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的大学联考放榜,我考上了中国医药学院,虽然去报到了,但我决定休学一年,因为觉得自己可以考得更好,于是我一个人北上住在开封街,开始补习准备重考。当时我等于是脱离了父母的管束,第一次在没有压迫的环境之下念书,虽然上补习班,偶尔也会跷课,我利用闲暇的时间,和几个好朋友组了合唱团,甚至到美琪饭店去做唱片,这是对我展开音乐生涯最关键的一年。”(摘自《童年》,作者/罗大佑)
光阴闪回到1972年,当罗大佑已经组织了一个叫“Rockers”的合唱团、已经面临一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的时候,有的人,还刚刚出生。
后来,有的人已经伟大,有的人还在长大。
“他的音乐,曾经在理想主义的七十年代,以至狂飙飞跃的八十年代……为我们带来思索的力量和沸腾的感动。”(摘自《童年》,作者/罗大佑)
对有的人,罗大佑已经不是音乐,他是青春。
光阴闪回到罗大佑版本的闪亮的日子。
“跟张艾嘉在一起的那些日子带给我很多启发,我是因为《闪亮的日子》认识她的,她演出这部戏(指《闪亮的日子》),而且这首歌就是她唱的。”(摘自《童年》,作者/罗大佑)
光阴闪回到有的人版本的闪亮的日子。
有的人在小学里就对《闪亮的日子》仰慕不已,虽然那时还不能理解歌词的全部意思;
有的人在中学里收到同学录制的罗大佑卡带和工工整整抄写的满满几页的歌词,至今仍记得那一片真心的笔迹和横贯整个青春期的旋律;
有的人在大学里晚上睡觉被床铺轻微的抖动惊醒,原来是上铺的女生在听男朋友从北大寄过来的罗大佑新歌默默啜泣;
有的人在工作多年后和爱人同志分手,人家痛苦流涕地说,为了那段闪亮的日子,我愿意把我以后1/N的身家分给你……
俱往矣,那些闪亮的日子。不同的是,有的人还在回忆过去,有的人已经制造未来。所以直面罗大佑的那一刻,有的人必不同于《甜蜜蜜》里黎小军见到邓丽君,挂一脸天真的迷惘与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