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布女》海清转型:从没给自己画过圈

2013年09月13日10:07  北京晨报
海清 海清

  在《抹布女也有春天》(以下简称《抹布女》)里,海清[微博]着实为“女汉子”代言了一把。而戏外,海清为该剧的宣传忙得团团转,早晨五点开工,晚上六点结束工作,如此每天12小时的连轴转已经好多天了。忙完工作的事儿有时还得去学校参加儿子的家长会,回到家已将近晚上十点,堪称“真实的女汉子演了一回浪漫的女汉子”。

  ●角色

  完全不同于自己

  看惯了海清演的媳妇,听惯了海清的伶牙俐齿,猛一看《抹布女》里的罗小葱还真是有点不适应。海清坦言,罗小葱跟她本人一点都不像,“罗小葱身上有屌丝的东西,爷们儿的仗义、外表的强悍、金三顺的憨直,又有照顾别人的细心。在拍摄的前七天我是崩溃的,我完全不是罗小葱。举个例子,别人如果说这个手机送给你,我的反应肯定是,‘这多少钱呀,太贵了吧?’罗小葱一定会说,‘你能送我俩吗,我老公也没有。’剧中芦芳生扮演的富二代要送她一辆车,她的第一反应是没地方停,而不会考虑到对方的真实意图。她神经大条,完全是另一种思维,跟正常人不在同一个频道上。说句实话,我跟她完完全全是两个人。”

  就这么崩溃着十多天,海清终于通过一场戏找到了感觉,让罗小葱附体。“开窍的一场戏是一场没台词的戏,罗小葱去吴桐(张译[微博]饰)姐姐家做家务,导演说她需要三场戏表现出罗小葱的神经大条。一进卧室看到床上的被子我立刻有招了,我想起了小时候套被子的抓狂,恨不得把自己套进去;这场戏我是要把被罩拆下来拿去洗,我就开始跟被子较劲,一通折腾,最后是被子拿去洗了,把被罩留下了。从那一刻,罗小葱在我这儿建立了。”

  罗小葱在海清那儿得到了认同,但是观众还不太习惯海清的女汉子形象,尤其看到反应慢、嘴巴笨的罗小葱时怎么都无法跟既往的海清对上号。“罗小葱不适合说话特快,特利索,不是你说‘一二’,她马上能反映出‘四五六’。你会看到她有些对话是搭不上的,那个是她的状态,她需要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去帮助她完成角色。这部戏我有意降低了台词的量,有些戏份能演出来就绝不说。”被问到为何放弃自己最擅长的台词功力,海清笑言,“那些都是我使过的招数了。”

  ●转型

  从没给自己画过圈

  在《北京遇上西雅图》、《抹布女》两部戏之后,海清正在与美好的“国民媳妇”渐行渐远,一个中性、干练的纯爷们儿海清越来越清晰。

  “我发现很多职业女性承担了大部分的男性角色,如果我心里不住着一个爷们儿,我很难面对一切。在工作中,我要有所建树和进步,我必须分出一定的时间。我还上有老下有小,我前两天天天五点多起床,一直到下午五点宣传结束,6点马不停蹄参加儿子家长会,到九点把儿子送回家,九点半又去谈事儿。家里和事业兼顾到真是太累太难了,必须变成中性人。有时候你没办法,按照中国传统观念,男的不管家忙事业很正常,女的不管家那就不对了。女的在外打拼的前提是必须先料理好家里。比如父母生病,儿子上学,哪个都不能让别人代劳,是公立学校好还是私立学校好,实验二小上课到几点,30多座学校,我挨个向身边朋友打听。你可以交给秘书去做,但她绝对不像妈妈那样了解孩子的兴趣、了解孩子对老师的需求。我这女汉子在生活中真的解不了套了。”

  “罗小葱”颠覆了观众对海清荧屏形象的既定认知,事实上,海清从没给自己画个“国民媳妇”的圈,不允许自己出圈。她内心最想尝试的居然是悬疑恐怖或武打片的角色。“想感受一下当女侠策马扬鞭的感觉。”海清感慨:“其实,演员在选择角色上面相当被动。所以我对角色没有限定,美或丑都是为角色服务!”就像此次出演“罗小葱”,每天一大早,海清就要起来让化妆师做个“飞机头”,穿汽修师工装,完全没有形象可言,但海清毫无怨言,“大家都能记住‘罗小葱’,而不是‘海清’,我的表演就成功了!”

  ●育儿

  扮演虎妈穷养儿子

  海清每有大剧播出,总会坐下来接受记者的深度采访。而这一次次下来后的显著变化是:海清围绕儿子有越来越多说不完的话题。“我现在太忙没时间,每次特别愿意多聊这个,希望你们帮我记录下来,将来没准儿用得上。”

  比如像在“对付”儿子不好好吃饭这类妈妈经常遇到的问题时,海清就有使不完的招儿。“趴在他肚子上,聆听一会儿,然后说,‘里面说了,还没饱呢,还能再吃一碗……’儿子又吃了一碗。”诸如此类,海清的育儿经简直可以出本书。

  海清自称虎妈式教育,对儿子就是穷养。“去香港迪斯尼玩,儿子看上一块表237元,我就说,‘可是妈妈只有100元,而且咱们还要吃饭,所以你只能买50元以内的礼物。’”在外人看来,身为国内一线大腕完全没必要这么苛刻孩子,但海清始终认为,孩子不能说要什么就给什么。

  但是在孩子的兴趣爱好培养以及教育的支出上,海清从不吝啬,“我帮儿子报了很多班,画画、写字、钢琴、游泳、篮球……希望他能够广泛地接触生活,不仅仅是书本的东西,还帮他请了国学老师,主要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很多课并不是我逼着他去学,恰恰我觉得小时候他对这些东西很感兴趣,像是下围棋不叫他的话他能一两个小时不动,小孩儿的注意力是很集中的,我想就着他的注意力还没有散掉,让他多一些的选择和尝试。”海清透露,前两年每到七八月份,她都会推掉所有的戏约回到南京陪儿子上课。“他喜欢坐自行车,我就骑着自行车,一路上还不断让我超车,累死我了。”海清聊到此处满脸洋溢着幸福和满足,儿子就是她“甜蜜的负担”。

  相比去演绎一个完全不像自己的抹布女,如果能把自己和儿子这点事儿写成剧本,估计更加鲜活生动接地气。海清也想过,但因为太难找到合适的小演员只能暂时搁置,但不排除将来搬上荧屏。

  晨报记者 冯遐

  ■屏踪遐影

  “抹布女”因何遭遇收视“寒冬”?

  《抹布女》开播时的收视之低让人为之一惊,业界说法和观众反应众说纷纭,现在收视虽略有回升但仍然没有达到预期。按照常理,有海清这位收视女王出马,营造出“抹布女”的讨论话题,搭配偶像剧风格的人物和剧情,收视应该不会太差,但最终事实却偏离了最初预期,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制片人杨利筹备剧本时是非常看好收视率的,“《抹布女》具备高收视率的基础。第一,海清通过以前的作品奠定了自己的观众缘,号称‘收视女王’,表演很真实自然;第二,整体风格的轻松感、幽默感是有的,主要角色的设置相对夸张和极致,走的是偶像剧的路线,但在一些副线人物如父母角色的设计上又是注重现实性的,也是为了年轻和中老年观众都照顾到。最近一年多来,电视剧市场整体风格走向轻松愉悦,《抹布女》是符合这些特质的;第三,角色的设置没问题。尤其是塑造了罗小葱这样一个鲜明的人物。像《媳妇的美好时代》里的毛豆豆、《亮剑》中的李云龙、《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等,这些人物的成功是作品成功的基础。”

  但有时正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部分观众的反应或许也能说明些问题。有观众反馈说,海清还是饰演过去的“好媳妇”形象更加讨喜。海清在《抹布女》中的演技没得说,证明了海清完全能够驾驭如此多变的角色,但“抹布女”罗小葱这个角色本身太二愣子,太夸张,真的爱不起来。生活中的女汉子不是一种外化的表现,更多的是有一颗强大的内心。

  另一种声音则表示,既然要走韩剧的路线,主打偶像剧的风格,那为什么没有抓住韩剧最核心的东西——一定要有帅气的男主角呢?张译的形象太接地气了,尤其是厚厚的大眼镜一戴……连海清爱上这位男主角都需要心理建设,观众干吗跟自己较劲呀,索性不看了。

  此外,剧中有太多即兴发挥的戏份包括部分重头戏,现在看起来效果也还不错,但多少也能反映出剧本准备不够充分的事实,虽然这样的现象在业界非常普遍,以至于越来越见怪不怪。

  (冯遐)

(责编: sisi)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