇把握了精神实质、情感真实、信念理想,以及他独特的人格魅力,至少让我们相信屏幕上的陈赓将军是我们对英雄的陈赓将军肃然起敬和崇拜,我觉得我自己看了以后,我非常敬重他。演员应以这个美学思想来创造重要的革命历史人物,尽管在影视作品中表现陈赓将军的戏,但并不多,观众也有一些影片作品中,如电视剧《亮剑》中的旅长,还有一些文学作品《开国大将》等,观众读者初步了解了陈赓将军,所以陈赓将军的形似是观众认识,从视听方面认识陈赓将军的先决条件,观众也通过艺术家的描写,进一步认识到神似,我最主要说,我们追求神似,但并不是放弃形似,我觉得这两个是互相辨证的关系,形似是通往神似的一个必经之路,或者说神似也可以通过形似来表现出来。

  所以在这部戏里面,服装造型,化妆,以及家属向演员们介绍的陈赓将军的言谈举止,外形,这个是侯勇在走向神似方面不可缺少的条件。侯勇自己也颇下了一段工夫,充分向史料、资料请教历史文化知识,做到感知历史,从而使他从历史的氛围当中感受陈赓将军的形似,如果电视剧中陈赓将军形都不似,也很难让观众朋友认识陈赓将军的神似,我觉得侯勇在形似和神似方面所把握的辩证关系,我觉得做得还是比较成功的。我觉得这是第一个成功之处,第二个侯勇创作了陈赓将军的形象,是追求屏幕上人物形象质朴真实的美,我觉得这是这个片子里的第二个重要收获,近些年来我国的优秀演员,在电视剧中塑造了一些观众喜闻乐见的优秀艺术形象,同时他们通过电视剧的媒介在追求自己的表演观念,这些作品有《雍正王朝》中的皇帝,《开国领袖》唐国强扮演的毛泽东,以及在《长征》中刘进扮演的形象,梁冠华扮演的张大民,《激情燃烧的岁月》孙海英扮演的石光荣,《空镜子》陶虹扮演的角色, 也包括《大染坊》侯勇扮演的角色,《汉武大帝》陈宝国扮演的汉武帝《乔家大院》陈建斌扮演的角色等等,有一点他们是共同的,他们在屏幕上创造了质朴无华,真实生动的具有鲜明的人物性格美的形象给我们观众看,这是他们一个共同的成功方面。

  这些优秀的演员他们都在追求屏幕形象的真实感,追求电视剧表演艺术的生活化、质朴化,侯勇在这一美学指导思想下,或者自觉的或者不自觉地塑造了这些艺术形象,纵观《陈赓大将》这个作品,侯勇在表演上,他在追求一种真实的陈赓,质朴的陈赓,陈赓将军的传奇般的经历很富有戏剧性的经历,但侯勇并没有执意地追求这些色,而将这些戏剧化的色彩表现的质朴和生活化。近景、特写、中景、远景、树林里、旷野里,为什么这么写,导演有他的意图,我觉得追求这些东西,陈赓对蒋介石的诱头手段的对策等等,在这一系列的人物事件过程当中,侯勇始终能够把陈赓演的真切、真情、自如、自然,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不失将陈赓将军的神似和形似都淋漓尽致的表现,这种表现的成果应该会聚侯勇为其不懈努力的结果。

  我们看到的陈赓将军是真实的、生活化的一种美,也看到了陈赓将军特有的真实的性格的美,至于我们在电视剧屏幕上面经常看到的比比皆是的夸张的虚假的表演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才显得侯勇对影视表演艺术追求的可贵艺术精神。这种对真实美学的追求我认为是电视剧的一个重要特征,这是由于摄影机和同期录影机,毫不留情的记录了演员在镜头前的表演过程,这有根本上要求演员在摄影机前的表演要真实、要生活、要自然,他们的纪实性,要求电视剧中所表现的人物形象,与生活现实要有一种特有的亲切感,最大限度地表现生活的真实、自然状态,当然这不是自然主义了,而是经过艺术家审美加工以后的。

  那么人物形象的这种真实和人物生活环境的空间真实和谐、融合,这就决定了人物性格的真实性的一个很重要的一个表演的功力和成就,这就决定了演员在创造角色时,显然侯勇有深刻的理解并获得成功,第三个特点侯勇在着力追求人物形象的性格之美。演员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在屏幕上塑造鲜活的,有血有肉的,具有鲜明性格特征的典型形象,我们认为电视剧艺术的艺术美,最重要的体现在这上面。艺术语言的终究目的是要创作丰富的艺术形象,观众正是通过对艺术形象的审美,从视听觉进入审美层次的美感,观众是通过艺术形象的具体形象来感受形象的艺术美的,所以罗丹说在一书中有性格的作品,才算是美的,《陈赓大将》就是一部有性格的电视剧作品,作品中陈赓将军性质美的揭示,表现出我们的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历了曲折和严峻的革命斗争,在这些革命家、军事家的身上让我们认识到我们民族的精神、民族的英雄、民族的脊梁,仲主席所说的,他们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和民族理想和民族信仰的集中体现,侯勇能比较准确地把握陈赓将军的性格美的发展,从1925年陈赓参加革命起到1961年去世,电视剧里讲了30多年的历史跨度,他的革命经历丰富多彩,在黄埔军校期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以后,以及建立哈尔滨工程学院等等,陈赓将军这些丰富多彩的多变的经历,既给侯勇表演艺术提出了难题,但是如果把握得好,也将成为侯勇表演生涯的一个亮点,要想成功地创造一个人物形象,演员首先要准确地认识角色,认识角色最终是一个文化的认识,从文化的意义上理解人物,侯勇是不是从文化的角度上认识陈赓将军的角色,我不知道,但是作为一个演员如果从文化上认识角色,将对他的帮助是终身受用的,这不仅仅是一个方法的问题,我认为是演员创作的艺术经审核文化准备的问题。

  我这里介绍一下英国电影《甘地传》导演理查·阿德巴拉,这个演员为了深入甘地深刻复杂的内心世界,他剃光了头,把皮肤晒得黑黑的,把自己关在一个挂满甘地照片的屋子里面,大量学习佛经,甚至改变了他平时不吃素食的习惯,当一个外在到内部都形似甘地的人出现在岸边的时候,许多老百姓都朝他顶礼膜拜,所以冰冻三尺非一日一寒对一个演员是很重要的,为了演好陈赓将军这个角色,侯勇也做了一定的文化准备,试图从文化上做这个角色,比如《陈赓传》,有关他的史料、资料,侯勇一边拍一边看,也听了陈赓家属们介绍陈赓将军的一些情况等等。这些都是成为演员塑造人物所要进行的一种文化认识和积累,演员的创作是从全部的对演员的文化认识起步,到创造这个角色完成的文化形象止,我认为侯勇在总体上把握了陈赓将军性格美的特征,下面时间关系写的很多例子我不说了。

  我觉得这里面表现了陈赓将军的这种幽默的性格,直率的性格,我觉得跟蒋介石那场戏写得非常精彩,从嘲讽蒋介石开始,到最后批判蒋介石,这个演员层次把握非常好,从侯勇躺在沙发上到最后坐起来,裤子掉下来,两手把裤子拎起来,然后站起来反复批判揭露蒋介石的阴谋,我觉得这场戏表演的层次等等都把握得比较准确。

  我觉得作为一个陈赓将军在尖锐复杂的战争年代,地下斗争的年代,陈赓已经由一个追随革命、热衷共产党的青年精神,在革命经历磨炼过程当中,逐渐地成为政治上成熟,对党信仰坚定,革命立场坚定的一个革命家,革命者,作为一个职业军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陈赓,他不仅是一位英勇善战的指挥员,他更是有着价值观、和平观的占领,侯勇塑造的陈赓将军是这么优秀的艺术家,这些又是艺术形象陈赓将军性格美的个性。在洛阳战役结束以后,陈赓将军对被俘的国民党军官说,本来我们不使用大量火炮,但是你们不放下武器,我们想尽快地结束战斗也是为了洛阳人民尽快地过上好日子,陈赓他绝不拿战士的生命开玩笑,等等,组织指挥员参观等等,告诫指战员一定要吸取血的教训,在后来的朝鲜战争中,以最少的牺牲取得最大的胜利,所以陈赓说,我有个信念,如果我们的生命是让更多的无辜者流血牺牲,那么我认为虽胜犹耻,这是陈赓已经从政治的角度看待战争,从人民生命的安全看待战争,从广大指战员的生命来看待战争,这就是陈赓将军的人性美、人格美的集中表现,这不是巴顿将军所能比拟的,巴顿将军充其量他的作用是我热爱战争,我觉得陈赓跟巴顿的区别就在这儿。

  (掌声)

  曾庆瑞:我是特别能够理解拍这类的题材是不得已而为之,这部戏是咱们男一号,但是没想到家属能那么好地配合,目前我是觉得在我们国家现在这样一个状况下来,那种生态环境优化到什么程度,是有限的,因为咱们很多人的因素,决定是谁的干扰,我就琢磨,作为中心来讲,又不断地接受这样的任务怎么办?我觉得不断地总结经验,让我们变得聪明一些,我们拍这类戏,要把戏拍得让你无话可说,怎么让你家属再挑剔,总结这种更现实,希望改善环境、更优化,大家愿意期望,大声疾呼地喊,但是不如我们自己充分地总结经验教训,把戏拍好,真的拍得尽量让你很难挑剔,这更重要,这部戏当时我写了很短的文章,我觉得诗意人生如画来,我对这部戏的思想的一种感受,我不说这个稿了,如果刚才讲的这个问题,刚才老仲他们都讲到,怎么样来走出这个困境,求得突破呢?我想有三点意见供你们参考的。

  一个就是说把属于重大革命的,而且人物传记的戏要拍好的话,首先有一个问题,因为这些英雄人物,革命人物到了这个等级,或者一定重量级的时候,往往都跟你国家,跟你这个军队的历史不可分割,也就跟你的民族奋斗这样的历史不可分割,所以它一定是带有史实的叙事特点,这个要求,你光写这个人,不写这个历史,显然分量是不够的。但是这种史实叙事,以往的经验教训是在于人物,现在也是很伟岸的、领袖的派头,离老百姓比较远,而《陈赓大将》我是觉得把史实的叙事跟英雄传奇的叙事结合得很好,我们现在认为陈赓同志是传奇的英雄人物,我想,在中国革命战争的历史上,凡是到达这种等级,这种重量级的英雄人物都有很多传奇的故事,而且刚才讲的创造观念,有什么样的创造观念对待这种题材,只表现他们这些英雄伟岸的史实的一面,如果说是像《陈赓大将》这样,既注重于史实的叙事,又把传奇的叙事结合得很好的话,一定是思想上能震撼你,艺术上也能感染你,这些人谁没有传奇的故事,都有。在于你敢不敢把那面正面地托出来,放在史实叙事,让它们融为一体。当然陈赓的传奇事迹很多,我就不讲了。

  所以我觉得出去把史实的叙事再加上挖掘传奇故事,就能够使得这个好看,因为很多不好看在哪儿,包括彭真等等,你觉得好看吗?没法看。领导的做派,那种说教、干大事离我们很远,都它有时候不如都党史,读那些回忆资料,因为你是电视剧,我总要看你的画面,很枯燥就乏味,不能够做到这种重大革命的人物传记,我觉得这个给人应该是成功的经验,因为要好看,我很斗胆一句,比方这部戏前面可能更好看一些,到后面好看的成分就降低了,特别建国以后,当然有很多困难可以想像,写这类人物的传记色彩的结合是非常需要的。

  第二点的经验我就觉得,《陈赓大将》现在我们觉得好看,真的是让人震撼的感染力,解决了神和人的关系,以往我们拍这类题材的,拍这些革命领袖人物,哪怕是孙中山、宋庆龄的人物,生怕亵渎他们,尽量神话一些,但你做出来还是在神态上或者一个什么高度上,这个戏的定位很好,既给你一着厚重的崇高感,但是同时让你看到这类的英雄真是侠骨柔情,具有人情味,其实不仅仅是陈赓,你说在我们中国革命立场,这些人,绝大多数我相信都有侠骨柔情的精神。生怕玷污了或者有损形象,这个戏我觉得很好,包括网上有人讲歌曲的唱法,以往是美声、通俗,通俗歌曲唱了让你觉得,特别有些话,我觉得导演和一些主创人员要张扬这个观点,我不看你就是生硬的面貌,人都有这种,怎么样很好地把这个东西挖掘出来,怎样表现出英雄都有这一面,那就特别接近观众,我有喜欢看,爱看,让人很感动。这样一个题材,这种类型的片子里面,把这个戏编成这个样我觉得不简单,我觉得这个戏,我讲的第二点经验,我个人觉得可以张扬的是神和人,真正的铁骨和侠骨柔情。第三点我觉得它前面解决了一个英雄史实的叙事,同时传奇的结合,在艺术上真正树立好了实和虚的关系。因为电视剧从来是一个虚构的艺术世界,不是其他的,既然是虚构的艺术世界,那么这一类东西,在不违背所谓大的史实、历史事件人物关系之外,完全可能给我们创作者一个艺术虚构的自由,只要这种艺术不改变我们历史的重大的事情和人物关系,只要不改变历史的结果,同时也不改变我们老百姓看待历史的事件,人物的情感,应该允许大家充分地虚构,至于哪些虚哪些实,我们说不清楚。但是看了肯定有虚的东西在里面。我就简单谈这么三点意见,尽管环境让你们很为难,但是下真功夫练好内功的话,我要拍到让你无话可说,这就是你们的本事了。

  张德祥:刚才各位专家老师讲了这些,刚才大家说到拍这类人物传记性的电视剧,现在也面临了一些困难,各个方面的一些不同的条件,不同方面的影响,这个都会对这个传记性的电视剧有这样的影响,但是这个片子,我过去应当说对《陈赓大将》的历史不是太了解,了解得不多,看了这个作品以后应当说,真是通过这个作品认识了我们一个民族英雄,所以我想像我这样一类的观众通过屏幕应当说结实了一个英雄,真正走进了陈赓大将的精神世界,我想这样一种社会反响,在青年一代,甚至比我年龄更小的这些观众之间,应该产生更积极的,很好的社会教育作用,这个片子我觉得有三点,我也讲三句话,第一举话从精神上来说,我觉得给我最大的一个感触,一个感染,就是它坚定了理想信念,所以我感觉到伟大的理想信念成就伟大的事业,伟大的事业成就英雄。如果说是英雄没有干出伟大的事业来怎么称得上是英雄呢?英雄一定是创造伟大的事业,创造伟大的事业一定有伟大的理想信念,不能说遇到困难了我就逃脱了,这个不可能成为英雄。

  这个作品给我一个很大的感触,就是在红军革命时期,北伐战争以后,蒋介石开始反共,实行白色的恐怖,对共产党领导实行屠杀,在这种情况下真正是考验共产党是不是真共产党,实际上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没有坚强的信念,没有伟大的理想是不可能把共产党人做到底的,肯定是要半途而废,我们看到这里头有很多人都当了逃兵了,所以经过了这样一次血雨腥风的考验,我觉得这个英雄就是在这样的考验中成长过程的。而且让我最感动得,陈赓大将还和别人不一样,他是在黄埔军校与很多国民党的学生在一起是同班同学,是同窗,我们知道同窗友谊是非常深的,非常纯的,他们在那个时候结下了友谊,而且他救过蒋介石的命,所以蒋介石对他也格外器重,可以说器重有加,不是一个简单的说,用高官厚禄诱惑他,劝降他,不是这样的,蒋介石非常器重他的才能,觉得他这个人有才智而且忠诚,所以委以他重任,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陈赓同志依然离开这个国民党的部队,离开蒋介石,坚定不移的信念使他追随共产党走。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电视剧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