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回顾春晚30年历程:观众审美和口味也在改变(3)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1月29日15:04  法制晚报微博
回顾春晚30年历程:观众审美和口味也在改变(3) 相声演员曹云金(左)与刘云天今年首登春晚舞台,但此前他们在民间已有较高人气
回顾春晚30年历程:观众审美和口味也在改变(3)赵本山是春晚的“招牌人物”

  抖包袱 相声“让位”小品领风潮

  语言类节目挑大梁 相声比重逐年降低 小品保持5个以上 曾创造大量流行语

  央视春晚30年,每年最受关注的节目是哪一个或许很难评判,但如果说最受关注的节目类型,答案一定是语言类节目。    几乎在每届春晚过后,社会上都会出现几句“流行语”,比如“你太有才了”、“穿上马甲就不认识你了?”等等,这些“流行语”全部是语言类节目的产物。这也是春晚影响人们生活的表现之一。

  遗憾的是,到了2012年龙年春晚,相声不见熟脸,小品难寻佳作,台上的包袱抖得不响,台下的观众也没能再学会新的流行语。

  今年特点

  相声没有熟脸  “草根”登上大雅之堂

  提到春晚相声,我们会想起姜昆“掉进老虎洞”、牛群的“领导,冒号”、马季的“五官争功”……但当我们看完2012年春晚,会遗憾地发现,今年挑起相声大梁的,都是些生面孔。

  从1983年至2011年总共29台春晚中,姜昆亮相23次,石富宽亮相13次,牛群、唐杰忠也出场12次,但这些脸孔都没有在2012年春晚上出现。不仅如此,今年甚至没有一个登上过春晚舞台5次以上的相声演员。

  只上过三次春晚的周炜和歌手吕继宏、佟铁鑫、王宏伟、刘和刚(微博)搭档了《小合唱》,这个节目是“旧瓶装新酒”,曾在2009年和2010年两次央视春晚审查中露过脸。

  活跃在民间小剧场的曹云金(微博)、刘云天(微博)也登上了春晚的舞台,二人表演的《奋斗》笑点虽多,但部分段子来自网络,比如“大师兄,师傅被妖怪抓走了;二师兄,师傅被妖怪抓走了……”2011年初就已在网络上广为流传。

  从演出效果来看,新人对舞台的“统治力”虽稍显不足,但混搭的形式和活跃在民间的段子,或许能为日渐衰落的春晚相声舞台探索出一条新的出路。 

  小品流行混搭  笑料平淡没“流行语”

  21年来,赵本山已经成为央视春晚的一个标志。毫不夸张地说,很多人除夕夜守在电视机前,就是为了看赵本山。但龙年春晚没有了赵本山,观众果然对小品节目有些“不买账”。

  冯巩仍然高喊“想死你们了”,黄宏仍然在台上亮着大嗓门,蔡明(微博)已经第22次登台,这些笑星被观众戏称为“春晚钉子户”,他们在演出阵容上玩起了“排列组合”。

  黄宏今年的搭档是情景喜剧《武林外传》中的“白展堂”沙溢(微博);蔡明找来2011年央视小品大赛的获胜者王宁和常远;冯巩则与牛莉(微博)、阎学晶组成了“二女一男”的阵容。

  虽然演员在找寻创新的途径,但他们的不少段子都给人似曾相识之感,像出自蔡明的小品《天网恢恢》中的“拿扫帚的不一定是清洁工,也可能是哈利·波特”,这种句式对网友而言早已不新鲜。

  多数网友认为,离开了最擅长创造“流行语”的赵本山,本届晚会的语录平淡了许多。

  整体趋势

  时长“叫板”歌舞  小品已成第一主角

  龙年春晚的语言类节目共7个,其中小品(含相声剧)共5个,比去年少了一个。

  为中国小品开创先河的是陈佩斯、朱时茂,他们的作品《吃面条》是春晚历史上的第一个小品,《吃面条》的成功也使得小品成为历届春晚的保留节目。从1989年开始,小品取代相声成为春晚的第一主角,这种局面延续至今。

  纵观历届春晚,1993年小品数量最多,曾达到9个,此后一直维持在6-7个。虽然这个数量与动辄二十多个的歌舞类节目数量相去甚远,但二者的时长不相上下。今年春晚,21个歌舞类节目总时长78分钟,而5个小品就用了73分钟。

  比重逐年降低  相声没落已成事实

  在小品进入鼎盛时代的同时,曾经在春晚上挑大梁的相声日渐衰落。

  1983年首届春晚,姜昆、李文华,侯耀文、石富宽,马季、赵炎六位大师说了《对口词》、《山村小景》、《讲礼貌》等9段相声,总时长超过了90分钟,这一纪录保持了30年。

  1984年,马季曾用“宇宙牌香烟誉满全球”来讽刺虚假广告,结果却真有商家注册了“宇宙”牌香烟。

  但到了2011年,《专家指导》、《独家录制》等四个相声节目的总时长仅为36分钟;2012年,《小合唱》和《奋斗》两个相声的总时长仅有25分钟。

  在央视春晚历史上,像今年这样只有2个相声节目的还有6届,分别是1986年、1994年、1998年、2000年、2004年和2008年,而且,进入本世纪以来,春晚的相声节目数量从未突破过4个。

  不过,也有很多相声名家认为,不能因为相声与春晚渐行渐远就得出相声行业不景气的结论。曾5次登上春晚舞台的著名相声演员李金斗就表示,相声是剧场艺术,听相声的场所应该是剧场内而不是电视机前。

  “一段传统相声长度在20分钟左右,现代相声15分钟左右,这是艺术规律。放在电视台就不行了。就给你5分钟,还要抖十来个包袱。”李金斗说。

  昔日看点

  春晚流行语

  1990年   

  “傻样儿”(小品《相亲》)

  1992年

  “我叫不紧张”(小品《我想有个家》)

  1993年

  “给你点阳光就灿烂”(小品《老拜年》)

  1999年

  “秋波,就是秋天的菠菜”(小品《昨天今天明天》)

  2000年

  “穿上马甲就不认识你了?”(小品《钟点工》)

  2001年

  “脸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是伙夫”(小品《卖拐》)

  2002年

  “忽悠,接着忽悠”(小品《卖车》)

  2003年

  “我这个心啊,是拔凉拔凉的啊”(小品《心病》)

  2005年

  “这个世界太疯狂,耗子都给猫当伴娘了”(小品《功夫》)

  2006年

  “那是相当的……”(小品《说事儿》)

  2007年

  “你太有才了”(小品《策划》)

  2009年

  “这个可以有”、“这个真没有”(小品《不差钱》 )

  2011年

  “此处略去一万字”(小品《同桌的你》)

  本版文/记者 王岗 实习生 夏欢

回顾春晚30年历程:观众审美和口味也在改变(3)今年春晚的舞台上只有京剧票友上台献艺

  知音减 一台大戏变“小众”喜好

  曾经风光赛过相声 今年压缩只剩一个 人均表演一分多钟 戏迷观众逐渐流失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春晚舞台上的戏曲类节目,如今风光不再。    2012年龙年春晚,只有一个戏曲类节目亮相,那就是由刘佩琦、李明启等6人表演的《戏迷一家亲》,人均表演时间仅为65秒,而这竟然还是最近四年以来表演时间最长的一次。

  本报记者统计春晚30年的历史数据发现,春晚舞台上的戏曲类节目正在越来越少,如今几乎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境地;这背后,是戏曲人才的大量流失和票房市场的不景气。

  不过,李玉刚在龙年春晚上表演的《新贵妃醉酒》倒成了一个亮点,他将民歌、舞蹈和京剧融为一体,似乎为戏曲类节目找到了一线生机。

  近年特点

  节目逐渐压缩  龙年只剩一个

  1983年第一届春晚,当时有黄梅戏《夫妻双双把家还》、儿童演员尹宏伟的京剧表演、京剧《坐寨盗马》、京剧《空城计》、京剧《霸王别姬》、京剧对唱《牛皋招亲》等6个传统戏曲类节目。

  到了2012年的龙年春晚,传统戏曲类节目则只剩下一个《戏迷一家亲》,表演时间6分30秒,该节目是由“容嬷嬷”李明启和“白三爷”刘佩琦这两位影视界的票友,及四位京剧戏迷票友大赛金奖选手完成的经典选段大比拼,而著名的戏曲演员一个也没有上。显而易见这个节目仅起到了一个点缀的作用。

  而2011年的兔年春晚,戏曲类节目同样被压缩成了一个6分钟8个人的“拼盘”:一个6分钟表演时间的《薪火相传梨园情》,汇聚了京剧名家于魁智、孟广禄、李胜素,越剧名角何赛飞和豫剧名家李树建5位演员,再加上3位小演员,平均下来每个人只有47秒的出场时间,接近历史最低值。

  回顾辉煌

  曾经是重量级  比语言类节目牛

  别看戏曲类节目现在流落到了这般境地,当年它可曾风光一时,甚至一度比相声、小品都重要。

  本报记者梳理历史数据发现,1983年第一届春晚有多达6个戏曲类节目亮相,其中有京剧、越剧、黄梅戏、花鼓戏四种戏曲形式被演绎。

  当时采取观众点播的方式进行表演,京剧大家于魁智、马长礼等表演了《霸王别姬》和《空城计》等名曲,加上李谷一、姜昆的即兴表演,戏曲类节目总时长超过了40分钟,远远领先语言类节目,其中还包括黄梅戏经典唱段《夫妻双双把家还》,观众也喜闻乐见。

  压缩时间渐短  演员“闪电亮相”

  不过自1985年以后,戏曲类节目就不温不火起来,一直保持在10-20分钟。最多的1997年也只有20分钟出头,节目数量则一般只有两三个。

  自2009年以来,戏曲类节目每年就只上一个,从2009年的戏曲联唱到2012年的选段比拼,留给戏曲的时间也是越来越短,从八九分钟下降到了6分多钟,加上上场人数众多,人均表演时间被压缩得只剩1分钟上下,2012年人均表演时间65秒已经是最近4年以来最长的一次,可谓是不得已的“闪电亮相”。

  原因探秘

  人才数量下降 角儿在流失

  春晚是一个综合性的舞台,也是全国范围内艺术的融合和浓缩,戏曲类节目在春节联欢晚会中的变化能够从一定程度反映出戏曲整体艺术的市场走势。事实上,传统戏曲也确实正在经历着衰退的过程。

  衰退之势的第一个表现就是“角儿”的流失。戏曲是以“角儿表演”为中心的艺术,不同于影视演员或者歌手的一夜成名,戏曲演员的成名路是熬出来的,当真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但令人担忧的是,目前不少京剧和地方剧种面临着人才危机,而要培养技艺高超的表演人才,需要靠老师与学员面对面的“口传身授”,但往往高超的表演技艺,会随艺人的去世而永远丢失。

  1983年-2004年,戏曲剧团的从业人员数量呈直线下降趋势,平均每年流失戏曲演员3600多人。一直到2005年,这一状况才得以改变,在2007年和2009年,戏曲类人才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补充,这两年的从业人员分别增长了1万人以上。

  演出市场萧条 有人演没人看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影、电视的普及,流行文化在群众的文化生活中已经占据了绝对主流的地位,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受到极大冲击。

  现如今的年轻人是地地道道的“网迷”,而老一辈的票友也可能已经听腻了几十年都不变的唱腔,因此,地方戏曲演出,往往是有人唱没人听,有人演没人看。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2010年,我国戏曲剧团演出共计47.7万场,与1985年相比只增加了4300场,这还是有史以来的最高值。

  地方戏太多  观众群体有限

  中国是戏剧大国,据统计,即使不包括在很小范围内流传的小戏种在内,我国还有地方戏共计370余种。这些独具地方特色的戏种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

  但是,这些地方戏观众群体有限,演出难以得到市场回报,这些宝贵的遗产很多都面临着市场萎缩、专业人员流失的现象,这一点从戏曲类节目占春晚的比例就可窥见一斑。

  想当年,一把胡琴,一张脸谱,一座戏台,几个演员演绎着千年间的悲欢离合,曾经令多少人为之惊叹。然而时至今日,中国的戏曲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曾经带给数代人欢乐的戏曲被港台和欧美日韩的各种各样的流行艺术取而代之了。

  未来展望

  力求创新

  与其他艺术形式结合

  走至绝境,力求改变方可绝处逢生,春晚舞台上的传统戏曲类节目正在经历这一过程。

  本届春晚上,成名于2006年《星光大道》的李玉刚就带来了代表作《新贵妃醉酒》。作为一名草根明星,他将民歌、舞蹈、京剧有机地融为一体,在舞台上的表演美轮美奂,给了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力。

  其实在今天这个时代,特别是在年轻人一代的身上,很难再找到老艺术家们对戏曲的那种执着和崇敬,但是凡事都是在变化发展的,戏曲也不应该拒绝创新。

  而流行歌曲与传统戏曲的结合往往能带来意外的效果,像陶喆的《苏三说》,周杰伦的《霍元甲》以及经典老歌《北京一夜》等将戏曲与流行相结合就创造出了别样的视听。

  振兴传统戏曲必须培养观众,对于传统戏曲来说,观众是生存的土壤,票友、戏迷都必须首先成为观众而后为戏迷、为票友。

  上个世纪20年代末,梅兰芳到美国演出,大获成功;2001年,奎生先生导演的《夜莺》在德国演出,结果演出也很成功。我们可以让外国人喜欢传统戏曲,为什么不能让中国人自己喜欢呢?

  (注:本版数据来源于统计年鉴及媒体公开报道)

  本版文/记者 王岗 喻德术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责编: 葱尾)

分享到: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