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海选现场,选手们的目标角色以黛、钗居多
第一天海选现场,选手们的目标角色以黛、钗居多
这位以武僧打扮出场的选手希望可以演贾政、贾雨村
作为群众演员的王女士拄着拐杖来竞选刘姥姥
01考场01号选手全家都是《红楼梦》迷
本报讯(记者雷丹)昨日,热热闹闹的“红楼梦中人”大型选秀北京赛区海选在大观园开始。让记者意外的是,和其他选秀不同,大观园现场并未出现人流如织、选手排长队的热闹场面,上午11点钟一些考场就结束了上午的考试。组委会负责人告诉记者,因为是第一天,组委会特意限制了选手的数量,今天通知海选的选手只有3000人不到,应该只是每日数量的一半。据悉,北京地区海选将持续到20日。
分组:专业、业余分开考
虽然之前组委会公布的海选相关规则中并未特殊注明,但是记者在现场发现,此次海选还是有专业组和非专业组的区别。十号考场为专业组。无论是从人数还是从选手外形来看,均要高于其他几个考场。据记者了解,专业组主要的构成是演员、北电、中戏等几个表演专业院校的毕业以及在校学生。对此,北京台副总编辑张强告诉记者,这样分组也是考虑到如果一起比赛的话,对于非专业演员可能有些不大公平。
虽然实行了专业、非专业分开,但是在具体报考的角色上,却并未分开。面对如何统一评判标准的疑问,张强告诉记者:“现场评委将来掌握这个分寸”。最终每个赛区选入全国总决赛的还是宝、黛、钗这三个角色,还有一个刘姥姥。
选手:黛、钗多,宝玉少
在昨日的现场海选中,年轻女选手占了绝大多数。报名黛玉和宝钗的比例最多,按照组委会提供的选手海选报名的统计,宝玉的比例也应该很高。
但是昨天现场的“宝玉”显得十分的稀少。通过现场考试情况看,记者注意到,虽然之前各种红学讲座、培训不断,但是大部分选手对于《红楼梦》以及自己所报名的角色缺乏了解和认识,可以看出,很多选手都是随便填写一个角色的名字,记者在和评委的聊天中也发现了这个问题,特别是专业组的选手,很多并未考虑清楚自己究竟想要出演哪个角色,甚至还有选手问评委老师“您觉得我比较合适哪个角色?”
评委:一天只能放过两三个?
北京赛区海选评委的最终构成是这样的:每个考场三个评委,包括一个红学专家,一个表演专家,一个新版《红楼梦》剧组代表,三个人当中有一个小组长。按照每天的场次和最终海选出来的人数,每天一个考场大约只能有2-3名选手通过海选。“得尽可能严格,这样选出的人还得再刷一遍呢”一位评委告诉记者。
然而,从昨天上午的海选情况来看,除了专业组之外,几个非专业考场情况都“不容乐观”。“一上午了,就发现一个报晴雯的还不错”,“我们这里一上午一个都没过”几个评委在聊天的时候透露。对于具体的评判标准,几个评委均表示,还是以《红楼梦》为标准,在基本的表演功底评估基础上,贴近角色是评委首先考虑的。
但是,现场一分钟才艺表演也是五花八门,还有选手在现场演唱了庞龙的《家在东北》,对此,评委建议,红楼选秀不同于超女,我型我秀等歌唱选秀,有些选手想要通过“个性”出位的方法并不可取,评委建议,表演小品或者诗歌朗诵是比较恰当的才艺展示方式。
-“梦中人”剪影
仇莹莹 职业:学生 目标角色:晴雯
考试开始前,当很多选手都或是走动,或是聊天的时候,仇莹莹一直不动声色站在考场门前,看起来胸有成竹的样子。走进考场,在进行了简单的自我介绍之后,仇莹莹做出了一个让评委和媒体意外的举动,她说“我放弃才艺表演,我只是希望能来表达我的两个愿望,第一,《红楼梦》没有主角配角,在关注宝黛钗之外,也能重视妙玉、晴雯。第二,作为一个红迷,我建议也是呼吁金陵十二钗用专业演员”。
海选结束后,仇莹莹告诉记者,“从小时候奶奶给我讲故事开始,我就喜欢《红楼梦》,我们一家子都是”红迷“,我来参加这个海选,只是作为红迷,表达一下我对《红楼梦》的支持和建议”。
王女士 职业:群众演员 目标角色:刘姥姥
10号考场是专业组考场,美女帅哥很多,然而,整个上午最出风头的却是参选刘姥姥的“王女士”。
她之前并没有参加海选报名,而是昨日现场报名,“我是特意从别的剧组赶来的,为了参加这个我推了别的戏”,这位“刘姥姥”一本正经地告诉记者。值得一提的是,这位“刘姥姥”的腿前不久刚刚受伤,是拄着拐杖,在家人的搀扶下到来的。
海选完毕,记者问,您觉得您能选上吗?“刘姥姥”回答“我很有信心,刚才评委也说我表演的不错,我觉得我能选上,”(为什么?)因为我觉得我就是刘姥姥,刘姥姥就是我啊“。
沙学周 职业:演员 目标角色:贾政、贾雨村、柳湘莲
昨日出现在现场的还有一位“武僧”打扮的男选手,也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他自我介绍来自中戏,35岁,之前已经在很多电视剧、话剧中有过丰富的表演实践经验,他看起来的确比一般小选手更自信。“我能文能武,评委您是想看我文的还是武的?”(擅长什么来什么)“那我就来个能文能武的”。
只见他先打了一套拳,又练了一套刀,还在武术中加入了喝醉酒的表演。
“我觉得我最大的优势在于我对人物的掌控力”沙学周说。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雷丹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李志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