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烟花阜盛刚刚消停,就被卷上风口浪尖的滋味不是人人都能尝到的,从2月1日宋柯带着他的“麦田音乐”搬进太合传媒这个“新家”到现在,他已经被闻风而动的各路媒体重重围困了十多天。
此时的宋柯已不再是华纳唱片中国(香港)有限公司副总,而成为由太合传媒注资的新唱片公司——太合麦田的董事总经理,而麦田旗下朴树、老狼、叶蓓等一批艺人的合约也将
随之更动。
什么原因促使宋柯离开,为什么选择太合,他究竟能给太合创造多大的价值,太合将业界顶尖操盘手网罗旗下的真实意图何在,他们会在什么层面和多大程度上影响整个娱乐行业的趋势。随着事件的逐步明朗化,这些疑团开始一一解开。
宋柯“三极跳”与太合“经理人原则”
“我的离开是对行业的判断和寻求新的发展机会的结果。”忙碌中依旧气定神闲的宋柯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就我个人对唱片业的看法,‘五大’(BMG、百代、索尼、环球和华纳)并不是特别适应中国国情。不可否认,华纳的确是对中国市场最开明,本土化战略比较成功的一个,但作为国际公司,其单纯依靠财务报表等硬性指标来评判公司成长的惯例很难适应中国唱片业的转型现状。比方说,相对于开发新技术变化带来的新音乐载体,它们更愿意持守在CD等传统唱片载体领域已获得的竞争优势。而且,唱片制作多元化的要求目前在华纳也不太可能达到。”
于是,渴望在一张白纸上画画的宋柯选择了离开,但另一个不能忽视的原因是‘五大’高层历来都是任期制,而到了新公司之后宋柯本人将占有股份,无论是掌控能力的增强还是长远目标的规划都会拥有更大的空间。
说到宋柯,不能不提的人物就是华纳唱片中国(香港)有限公司总经理许晓峰,就在宋柯宣布离去的当天,他以一封感人的致媒体公开信澄清了此前关于华纳高层矛盾的诸多猜疑。在记者谈到这位与他“共同奋斗了四年的战友”时,宋柯的语气显得十分激动,表示自己能实现项目经营——品牌经营——资本经营的“三级跳”,许晓峰功不可没。
宋柯从1998年留美回国、创立“麦田音乐”之后,制作了高晓松《青春无悔》、叶蓓的《B小调雨后》、朴树的《我去2000年》等销量可观的唱片,走的是项目经营的路子,到2000年开始与许晓峰搭档,在内地流行乐坛最艰辛的时期开创了国际品牌与本土独立厂牌合作模式。有关人士分析,由于二人有着相近的唱片经营理念,都有经营优秀小文化公司的经验,都善于引进国外的娱乐业营销模式,而且在塑造品牌、商业开发和坚持流行与品质并重的音乐风格方面都很有创新意识,所以才创造了一连串辉煌业绩,使华纳唱片迅速成为内地最大、本土化战略最成功的国际唱片公司。那么,四年后的今天,宋柯转投太合无疑是想完成优势资源的互补和嫁接,建立规模化的资本经营模式。
对于为什么选择从‘五大’唱片公司之一的华纳转投涉足传媒娱乐业只有短短几年的民营企业,宋柯的回答很简单:太合传媒能够在资本投入、资源整合、经营团队和行业经验等方面提供一个“更完美、更坚实”的平台,更重要的是,任何一个行业只有等业外资本大量进入之后,才会拥有更大的激情与活力,产生更多的创新和突破。
这一点,记者从与太合传媒副总于天宏的谈话中同样能体会到。在与宋柯正式接触的1年多以前,低调的太合传媒就已经开始了解、考察和研究唱片业,为实质性进入寻找一个合适的时机和方式。“我们的合作其实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事情。纵观近10年国内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宋柯和‘麦田音乐’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是不能绕开的话题,宋柯本人的业绩和口碑都非常好,而且我们长期交往建立起来的深厚友谊和理念上的高度契合也为双方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由于行业成熟度、适合的职业经理人团队和规划合理的投资步骤一直是传媒娱乐行业投资者非常看重的几个要素。所以,一向以循序渐进、稳步发展树立行业形象的太合传媒的结论是:进入尚未成熟、又极其个性化的唱片业,首要原则和决策前提必须是拥有一支强大的职业经理人团队。
于天宏特别提到,太合眼中的职业经理人必须符合5个标准:1、有国际化的视角和运营经验;2、对音乐制作的趋势和潮流非常敏感,能够准确把握和驾驭;3、对业界资源的整合与操控能力,包括对艺人的号召力、对制作、发行、营销等环节的把握以及对媒体的影响力等;4、迅速抓住新技术的变化带来的发展机遇,将其应用于商业运营的能力;5、能够塑造高度融合的独特企业文化和经营风格。
作为新团队的核心人物,这些条件宋柯几乎全部具备,难怪这一“双向选择”从交换行业意见到萌生合作念头,再到完成合作架构,前后只花了四五个月的时间。业内人士指出,在大量业外资本锁定传媒娱乐,“内容”越来越成为稀缺资源的今天,会有更多的业界顶尖操盘手成为产业投资追逐的目标,职业经理人团队也将日益成为竞争激烈的传媒娱乐业制胜的关键。
而谈到与“五大”的比较,于天宏认为,“五大”在国内的发展不是非常成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们都有其全球发展战略,中国是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投资点要打问号,它们的全球投资规模也许很大,但在中国这个单点上的比拼,胜负还未可知。而且管理经验和决策体系的文化冲突、音乐行业高度的本土化色彩,决定了它们更多地需要依赖国内的人力资源,而不是纯粹的“空降兵”。相反,宋柯和麦田将是太合在唱片业中投入最大、位置最重要的阵地,加上在资源投入和竞争策略上的不同做法,太合才成功中选。
英雄入彀 太合麦田定大局
此次太合收购麦田和签下宋柯,采取的是国际购并中最流行的“金手铐”捆绑方式,即在购并企业的同时,高薪签下经理人,将品牌与人力两大核心资源一并吸纳。那么,当英雄已经入彀,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太合麦田的作为了。
对此,于天宏表示,由于新公司从确定投资到运营正常一般需要2-3个月的时间,所以太合麦田目前正在紧张而有序的筹备当中。不过,公司未来三年的经营目标和发展规划已经成型,包括艺人的数量和质量、商业模式、销售业绩、业界排行等都非常明确。“我们的目标是成为中国最好的唱片公司,这也是市场生存和现实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太合传媒与宋柯的关系不仅仅是简单的职业经理人聘用关系,而是在共同利益架构下的深入合作,”,“我们的分工和层次很清晰,作为从事职业投资管理的太合传媒,将会在资源配置、重大决策等方面给太合麦田提供一个开放、宽松的操作空间,不会参与其具体的经营环节,主要是在发挥宋柯最大优势之下弥补其不太擅长的方面。”
作为董事总经理的宋柯也认为,“开创属于国人自己,并能与国际五大唱片公司抗衡的本土唱片巨舰”绝非一蹴而就,太合麦田还必须要有几个“立身之本”:
首先,在未来1-2年内,音乐制作达到多元化。“我们可以看到,欧美、日本成熟的唱片业在制作、营销和行业影响力上都是多元化的,相反,港台流行音乐却非常单一,受众几乎全部是青少年群体,而内地的流行音乐又太‘外来’了,基本还停留在模仿和复制阶段,”宋柯坦言,“尽管目前太合麦田的运营能力、职业团队、管理经验与“五大”国际存在差距,但有内地巨大的音乐消费需求存在,做我们自己的流行音乐品牌,引领自己的时尚潮流是完全有可能的。”
其次,建立专业化、系统化的商业模式和一支强有力的职业团队。“目前唱片业的经营模式比较简单粗陋,找个嗓子不错、会唱歌的人,就能出唱片、上晚会露脸、上电台打榜,然后就结束了,其实任何一张唱片的热卖或长销的背后都应该有一个系统的营销模式,所以在未来的新公司中,市场部将是人员配置最讲究,工作最繁重的部门。”同时,宋柯还表示,公司的核心成员将形成业内最出色的职业经理人团队,而且会聘请具有其他行业经验和良好业绩的职业精英加入。
最后,从华纳麦田到太合麦田,品牌化道路不会改变。“我们非常珍惜和重视品牌,艺人有合约期,有艺术生命的长短,但品牌能长久。”
可以看出,太合麦田在太合传媒全方位、综合性的传媒拓展计划中,将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入行三年多的太合传媒已经搭建起了从影视剧、电视节目制作与发行,到演艺经纪、频道运营的一个相对成熟的平台,介入唱片行业意味着在内容制作实力上又增添了一块重要砝码。如果一切正常,太合麦田为太合传媒创造的价值至少有三个方面:
其一、太合麦田本身具有独立、完整的商业价值,同时由于影视剧、电视节目与音乐的关系密切,所以能在内容制作、商业运营上,与已建立的影视剧、电视节目平台形成良好的互动;其二、可以极大地推动对传媒娱乐行业核心资源——艺人的开拓与持有,这将使太合传媒的价值体系更加完善和巩固;其三、太合传媒的商业收益方向将更趋多元,随着网络下载、手机铃声等新载体技术的发展,短则一两年,长则三四年,可能会出现远远超过目前资本经营模式所能预料的革命性变化。太合传媒选择在革命性变化到来的前夜完成了市场进入,这可能使其在未来几年内获得巨大的市场先机。
此外,太合传媒副总经理于天宏表示:“太合传媒三年多的实践证明‘以产业投资嫁接优势资源的模式’是可行的,它已经为我们建立起了一个未来发展的雏形,在业界资源、职业经理人团队、专业领域的合作伙伴等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据透露,太合传媒从今年到明年初的工作重点就是致力于新项目的开发和建立,同时加强已投资公司的资源整合,及与关系企业的资源协调,继续完成跨媒体战略布局。
巨变前奏已经来临
企业高层的变动从来都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对逐鹿之势日趋明显的内地娱乐业而言,宋柯离开、麦田易主、太合传媒走向前台,能引起如此大的震动,至少证明这个行业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所以,除了关注事件本身,我们更大的兴趣还在于它将如何改写行业格局趋势。
对于内地民营资本大举抢滩娱乐产业,是否导致内地娱乐业新一轮整合的疑问,于天宏说:“与国内已经相对成熟的商业领域,如金融、地产、通信等相比,我们还十分弱小,远未达到能以自足的规模应对激烈竞争的阶段,我们仍然在做准备。不过随着民营资本的壮大,国际宏观政策的调整、国际资本进入步伐的加快,整个传媒娱乐业已经处于巨变的前奏期。”
他告诉记者,仅就唱片行业而言,可能会出现几个新动向:首先,对唱片行业的产业投资会引起更大关注,过去这一市场被严重低估了,比如,朴树的《生如夏花》上两个月的发行量就已突破60万张,市场总销售额逾千万,而国产电影一年也难有几部收益过千万的,所以作为高投入高产出的行业,唱片业有着巨大的投资价值和增长潜力,有相当好的市场前景。其次,对于逐渐成熟和产业化的唱片业来说,产业投资将会更关注职业经理人团队的作用和价值。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当“五大”从轰轰烈烈的进来到只有一两家发展得不错,原来的民营和国营唱片公司逐渐萎缩或趋于平淡的时候,可能预示着下一轮民营资本的大量进入将成为主力,从而导致整个行业发生变化。
“因为这个行业多年来都是靠内部慢慢积累起来的,市场机制不健全,加上“五大”进入造成的外部压力,使其一直处于夹缝中求存的窘境中。现在则意味着一个重要的转机,即在市场渐趋成熟的前提下,杰出的职业团队、优秀的艺人,以及充足的资源配置,将会造就一个崭新商业模式和经营理念,为它赢得自主发展的广阔空间。”
“在这样的时候,可取的策略应该是更多的是合作,而不是竞争,更多的是对话,而不是对立,所以与华纳已有的合作有些仍将继续,今后还有更多令人惊喜的合作方式出现。我们期待是长期双赢或多赢的局面。”
宋柯的看法与太合传媒如出一辙,他认为,目前中国唱片业最迫切的问题是携手把规模做大,所以他不会中断与华纳的合作。他告诉记者,这次离开对艺人而言不存在跳槽的问题,只是具体业务的分离,而且由于唱片制作和演艺经纪本身就密不可分,所以双方还将进行更好的合作。据了解,周迅、金海心、汪峰的合约都在华纳,朴树、老狼、叶蓓、E乐队在华纳还要再出两张唱片,达达乐队则还要出三张。当初,华纳只收购了一半麦田,麦田歌手的经纪约双方各占一半,所以宋柯的离去只带走属于麦田艺人的一部分演艺经纪合约。对于“左手牵手国际品牌,右手牵手民营资本”的新局面,宋柯也表现得很有信心:“这是中国唱片业走上良性轨道的开端,也是符合唱片业发展趋势的选择,对自己、对华纳、对艺人都是一件‘大好事’。”
在采访过程中,宋柯反复谈到,内地唱片业亟待突破的问题在于缺乏一个运转良性的商业模式。制作公司不仅是内容提供方,还承担着市场推广任务;盗版的存在使零售商、中盘商、发行商连带利润的萎缩,最终转嫁到制作方,直接影响了投入和水准,对产业链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使得整个行业的投入产出严重失衡。如果市场环境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反盗版力度持续加大几年内实现一个量的飞跃是完全可能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内地娱乐业的格局变化远未到尘埃落定的时候。