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圈里有条奇怪的定律:剧不怕雷,越雷越火。于是《隋唐英雄》不惜背上“让李世民早出生十年”的历史硬伤,也要让刘晓庆[微博]扮演的萧后多一段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山河恋之美人无泪》中皇太极因为海兰珠的去世提出要让所有格格阿哥们陪葬,让网友跟着捏了一把汗:“大清王朝差点都没了”;暑假收视第一的《活佛济公3》更是明晃晃地打出“雷剧”的旗号,满口新时代网络用语,不将济公变成宋朝“犀利哥”不罢休……
正当众多专家学者为观众的审美品味着急,恨不得亲身上阵把这些雷剧统统拉下马的时候,电视圈另一个定律起作用了:不炒作,好作品依然会说话。《甄嬛传》、《中国好声音》这些下了血本宣传的自不必说,《舌尖上的中国》这部左看右看都不具备“大火”潜质的深夜档纪录片却因为兼具美食诱惑和人文关怀成为“吃货”们追捧的对象。
这两个定律互相作用,构建出电视荧屏上的独特生态:既不缺少让人“一笑而过”的笑料,也不缺少“雁过留声”的感动与思考。别低估电视机前的观众了,他们的心里可跟明镜似的,知道哪些适合全家笑翻天,哪些适合流个泪舒缓一下压力。电视毕竟还是娱乐,要是部部戏都跟张黎[微博]似的“不跟随观众,要培养观众”,那观众就得砸电视机了,因此最高明的还是“雅俗共赏,深入浅出”。
年度观察
有多少剧,可以凑合着看?
朋友中有个“历史控患者”,每次打开电视机,都真心为编剧的智商着急。一次,一群人一起看《武则天秘史》,当武媚娘深情款款地说:“皇上,我叫武媚娘,还有一个大名,叫武瞾。”该朋友立刻在旁边大声嚷嚷:“武媚是李世民给她起的,曌是她自己登基后取的。”……如此云云,一集下来,经她“注解”处竟达十余处。她这种事无巨细的挑刺行为立刻引起了公愤“干嘛这么认真?不过是看电视剧而已嘛。”于是,该朋友被驱逐出看剧的队伍。
这是一个很讽刺的故事,认真的人反而成了不合群的“少数派”。但许多人忽略了,这个故事有一个更讽刺的前提:除了我那个朋友,其他人似乎都默认电视剧存在硬伤是合理的,雷人也是可以理解的。
2012年,各种打着“金牌班底大制作”的电视剧轮番上场,投资从最低的几百万,到最高的上亿,都是有钱的主,然而,看过之后的感觉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凑合”。凑合是什么?字典上的意思是:将就,还过得去。放在电视剧这个语境下,就是:雷人,但可以忍受。就像是那群提出“干嘛那么认真的”的人,他们之中未必就没有人懂得武则天的掌故,但却选择了无视这个瑕疵,继续看下去。
当然,这也不能全怪他们,因为电视台放的电视剧就那么多,而其中又有多少没有所谓的瑕疵?既然李世民都可以早出生10年,那么武则天为什么不能自称武媚娘?于是久而久之,观众们就“雷雷更健康”地麻木了。既然观众都不在意,那么制片方更有理由凑合着拍了。编剧凑合着编,导演凑合着拍,演员凑合着演,观众凑合着看,多米诺骨牌最终的结果就是,2012年,看似一片繁荣的电视剧市场最终竟难淘到能击败时间的精品。
2011年立项的电视剧项目多达3万多集,在如此庞大的市场诱惑面前,要像87版的《红楼梦》一样仅准备就用了三年时间,确实要求有点高。但每个人可以做到的,是像我那位朋友一样稍微较较真,起码,这样就不会出现《隋唐英雄》编剧所哭诉的:编剧希望写出情怀,制片方却要求往雷剧上靠。
这并不是道德上的要求,而是实实在在的生意。目前,许多电视剧虽然质量不高但仍能保持高收视率,某种程度上是因为垄断,但随着视频网站对国外购剧越来越热衷,年轻人对美剧韩剧越来越青睐,在未来的30年,电视剧市场是否还能维持这种繁荣盛况?
电视剧市场要健康发展,不能沉溺于现在的优越环境中凑合了事,因为狼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真正到来。观众并不是分不清好坏的“愚者”,当有对比,有真正的佳作可以选择时,这些“雷剧”还会有容身之地吗?
选秀七年之痒 “好声音”
大火首先要感谢“快女”
2005年,“超级女声”以破6的收视率不仅成为了选秀节目的标杆,当年默默无闻的李宇春也一夜间成为了全民偶像。如今,李宇春已经成为天娱“一姐”,一方面自然由于她的勤奋,另一方面也说明一个悲哀的事实:李宇春之后,再无像她那样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选秀选手。不过,今年夏天的《中国好声音》却打破了“选秀七年之痒”的僵局,给选秀重新注入了一股强心剂,根据数据统计,《中国好声音》中秋夜总决赛的收视率为5.234,虽未能打破05“超女”的纪录,但也可算得上是“万人空巷”,重现当年“超女”的辉煌了。
《中国好声音》为什么火?相信所有人都可以摆出一大堆理由,比如说音响、节奏、几个重量级导师等等,归根结底一句话,天时地利人和造就了一档好节目。不过今天再看这个节目,我却想起来另外一件事:除了CCTV、MTV、各种TV,以及衣食父母的观众和赞助商外,《中国好声音》最得好好感谢的,是“超女”和后来的“快男”、“快女”。
许多人可能奇怪,《中国好声音》搬的是国外节目形式,跟《快乐女声》八竿子打不着,又何谈感谢之说?不急,且听我慢慢道来。首先,《中国好声音》这么火,优秀的选手自然功不可没,这一点从央视《直通春晚》就可见一斑,“好声音”的选手一路过关斩将,不仅评委齐齐说好,所有媒体也都把好声音选手作为新闻点,乍看之下还以为是“好声音选拔赛”。如果细数这些选手的来源,似乎都跟“快男”“快女”有点关系:光头平安[微博]就曾是2007年的“快男”选手,而忧郁小生王乃恩[微博]则是2010年的“快男”,杨坤[微博]的爱徒丁丁[微博]曾参加过去年的“快女”……怎么样,看到这里觉出点味来了吧,敢情《中国好声音》就是“快男快女复活赛”啊!
《快乐女声》给选秀植入了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选手要靠话题取胜,而当《中国好声音》成功打破这一观念时,就是成为“大佬”之日。当年的李宇春,单论唱功进入全国决赛都是一个奇迹,但却一路被“保送”至全民投票,其中话题效应功不可没。之后的曾轶可、刘忻[微博]等话题选手又强化了这种模式,把“快女”变成了偶像“造星”运动,真正的唱歌反倒是成了其次。
《中国好声音》恰恰反其道而行之,提出“盲选”的概念,强化歌声原本的魅力。同时汲取《中国达人秀》的成功经验,把背后故事当成是吸引观众的一种手段,但这一点没成功,反而招致刘欢“造假故事”的质疑。
名导神话破灭 “甄嬛台”
独领风骚播足一年
2012年,什么剧最火?毫无疑问,是《甄嬛传》。照理来说,一年出一部让人眼前一亮的电视剧也没什么可稀罕的,但《甄嬛传》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不仅红遍大陆,而且红到了台湾,收视率超过《康熙来了》;更红了整年,从年初到现在,这部70集的电视剧首轮、二轮、三轮播出后依然风头不减,无论是清晨7点还是半夜2点打开电视,总有一个电视台中有“嬛嬛”娘娘的身影,黑龙江卫视更是在今年重播了10遍《甄嬛传》,被网友戏称为“甄嬛台”,一网友甚至哭诉母亲沉迷《甄嬛传》:“现在每天叫醒我的不是闹钟,是皇上!”由此看来,《甄嬛传》大有与《还珠格格》、《新白娘子传奇》比肩,成为“暑期荧屏常青树”的趋势。
仔细想来,从情节上看,《甄嬛传》也不比《隋唐英雄》靠谱到哪里去,爱雍正的女人都死了,雍正爱的女人都给他戴了绿帽子,这不仅从思想境界上算不得高明,从历史真实性上来说更是不太可能:若真是这样,历史学家还不得疯了?但为什么非但没有人说它雷,而且还赞誉有加呢?说到底,观众希望看到的真实,并非真正的史实,而是艺术的真实,如果具体到某一部历史剧中,就是别让皇上格格们都操着一口纯正的网络语言,还整天不务正业地讨论“你到底爱不爱我”这种后现代的问题。虽说《甄嬛传》在史实上过不了关,但至少,无论是娘娘还是丫鬟,都是一副语调不急不缓,口气不惊不乍,有种从容大方的味道,略带古风的台词也能让人相信这是在古代某个皇宫里走出来的“嬛嬛一袅楚宫腰”。
不过,如果把时间拨回到一年前,我想《甄嬛传》绝对不是2012年最受瞩目的电视剧。《甄嬛传》的导演郑晓龙虽然也算是名导,但远不如后面几个名气大:年初的《西游记》是张纪中[微博]担任制片人;《宫2》是于正[微博]作品,又是去年热播剧《宫》的续集;《浮沉》是《蜗居》导演滕华涛的电视剧收官之作;《圣天门口》是张黎拍了五年的作品……无论怎么看,今年都是电视剧的井喷之年,《甄嬛传》算不得有特别大的优势,而从之前的市场预测来说,《甄嬛传》卖剧价格虽然不低,但远远没有《浮沉》单集过百万的天价。但事实证明,除了《甄嬛传》外,其他几部电视剧虽然也引起了一些波澜,但并没有形成人们想象中的惊涛骇浪之势,尤其是单价最高的《浮沉》,记者从几家卫视都了解到,收视并不如预期。
以往看电视剧是否火看导演就可以大概猜出来,但2012年,是名导神话破灭的一年。当滕华涛把触角伸向了他并不擅长的商战领域,当张纪中过度迷信技术上的进步;当张黎将太多个人化的意识流加入电视剧这种大众娱乐商品中去时……要不过度迎合观众,要不彻底蔑视他们,总之过犹不及。《甄嬛传》的成功不得不说有赖于这种大环境,因为郑晓龙知道如何把握雅和俗之间的那把尺。
时光电视机
《舌尖上的中国》
推荐理由:“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再过20年,孩子们是否还能理解这首诗的含义?城市化的飞速入侵让中国人最看重的土地正在变成一个越来越遥远的概念,让那些曾经的常识变成遥远的回忆。《舌尖上的中国》通过“民以食为天”这个最容易切入的角度,讲述了这个大时代中农民的变化,粮食的变化,所有人的变化,让人们有机会重温那些记忆中的味道,重温那些旧时生活。
或许有一天,当所有的技艺都被机器代替时,至少《舌尖上的中国》能让我们想起中国人最古老的传统:耕读传家;当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得越来越遥远时,至少它能让人想起夕阳下母亲做饭的背影。
《中国好声音》
推荐理由:虽然有诸多质疑,虽然有风格之分,但《中国好声音》以声音说话征服了观众。在“快乐女声”模式一统天下时,这种简单的纯粹如一阵清风让人们的听觉而非视觉重新苏醒[微博]。
这些从《中国好声音》中走出来的新人们正在成长,或许有一天,这些“好声音”会成为中国未来流行乐坛的中坚力量,5年后再回望《中国好声音》,这是他们的青涩时代,是回忆,也是原点。
他们,正在出发。
《中国好声音》歌手吴莫愁[微博]
年度人物·
陈晓卿团队
戴镣铐的舞者
在台北的诚品书店,一进门,就看见精装的《舌尖上的中国》摆在最醒目的位置,这部被放在深夜档播出的纪录片走红后,又迅速在台湾得到了很好的反响,继而被译成英文走向海外。这正是陈晓卿在拍这部纪录片之初的预期:《舌尖上的中国》不应该仅仅是面向中国观众的,它应该是国际化的。
《舌尖上的中国》创造了一个奇迹:一向被视为小众的纪录片收视率居然超过了同期的黄金档电视剧,这大概只有上世纪80年代的《话说长江》可以做到了。陈晓卿并不否认《舌尖上的中国》是被设计过的,或者用一个更严厉的词汇,它首先是一件商品,然后才是艺术。在表现得淋漓尽致的人情冷暖背后,是严格的比例分配:比如美食的镜头要占整条片多大的比例,这些都是设计好的。陈晓卿说,如果在8秒内不能抓住观众的眼球,媒体纪录片就算是失败了,因此,拍媒体纪录片,导演无时无刻不在做各种妥协,大到主题,小到一句台词。“《舌尖》上有一句‘米脂婆姨绥德汉’,虽然导演坚持把这句加进去,但我最终还是删去了,理由很简单:这句话没办法翻译成英文。”
观众眼中的《舌尖》含情脉脉,涌动着的都是一股暖流,但原来,制作的过程并不浪漫,甚至冷梆梆的坚硬如铁。但这种巨大的反差正是媒体纪录片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只有这种标准化的操作,才能够被推广,才能让媒体纪录片从个体的成功变成行业的成功。《舌尖上的中国》不是陈晓卿一个人的,而是巨大生产链条上的产物。《舌尖》后在纪录片频道播放的《超级工程》、《春晚》,无不是顺应了电影和电视作品中日益加快的节奏感,并将宏大的场面与人文关怀结合起来,因此而树立了中国媒体纪录片的新标准。
与独立纪录片人相比,媒体纪录片人像是戴着镣铐的舞者,因为拍这些纪录片的初衷并不是自己想拍什么,而是观众需要什么。但好的媒体纪录片导演即使在种种限制之下仍能做到长袖善舞、利落干净,陈晓卿的《舌尖上的中国》无疑属于这一种。陈晓卿本人是京城著名“吃货”,而他的美食哲学也全部融入了《舌尖上的中国》当中,他说:“真正的美食不在大饭店当中,而在街边小巷,在买卖人的吆喝声中。”于是《舌尖》就有了卖黄馍馍的老汉,有了村宴的大厨;他说:“家才是美食的天堂。”所以,《舌尖》上就有了妈妈的泡菜,过年的饺子……
陈晓卿和他的团队用《舌尖上的中国》作为载体,与观众交流、共鸣,共同回想那些食物带来的美味与食物背后的幸福与辛酸,他用商业化的方式,传递着一种温暖的力量,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一种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