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震》回应质疑 主角开挂是艺术表现

2013年05月08日11:02  新浪娱乐 微博
《唐山大地震》陈小艺被质疑开挂 《唐山大地震》陈小艺被质疑开挂
张国立和吴越 张国立和吴越
情感细腻 情感细腻

  新浪娱乐讯 剧版《唐山大地震》在河北、山东、辽宁、湖北四大卫视播出以来,屡获收视佳绩。而随着大家对剧版《唐山大地震》的关注,也引发了观众对该剧的一场大讨论:唐山人民为什么全说起了普通话,只有一个龙套医生保住家乡口音;剧中对地震的表现略显做作,特别是李元妮像女超人一样毫发无伤地穿梭在山崩地裂中;四川雅安刚刚发生地震,剧集为何在伤口上撒盐?面对众多质疑,剧集的主创一一给出回应。

  >>>点击为电视剧《唐山大地震》打分留评

  众角色比电影版更丰满立体

  剧版和影版的《唐山大地震》,均改编自张翎的中篇小说《余震》。但影版受篇幅所限不得不追求极致的表现,而此番剧版的出炉则对影版未及展开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及命运进行足量扩充。与此同时,李元妮、万大成、王德清等人的形象也都更加立体。

  导演姚晓峰透露,剧版最重要的扩充就是加入了万大成一家在震前的家庭生活。剧版中,李元妮多了个婚外倾慕者小林,这也为其日后受到对方的照顾埋下伏笔;剧版还表现了李元妮艰难生下龙凤胎的过程:医生给男孩下了病危通知书,李元妮第一次面临生死抉择,就在她决定放弃的时候,儿子奇迹般生还,这使其日后一直对儿子万达心存愧疚,同时也为后来李元妮在大地震中选择保住儿子,做了一些情理上的铺排。

  另外,李元妮本人的形象也更加丰满,她不只是一个半辈子都活在痛苦中的母亲,她曾是个酷爱舞蹈的文艺女青年,为了照顾家庭顾及丈夫的感受才告别舞台。因此,陈小艺曾这样评价剧版李元妮的优势:“电视剧比电影更丰富,所以我的发挥空间会更大,这是帆子(指徐帆,在影版中饰演李元妮)羡慕不来的,但是观众之前已经看过徐帆的演出了,会有印象,我能做到的就是将角色演绎成自己的版本。”

  女儿万登自认被母亲抛弃选择逃离伤心地,后来她被王德清、董桂兰夫妇收养。影版中,陈道明饰演的王德清戏份集中在小灯长大后,他父爱如山近乎发狂般保护女儿不受欺负。而剧版中的王德清却似有所保留,为了顾念妻子的感受他疼爱万登,但这种“疼爱”是有所保留的,因为王德清一直想要一个属于自己的孩子,因此他故意缺席万登的生日,又希望万登尽快去外地上学,好抓紧时间要一个自己的孩子……因此张国立[微博]认为,自己的王德清版本与陈道明的版本完全不同,“这俩王德清没有一点相似的地方。我开始还说想参照他(陈道明)那个来演,但完全不同。这里面他很敏感,这个父亲的角色非常厚重和复杂。”

  放弃唐山语:普通话是最好选择

  在剧版播出之后,许多追看的观众提出了质疑:“为什么唐山人民统一说普通话了,地方色彩浓郁的唐山话去哪里了?”面对观众这样的疑问,剧版《唐山大地震》的导演姚晓峰表示,有电影版全篇使用唐山话作为对白,而电视剧版却没有使用,由于先入为主,早就想到观众会有这样的反应。

  姚晓峰回应称,主角说普通话是经过多方衡量后做出的最好选择!“首先,从创作的角度来讲,一部电视剧每个主演要分担的台词是影版演员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电影版可以对演员进行方言‘急训’来实现,但电视剧这么大的台词量,让主演在短时间内熟练掌握完全不现实,陈小艺一个人就有几万字的台词量,让演员磕磕绊绊地说着半吊子唐山话更不好;从观众的接受度来讲,电视剧是面向全国各地区电视观众,综合考虑到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程度观众的接受度,使用普通话是最容易被接受的;另外,总局也有相关的指导意见,不鼓励在电视剧中使用方言作为主要语言”。

  场面艺术化:李元妮不能死

  据了解,剧版《唐山大地震》中地震特技素材,来自影版中因为时间和剧情限制而没有使用过的。剧版《唐山大地震》虽然在叙事的铺排上做足功夫,但并非毫无瑕疵。第二集大地震来临,碰巧在院子里洗脸的李元妮,面对突如其来的晃动先是一阵错愕,被晃倒在地后定了定神,才意识到一双儿女还在屋里熟睡,于是在天旋地转中迅速爬上了小楼……有网友反问,“瞬间的天崩地裂,大块残垣瓦砾从空中落下,怎么李元妮变成了金刚铁骨,竟然能如此顺利地爬上二楼,楼层瞬间夷为平地后,她竟还能毫发无损地出现在废墟上?”

  至于观众的疑问,导演姚晓峰认为这样的质疑有点“较真”了,“从艺术的角度不难理解,地震发生的时候,作为母亲的李元妮一心想着困在房子里面的儿女,虽然面对死亡但是她一心想救孩子,别说前面是房倒屋塌,就是山洪飓风也阻挡不了这位母亲的步伐。她也受伤了,但不能安排她伤得动不了或是被埋底下了,如果这样后面剧情就进行不下去了,对不对?当然,这种‘开了外挂的毫发无损’确实离现实有一段距离,但生活与艺术本就不在一个思维层面,艺术化的人物难免存在生活化的瑕疵。”

  虐心戏码展亲情可贵

  剧中,张国立、陈小艺、许亚军、吴越[微博]与佟丽娅[微博]、袁文康[微博]等新生代演员同台飚戏。有网友赞道“小艺姐不是在演,而是把自己当成元妮,思念女儿的心情动作表情,演的都很到位!!”而张国立曾笑侃,自己在剧中已转型当“哭星”,“这个戏特别考验我的是哭戏,一个大老爷们一上来就哭了好几回,但剧情又确实需要这样,这次成功转型为哭星。”另外,第六集刚刚出场的佟丽娅也让粉丝颇为期待。

  故事方面,虐心的戏码是网友最为热议的部分。汶川、玉树、雅安地震给国人带来的伤痛还未痊愈,《唐山大地震》此时应景的播放自然获得更多的关注,让许多亲历过灾难的观众感同身受。剧中,陈小艺饰演的李元妮原本拥有和美的幸福之家,天灾来临她失去了丈夫,还要被迫在两个孩子之间做取舍,做出选择的一刹那她心如刀绞,从此借酒消愁度日如年,带着巨大的愧疚感生活了半辈子,一位母亲的痛楚与不易令不少观众为之动容。

  另外,万登和万达的姐弟情深也数次戳中观众的泪点,龙凤胎之间的血脉相通感人至深:出生时,弟弟险些夭折,姐姐与其小手相牵的一刹那,弟弟奇迹般地睁开了眼睛;两姐弟震后天各一方后,弟弟在雨夜来到废墟上声嘶力竭“姐,我想你”,正在熟睡中的姐姐仿佛有心灵感应,开始浑身冒汗躁动不安;姐姐挂心着没了一只胳膊的弟弟,她不顾一切的暴揍“小混混”,以自己的方式守护着弟弟……

  场景道具考究

  制片人庄立奇表示,剧版《唐山大地震》为了更好地完成拍摄,忍痛放弃了在唐山搭景,而是斥资300万在京郊某废弃处严格按照历史资料搭建唐山老街,可谓一砖一瓦,一棚一屋都耗费了心力。邮局、工业局、副食店、新华书店、电影院一个都不少,就连贴在不起眼地方的老式海报,黑板上的蔬菜价格都是按照当时的情况张贴与书写的。甚至就连张国立戴的那块表,都是道具师淘回来的真东西,“那块手表是上海牌19钻的,现在上弦还能走呢,当时卖120块,一个普通工人3-4个月不吃不喝能买一块”。

  伤口上撒盐:开播时间去年已定好   

  四川雅安地震,剧版《唐山大地震》“恰巧”在此时播出,有情绪激动的观众指责剧版《唐山大地震》在这个节骨眼上播出是往灾区人民的伤口上撒盐。对此,制片人庄立奇大呼冤枉,“这是天大的误会,首先作为我们制片方是无法决定播出时间,况且5月3日这个播出时间排期早在去年就确定下来的,四家卫视再统一调整播出时间,这是一件非常浩大的工程”。

  庄立奇表示,在这样敏感的时期播出《唐山大地震》,存在这样的质疑声是可以理解的,但很多观众也误解了剧版《唐山大地震》所要传达的精神内核,“灾难只是背景,关注的是重建与希望”,电视剧改编自小说《余震》,小说本就是一部探讨震后如何治愈人心的作品,剧版继承小说的精华,将“治愈”进行到底,“剧中对于地震本身的描写也是浅尝辄止,重点表现的是李元妮、万登、万达等人在震后自我的成长与救赎的温情、励志故事”。(TG/文)

(责编: sisi)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