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
虞啸卿进入缅甸后没多久就被打回来了,甚至连美式装备都没来得及换。日军比想象中来得快,虞啸卿还没来得及整治好江防。于是他把临阵退缩的江防营长开了刀。
怒江西岸,龙文章打断过江缆绳领着1000多名散兵打退了日军17次进攻。虞啸卿站在另一岸,看着龙文章,他仿佛看到了自己。如果对岸是他,他也会这么做。龙文章跪地请求,虞啸卿同意以半个基数的火炮支援。虞啸卿说:“这是拿兄弟们的血偿你的临终之愿,望死得其所。无论你何许人也,先行一步,虞某随后就来。人死不论军阶尊卑,只问无愧于心。”
但是伪龙团座辜负了他的敬重,逃回西岸的举动让军令不再如山,公然欺骗长官让他军威顿失。他不得不为了军令严明而抓了伪龙团座。
在虞啸卿的世界中,慷慨赴死和保全求命是两个完全对立的选择。而且他还有一个更强大的前提——仗打成这样,千年未有之溃败,所有军人都该去死。既然如此,区区十几个溃兵的命算什么,甚至不值几发炮弹来得金贵。虞啸卿本人也是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和他最初战斗的人只剩他一人了。经历告诉他,家国沦丧恰恰因为军人贪生。文无屈原,武无岳飞。
死亡,在虞啸卿那里就是一个概念,是一个数字。虞啸卿可以轻飘飘说出:“请你们在西岸杀身成仁。”他每一次壮怀激烈的背后可能会埋葬无数炮灰的生命。
龙文章与虞啸卿不同,他们有完全不同的生死观。龙文章可以斩断缆绳让跟着他的1000名残兵死守阵地,保护妇孺过江,保障东岸江防;当目的达到时,龙文章不肯放弃这十几个溃兵的生命,不能无谓地当“劈柴”。死亡,在龙文章那里是具体的,是一个一个的人,一座一座的坟。
虞啸卿无法理解这种悲悯,他认为这是市井的精明和算计,是应该鄙视的底层性格。日军渡江进攻时,虞啸卿亲手杀死了防守不力的主力团团长——他的弟弟。虞啸卿憎恨逃兵,他希望底层士兵能视他为“袍泽”,甘愿跟着他去冲杀,他要军心,但是得不到。所以他愤怒地归因于人渣们的贪生怕死。虞啸卿的字典里并没有“生死”二字,只有“贪生”与“成仁”。
南天门阻击战过后,当地乡绅给龙文章他们送酒时说:“我活了一把年纪才知道马革裹尸是大悲情,不是大豪情。”孟烦了在西岸侦察时,特意学了虞啸卿的话:“别扰老子豪情。”
虞啸卿认为战争是豪情,而龙文章认为战争更多的是悲情。
这也可以理解美国顾问老麦对虞啸卿的愤恨。其他人认为虞啸卿是恺撒、巴顿,但是老麦说他是个病人,应该去看医生。他认为虞啸卿就是个战争疯子,不可理喻地将那么多的生命推当“战争燃料”。
在老麦那里,生命是一个个体的存活;在虞啸卿那里,生命是民族整体的延续。
伪龙团座的表现震动了虞啸卿。他认为,千年未有之败,中国军人再无无辜之人;但不解的是,为什么那么多人甘愿听了伪团座的安排,不哗变、不逃跑、还不懈怠,守山头时死生无惧。所以他才能在江防和弹药底线之内,允诺下半个基数的炮弹,给对岸的溃兵们送行。
龙文章戏弄了虞啸卿的豪情。
他本可以像枪毙那个倒霉的营长一样杀了龙文章,这是他的军务,但“渣滓”们的表现仍令他动容——他不就是要建立一支无人退缩的铁军么?伪龙团座办到了。虞啸卿想知道这是个什么样的人,能不能为他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